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7)
- 2023(15374)
- 2022(12650)
- 2021(11528)
- 2020(10054)
- 2019(22480)
- 2018(21822)
- 2017(42571)
- 2016(21751)
- 2015(23928)
- 2014(23455)
- 2013(23191)
- 2012(20983)
- 2011(18565)
- 2010(18661)
- 2009(17521)
- 2008(17023)
- 2007(14983)
- 2006(13210)
- 2005(12056)
- 学科
- 济(116860)
- 经济(116751)
- 业(89131)
- 企(78869)
- 企业(78869)
- 管理(76866)
- 方法(47531)
- 数学(38787)
- 数学方法(38351)
- 业经(31408)
- 财(30015)
- 农(29417)
- 中国(25628)
- 地方(22798)
- 务(21762)
- 财务(21719)
- 财务管理(21690)
- 农业(21189)
- 企业财务(20566)
- 制(19943)
- 技术(18666)
- 学(17750)
- 理论(17744)
- 和(17347)
- 策(16747)
- 贸(16309)
- 贸易(16296)
- 划(16087)
- 易(15794)
- 体(15656)
- 机构
- 学院(314038)
- 大学(310550)
- 济(146109)
- 经济(143760)
- 管理(131047)
- 理学(112560)
- 理学院(111561)
- 管理学(110026)
- 管理学院(109413)
- 研究(97076)
- 中国(79987)
- 财(67404)
- 京(62341)
- 财经(53874)
- 科学(53284)
- 经(49010)
- 江(46821)
- 经济学(45993)
- 中心(45835)
- 所(45725)
- 农(44695)
- 经济学院(41290)
- 研究所(40861)
- 业大(40363)
- 财经大学(39920)
- 北京(38417)
- 商学(36774)
- 商学院(36434)
- 州(36408)
- 范(35665)
- 基金
- 项目(206060)
- 科学(166707)
- 基金(154911)
- 研究(153395)
- 家(131754)
- 国家(130611)
- 科学基金(116626)
- 社会(103955)
- 社会科(98802)
- 社会科学(98778)
- 基金项目(81334)
- 省(79514)
- 自然(73325)
- 自然科(71779)
- 自然科学(71763)
- 自然科学基金(70530)
- 教育(69472)
- 划(64703)
- 资助(62729)
- 编号(59770)
- 部(46516)
- 成果(46490)
- 创(45609)
- 重点(45326)
- 发(44680)
- 国家社会(44254)
- 创新(41918)
- 教育部(41400)
- 人文(41333)
- 业(40744)
- 期刊
- 济(165297)
- 经济(165297)
- 研究(96130)
- 财(55292)
- 中国(54862)
- 管理(54456)
- 农(41184)
- 科学(39403)
- 学报(38165)
- 融(32589)
- 金融(32589)
- 大学(31445)
- 技术(30809)
- 学学(30014)
- 农业(28175)
- 财经(27904)
- 经济研究(27226)
- 业经(26541)
- 经(24154)
- 教育(22392)
- 问题(20808)
- 技术经济(19856)
- 业(16910)
- 统计(16842)
- 贸(16078)
- 世界(15900)
- 策(15791)
- 现代(15612)
- 商业(15308)
- 财会(15133)
共检索到47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祝伟 黄薇
整体行业的低声誉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时间不一致偏好理论构建了(半)双曲折现模型,通过分析保险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以及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保险公司的最优竞争策略,首次发现和解释了导致保险业低声誉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时间不一致偏好导致了其保险购买意愿不足,为此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保险公司的最优竞争策略是操纵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这是导致保险行业低声誉的直接原因,但这并不必然会导致消费者的事后福利受到损失。伴随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试图通过政府加强监管解决保险行业低声誉的直接效应可能是低效且损害消费者福利,加强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超英 朱建明 闫艾丽
行为经济学摆脱了传统理论抽象的完全理性人假设的束缚,利用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出基于"有限理性"的行为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不耐心递减、有限意志力、估测偏见、参照点依赖四个方面的特性来说明行为经济学对人们时间偏好不一致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颖
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特征大大改变了传统跨期决策问题的面貌,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会影响退休决策,而退休决策是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章将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引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分析,详细分析了两期模型,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时间偏好 动态不一致 养老保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陈冀
在目前标准的实物期权模型中都假设无风险利率为一固定的常数以及投资者时间偏好一致,但已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明作为折现率的无风险利率通常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且投资者对于短期的选择表现得不耐心,对于较长期的选择却表现得耐心。文章用随机无风险利率和双曲贴现函数对标准实物期权模型进行改进,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决策者不耐心程度衰减速率、利率回复均值速率、以及利率波动率与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关系。
关键词:
随机利率 时间偏好不一致 实物期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锦锦 汪思绮 罗卫东
时间偏好是跨期选择行为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它的定性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直到1937年萨缪尔森提出指数贴现模型并成为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的核心技术手段,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得以成为跨期选择问题的主流分析框架。但因其高度理性的假定,指数贴现模型也一直饱受诟病和质疑,几乎每一个关键假设都有系统的实证结果与之相悖。20世纪80年代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经济学家们肯定认知偏差的存在并引入了贴现率递减的双曲线贴现模型完成了对许多市场异象的解释,加之神经经济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为时间偏好不一致提供了神经基础,时间偏好的研究迎来了新篇章。