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4)
- 2023(4325)
- 2022(3866)
- 2021(3538)
- 2020(3072)
- 2019(7103)
- 2018(7143)
- 2017(14273)
- 2016(7815)
- 2015(9141)
- 2014(9408)
- 2013(9278)
- 2012(8677)
- 2011(7869)
- 2010(7880)
- 2009(7188)
- 2008(7180)
- 2007(6540)
- 2006(5593)
- 2005(4845)
- 学科
- 济(38651)
- 经济(38603)
- 管理(26047)
- 业(25036)
- 方法(23074)
- 企(21271)
- 企业(21271)
- 数学(21037)
- 数学方法(20942)
- 财(11513)
- 中国(8654)
- 农(8318)
- 务(7882)
- 财务(7873)
- 财务管理(7842)
- 企业财务(7528)
- 贸(7056)
- 贸易(7053)
- 易(6780)
- 业经(6750)
- 地方(6735)
- 制(6618)
- 理论(6072)
- 农业(5686)
- 融(5445)
- 金融(5444)
- 银(5348)
- 银行(5335)
- 技术(5214)
- 学(5163)
- 机构
- 学院(114247)
- 大学(113671)
- 济(48115)
- 经济(47121)
- 管理(44819)
- 理学(39002)
- 理学院(38622)
- 管理学(38041)
- 管理学院(37843)
- 研究(31265)
- 中国(25230)
- 财(24742)
- 京(22392)
- 财经(20054)
- 经(18265)
- 江(17901)
- 科学(16849)
- 经济学(15952)
- 中心(15336)
- 财经大学(14981)
- 所(14732)
- 经济学院(14665)
- 州(14555)
- 范(14236)
- 师范(14112)
- 农(14061)
- 北京(13943)
- 业大(13923)
- 商学(13365)
- 商学院(13271)
- 基金
- 项目(71450)
- 科学(56943)
- 研究(54669)
- 基金(52512)
- 家(43803)
- 国家(43391)
- 科学基金(38487)
- 社会(35558)
- 社会科(33753)
- 社会科学(33747)
- 省(27749)
- 基金项目(27689)
- 教育(27458)
- 自然(23989)
- 自然科(23460)
- 自然科学(23457)
- 自然科学基金(23097)
- 资助(22739)
- 划(22636)
- 编号(22542)
- 成果(18639)
- 部(17033)
- 课题(15810)
- 重点(15694)
- 教育部(15549)
- 人文(15232)
- 创(14996)
- 大学(14979)
- 国家社会(14529)
- 发(14368)
共检索到16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柳芃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决定着保证人的责任存在与否以及债权人权利能否实现,涉及到债权人和保证人的自身经济利益。我国的保证期间实际上肩负着两个任务,它既是债权人向保证人行使权利的时间限制,也是债权人向债务人行使权利的时间限制。债务届期后,债权人要在保证期间内,先向债务人主张,不按时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保证人免责。在对债务人执行完毕后而未完全受偿时,债权人还要在保证期间内再对保证人主张,不按时向保证人主张,保证人同样免责。在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之后,才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关键词:
保证期间 诉讼时效 衔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清高
保证期间是指根据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它既是债权人主张保证债权的期间,也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保证期间在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但由于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并可以中断,故是特殊的除斥期间。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都存在保证期间中断。保证期间中断后,待中断事由消除原保证期间重新计算。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从性质上说是不相容的,二者不能同时适用。《担保法》既然在保护债权人请求权上适用了保证期间制度,就排除了保证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柳芃
保证期间决定保证人的责任存在与否,对债权人和保证人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对约定保证期间的上限进行适当限制,规定不超过2年的约定保证期间上限,符合保护保证人利益、督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衡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立法思想,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法律适用的冲突,对保证期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约定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上限 诉讼时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唐侠
最高法院于2008年9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在全面梳理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修正、整合和完善。学习、掌握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法权益。本文试就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出台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时效 商业银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伟 易波 成于思 沈杰
施工合同价款的诉讼时效争议,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结合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标准合同范本的规定,并通过对有关合同价款的诉讼时效争议的典型判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工程合同管理实务和相关专业人士理解施工合同中诉讼时效问题及其争议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施工合同 合同价款 诉讼时效 争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忠
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权人的法定义务。有关法律规定:出让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并未严格执行法规文件的要求,未按时收缴出让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已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追缴土地出让收入282.37亿元、耕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赵亚宁
保险索赔时效是对保险金请求权行使期间的限制,《保险法》第26条对之有所规定。但该条规范不仅与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法理和民法规范相冲突,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这一现代保险法立法理念相背离。而且,其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不当规定更是我国学界关于保险索赔时效之法律性质争议的肇因。《保险法》第26条将保险索赔时效定性为诉讼时效并无不妥,但其中诉讼时效期间长度和起算点的规定亟需得到修正。就前者而言,应当将非人寿保险金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3年;就后者而言,应当以"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能够依诉行使保险金请求权之时",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人不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之时",作为保险金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具体情形包括三种。责任保险的索赔时效亦应适用非人寿保险索赔时效的一般规定,《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8条的特别规定应予废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杰 吴克友
本文主要探讨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如何运用保证期间制度追究保证人担保责任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保证期间的特征 ,然后强调商业银行在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时须注意主张的时效性和主张方式的有效性 ,继而指出 ,有效主张保证权利将引起保证期间停止计算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起算的法律效果。文章最后就商业银行如何解决运用保证期间制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保证期间 保证权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伍军民 刘艳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利用诉讼时效,保护银行信贷资产与逃废债务而发生的利用诉讼时效抗辩的现象也愈来愈突出。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为例,2002年6月底,该行已超过诉讼时效的信贷资产总金额为546万元,共22笔,其中主合同、担保均超过诉讼时效的金额29.5万元。在上述贷款中,出现了一家公司以贷款已超过诉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