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0)
- 2023(12533)
- 2022(11139)
- 2021(10345)
- 2020(8723)
- 2019(20297)
- 2018(20236)
- 2017(39104)
- 2016(21325)
- 2015(23915)
- 2014(23986)
- 2013(23585)
- 2012(21390)
- 2011(19305)
- 2010(19090)
- 2009(17824)
- 2008(17347)
- 2007(15085)
- 2006(13293)
- 2005(11747)
- 学科
- 济(83460)
- 经济(83333)
- 管理(68197)
- 业(62218)
- 企(53889)
- 企业(53889)
- 方法(39995)
- 数学(34663)
- 数学方法(34272)
- 财(24744)
- 农(20935)
- 中国(20721)
- 制(19537)
- 业经(19098)
- 学(18095)
- 务(15866)
- 财务(15797)
- 财务管理(15768)
- 地方(15726)
- 企业财务(15009)
- 贸(14378)
- 贸易(14372)
- 理论(14124)
- 易(13924)
- 环境(13826)
- 和(13649)
- 农业(13638)
- 技术(13606)
- 体(13538)
- 银(13231)
- 机构
- 大学(304769)
- 学院(301107)
- 管理(122958)
- 济(118838)
- 经济(116197)
- 理学(107178)
- 理学院(105985)
- 管理学(104216)
- 管理学院(103672)
- 研究(97881)
- 中国(72091)
- 京(64199)
- 科学(60436)
- 财(57196)
- 所(48381)
- 财经(45733)
- 农(45595)
- 业大(44751)
- 研究所(43994)
- 中心(43751)
- 江(42890)
- 经(41495)
- 北京(40381)
- 范(38960)
- 师范(38621)
- 院(35778)
- 农业(35633)
- 经济学(35334)
- 州(34837)
- 财经大学(34145)
- 基金
- 项目(209410)
- 科学(165372)
- 研究(153303)
- 基金(153150)
- 家(132803)
- 国家(131740)
- 科学基金(113954)
- 社会(97030)
- 社会科(91936)
- 社会科学(91913)
- 基金项目(82086)
- 省(81136)
- 自然(74680)
- 自然科(72910)
- 自然科学(72896)
- 自然科学基金(71607)
- 教育(70164)
- 划(68180)
- 资助(62627)
- 编号(62228)
- 成果(50435)
- 部(46516)
- 重点(46386)
- 创(43745)
- 发(43187)
- 课题(42377)
- 制(41168)
- 创新(40806)
- 教育部(40201)
- 科研(39922)
- 期刊
- 济(128352)
- 经济(128352)
- 研究(89038)
- 中国(55668)
- 学报(47188)
- 管理(45222)
- 财(43928)
- 科学(43680)
- 农(40825)
- 大学(36076)
- 学学(33928)
- 教育(32444)
- 农业(28143)
- 技术(25244)
- 融(24637)
- 金融(24637)
- 财经(22377)
- 业经(20803)
- 经济研究(20042)
- 经(18924)
- 问题(16545)
- 理论(15591)
- 图书(15262)
- 科技(14844)
- 实践(14366)
- 践(14366)
- 技术经济(14222)
- 业(13960)
- 版(13625)
- 现代(13562)
共检索到43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顺武 胡贵平
基于实施保荐制度后IPO上市的样本,本文首次实证研究了保荐制度背景下A股IPO的过度包装与定价效率问题。结果发现:保荐制度未能有效减少新股上市过程中的过度包装现象;过度包装是造成A股IPO定价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保荐人声誉无助于IPO定价效率的提高;相比较而言,创业板的定价效率最低。可见,中国证监会推出保荐制度的初衷未能如愿。因此,构建上市约束机制,加大对违规上市的惩戒;改革保荐制度,加大保荐机构和保荐人违规惩罚力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尤为必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立宏 徐志高
采用2001~2008年沪深股市的IPO数据,对通道制与保荐制下的IPO发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道制下只有公司的发行量、盈利性因素在IPO定价中得到体现,发行效率有限。而保荐制下包括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性、偿债能力、经营效率在内的内部因素在定价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承销商声誉对公司的IPO定价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通道制下IPO定价效率有限,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更高,定价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
通道制 保荐制 IPO 定价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蘅
文章探讨保荐制实施之后,投资银行声誉与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企业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存在。文章利用2004年至2006年间IPO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衡量IPO企业上市之后的质量,并通过模型检验高声誉投资银行是否与高质量IPO企业相联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被扭曲,保荐制的实施并未促使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投资银行 声誉 企业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蘅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得出了在保荐人制度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大对保荐人责任的追究与惩罚,才能让保荐人真正负起保荐责任,从而长期抑制发行公司的造假行为,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保荐人制度 博弈论 责任 惩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云霞 严梦莹 钟宁桦
