- 年份
- 2024(6794)
- 2023(9425)
- 2022(7638)
- 2021(6911)
- 2020(6127)
- 2019(13533)
- 2018(13628)
- 2017(25747)
- 2016(13959)
- 2015(15196)
- 2014(14996)
- 2013(14838)
- 2012(13647)
- 2011(11999)
- 2010(12351)
- 2009(12088)
- 2008(12530)
- 2007(11284)
- 2006(10319)
- 2005(9790)
- 学科
- 业(73201)
- 企(66828)
- 企业(66828)
- 济(60526)
- 经济(60427)
- 管理(54928)
- 方法(25351)
- 业经(24668)
- 财(23521)
- 农(21702)
- 制(18650)
- 数学(17710)
- 数学方法(17573)
- 务(17489)
- 财务(17481)
- 财务管理(17452)
- 企业财务(16503)
- 中国(16224)
- 农业(15674)
- 技术(15064)
- 体(13854)
- 策(13657)
- 理论(12840)
- 银(12489)
- 银行(12464)
- 体制(12395)
- 和(11995)
- 行(11962)
- 划(11623)
- 险(11132)
- 机构
- 学院(200806)
- 大学(196827)
- 济(89131)
- 经济(87569)
- 管理(80748)
- 研究(68521)
- 理学(67681)
- 理学院(67065)
- 管理学(66258)
- 管理学院(65878)
- 中国(59561)
- 财(46125)
- 京(42464)
- 科学(38907)
- 农(38002)
- 所(35499)
- 财经(34713)
- 江(33082)
- 经(31528)
- 研究所(31461)
- 中心(30952)
- 农业(29905)
- 业大(28622)
- 北京(27287)
- 经济学(26457)
- 财经大学(25562)
- 州(25217)
- 院(24818)
- 经济学院(23755)
- 商学(23533)
- 基金
- 项目(123032)
- 科学(97976)
- 基金(90517)
- 研究(90413)
- 家(78662)
- 国家(77878)
- 科学基金(67994)
- 社会(58765)
- 社会科(55571)
- 社会科学(55553)
- 省(48452)
- 基金项目(46902)
- 自然(44067)
- 自然科(43090)
- 自然科学(43075)
- 自然科学基金(42412)
- 教育(40018)
- 划(39666)
- 资助(37484)
- 编号(35104)
- 业(32801)
- 创(29107)
- 成果(28251)
- 重点(27577)
- 部(27484)
- 发(26551)
- 创新(26322)
- 制(24979)
- 课题(24465)
- 国家社会(24396)
- 期刊
- 济(107534)
- 经济(107534)
- 研究(67097)
- 中国(43781)
- 财(39288)
- 管理(36934)
- 农(36123)
- 学报(27917)
- 科学(27862)
- 融(27651)
- 金融(27651)
- 农业(24248)
- 大学(22100)
- 学学(21060)
- 业经(18662)
- 技术(18531)
- 财经(18103)
- 教育(17645)
- 经济研究(16845)
- 经(15648)
- 业(15537)
- 问题(13135)
- 技术经济(12426)
- 世界(11530)
- 贸(11255)
- 财会(10968)
- 现代(10910)
- 国际(10704)
- 经济管理(9997)
- 会计(9803)
共检索到32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何肖锋
本文分析了保险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认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提高保障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金融安全的立业之本。本文建议,保险业供给侧改革要以形成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为前提,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以防范风险为保障夯实供给侧改革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奎峰
中国的再保险业正在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逐步开放。为适应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必须加快目前较落后的再保险体系建设,尽快构建一个竞争、开放、多元化发展的再保险市场体系,这包括科学定位市场模式、培育市场主体和完善制度基础等方面。
关键词:
再保险 WTO 保险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跃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涛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提出更高要求,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营主体是保险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保险产品的供给者、保险活动的主导者、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把握形势、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进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明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平衡,核心是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立足当下通过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项重点任务,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需志在长远,通过深化"五大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目前属于典型的供给主导型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空间很大。中国人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王露浠 周园翔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失衡状态,"供需错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保险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应该顺势而为,主动做好自身的结构性改革,并服务好全国的供给侧改革。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指出了保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并根据我国保险行业在供给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保险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功成
人口、财富与相关制度安排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中国保险业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相关制度安排的束缚,而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创造良好机遇,当务之急是需要妥善化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在准确定位自身角色的前提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保险业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王露浠 周园翔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全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一轮转型调整。保险业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平台,在经济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寿险业在供给侧改革中也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及其政策措施,分析了我国寿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我国寿险业顺应供给侧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王露浠 周园翔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全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一轮转型调整。保险业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平台,在经济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寿险业在供给侧改革中也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及其政策措施,分析了我国寿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我国寿险业顺应供给侧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社会保险是解决退休、养老、医疗问题的主要途径,但面临资金不足、保障力度低、覆盖面不够和限制条件多的问题。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健康管理以及支付方等功能。提高群众的养老、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与人身保障相关的保险品种。除了传统的人身保险外,还应发展现代人身保险。
关键词:
保险业 商业保险 现代人身保险 养老保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郁佳敏
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商业模式和全球经济。随着车联网技术向汽车保险业渗透,汽车保险业将会进入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时代。本文阐述了车联网、大数据和车联网保险的技术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汽车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发展车联网保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车联网 大数据 汽车保险 车联网保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和龙 葛新权 刘延平
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机遇,透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适度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磊 杜爽
随着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新常态下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双侧调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借助制度动力、创新动力和结构调整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三大新引擎。但改革过程中要面临经济运行困难、财政收支压力和制度改革阻力等挑战,需统筹安排、审时度势、有序进行,从要素结构、供给者结构、产业结构着手重点推进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结构性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康 张斌
供给侧改革既是为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战略方针。本文首先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已经无力承担拉动我国经济前行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不相匹配两方面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在探究美国等国家尝试供给侧发力来摆脱经济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路径:强调简政放权,努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全球化人力资本战略;适当降低企业负担和大力推进财税改革;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打破金融抑制约束等等。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结构性改革 产能过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俊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及机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打出有速度、有力度、有准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组合拳",加大差异化优惠信贷支持,向疫情重点地区和防控一线倾斜信贷资源,纾解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拓展保险产品责任范围,提高理赔服务效率,向抗疫一线人员赠送保险保障;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拓展线上服务渠道,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发挥银行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