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借以推动国内时间偏好理论研究的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个人所得税递延政策一直被视作撬动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有力杠杆,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贴现效用模型,认为对于理性消费者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会提升终身效用,消费者具有购买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内在动力。但是,经验事实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自我控制认知偏差,时间偏好具有动态不一致性,其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的条件下,消费者对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和购买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何种变化,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二元心理系统假说"构建了准双曲线贴现效用模型,认为个体的短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会导致消费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量明显小于时间一致性条件下的最优需求量,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被削弱。通过个税递延优惠政策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在机制设计、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铁铸 李坚 李彤彤
基于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理论框架,构建了银企合作的关系贷款模型,模型中银行的最优停贷决策被视为一项实物期权。数值结果表明,时间偏好不一致性会导致代理人选择更低的违约门槛,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会更高。在项目估值方面,相比时间偏好一致情形,具有时间偏好不一致特征的银行和企业项目价值都大幅减少。此外,幼稚型和成熟型代理人对比结果显示,幼稚型代理人的错误信念能够抑制由于时间偏好不一致而导致的违约风险上升,并且能够降低最优关系租金,从而减轻具有财务约束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构建的贷款模型不仅丰富了银企关系型借贷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指出在代理人具有时间偏好不一致的条件下最优关系租金(融资成本)更高,这从行为金融的认知偏差角度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银行对消费者信用卡透支的罚息远远超过正常市场利率,这与新古典严格一致时间偏好理论相矛盾。本文证明了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放松新古典框架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代之以行为经济学主张的有认知偏差的经济人假设,可得出行为主体时间偏好不一致特征,据此重新构造贴现模型,信用卡定价行为即可得到解释。
关键词:
时间偏好 认知偏差 行为经济学 信用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路继业 Najid Ahmad 张冲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因事前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对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事前利益冲突是导致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政策内生化建模的重要途径;第二,主从博弈能将事前利益冲突、序贯政策制定与理性预期引入模型,并对时间不一致性政策理论建模有重要意义;第三,模型构建应考虑目标差异、状态变量转移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体制间的传导关系,使模型具有均衡解,并能分析解的经济性质;第四,增强可信性是解决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一国应利用汇率和利率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承诺机制"或"名义锚",从而促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泽宇 郑榕
健康税是我国新时代税收政策研究的重大问题。基于现时偏误理论,在吸烟人群中进行实验研究,对时间偏好不一致进行识别与测度。研究发现,吸烟者存在显著的时间偏好不一致,在双曲线贴现模型下,β系数约为0.72。时间偏好不一致为政府利用税收政策干预个体对卷烟等不健康商品的消费提供了逻辑基础,健康税能够矫正时间偏好不一致带来的自我控制问题,在长期内实现福利改善。因此应转变对烟草税政策价值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发挥其健康促进功能。
关键词:
现时偏误 健康税 税收政策设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全 朱建明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转型,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计价资产占比过高而黄金等其他储备资产占比不足的结构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为更好分析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因素,探索增持黄金储备的必要性及可行策略,本文利用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建立数理模型,对我国现行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时间偏好不一致 损失厌恶 黄金储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二保 胡畔
基于随机双曲折现模型,考虑时间偏好不一致对供应链碳减排投资决策和效用的影响。在不确定需求下,建立供应链企业时间偏好不一致时跨期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研究集中式决策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减排的策略均衡,以及分散化决策时双方基于Stackelberg微分博弈的反馈策略均衡。结果表明,两种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碳减排投资决策以及制造商分担零售商碳减排投资的比例均不受时间偏好不一致的影响;但集中式决策时供应链系统的期望效用、分散化决策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效用均受时间偏好不一致的影响;并且当时间偏好不一致程度越强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潞 田岗 金铁鹰
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首次以利益不一致划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为四个阶段:初始约束条件——利益不一致的形成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外部人干预——内部人控制”格局形成并不断强化阶段;转轨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初始前提条件形成阶段;当前试点方案中的“俘获行为”阶段。多元利益集团是指中央政府及其代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内部人,他们都是具有自利动机的主体,本文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阐释了在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内部人控制下,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形成而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过程,最后给出了改革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评价现行试点方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