为了提高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我国证券发审制度由"通道制"变为"保荐制"。"保荐制"规定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共同督导上市公司,以保证其质量。但是,保荐代表人在持续督导期内的频繁变更却降低了制度的有效性。通过对保荐制度的剖析,本文发现我国保荐制度中的漏洞使得保荐代表人在面临高风险项目时能够通过变更来规避处罚。为了验证,本文以2006~2009年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原因及市场反应。结果显示,当保荐项目风险越大、定增前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保荐机构级别越低时,保荐代表人越容易变更。此外,本文发现市场对保荐代表人的变更反应消极,这很可能是因为变更向市场传递了项目质量差的负面信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庆福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保荐人制度的背景及意义 ,就如何界定保荐人职责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通道制之积弊 ;实行保荐人制度应以取消发股通道制为前提。作者就保荐人制度下的监管思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应以发股登记制为目标 ;( 2 )注意发挥市场的自律作用 ;( 3 )完善核准程序 ,提高发审委制度的透明度 ,建立委员问责制和监督机制 ;( 4 )大力加强执法力度 ,以保证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保荐人 保荐制 发行监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我国保荐人制度推出前,券商在证券市场的发行上市环节中仅仅扮演"推荐"一角,往往导致承销时与其它中介机构及发行人合谋造假,骗取上市资格,敛聚不义之财。而现行的保荐人制以"正式规则"的形式规定,担任保荐人的券商机构不仅要将拟上市公司扶上马,还得护送一程,即持续承担一系列担保和监督职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从"推荐"到"保荐",作为证券发行制度改革和变迁的产物,保荐人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来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保荐人"荐而不保"以及保荐过程中的严重利益输送,却折射出该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着缺陷和弊端,制约了其应有的效应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保荐制...
关键词:
保荐人制度 证券发行 机制改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美珠 孙绍荣
在政府与企业仅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企业产品包装的实施状况,对企业的产品包装策略选择与政府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过度包装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进行过度包装而多花费的成本时,有限理性企业的产品包装策略则依赖于政府采取制度惩罚概率的大小;当政府监控的收益大于监控的成本时,政府是否监控则取决于企业选择过度包装策略的概率大小。保持适度的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加强监管、加重惩罚能降低企业过度包装的概率。
关键词:
过度包装 演化博弈 制度惩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浩然
我国证券保荐制度实施8年来推动了资本市场发展,但也出现了保荐责任无法归位,保荐业务执行粗糙和保荐人选拔非市场化等问题。为深化我国证券发行体制改革,完善发行制度,本文从强化保荐机构责任,弱化保荐代表人地位的原则出发,提出了6项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
保荐制度 资本市场 股票发行与承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荣茂 周良
证监会引入保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证券市场市场化的步伐,让发行市场上由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提高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带动投行业务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文章的出发点主要在于对保荐制度进行相关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以期对保荐制度进行深层透视。
关键词:
保荐制 制度经济学 保荐人 证券发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进
保荐制度的推行是发行市场的重大变革,它为发行制度从现行的核准制转变为以市场主体选择为主的注册制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证券市场各方面产生深远的、长期的影响。但任何制度一开始不可能非常完善,现行保荐制度也不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瓶颈。文章从保荐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现行保荐制度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现行保荐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杰
保荐制度起源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自2004年开始引入保荐制度,深受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影响。相较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较为成熟的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不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的推荐督导的相关制度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保荐制度对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借鉴存在一系列问题,保荐制度的发展完善应当结合本国证券法律实践,配以相应的保荐人评价制度等提高保荐质量的制度体系,制定提高保荐质量的弹性条款,同时严格管控高风险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谈萧
香港保荐人制度最新修订分解了保荐人的角色,引入了合规顾问、独立财务顾问与保荐人共同承担证券首次公开发行推荐责任和持续督导责任。新的香港保荐人制度清晰地界定了保荐人、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在证券市场上的角色与责任,规定了保荐人的独立性及其判断标准,重构了保荐人的尽职审查责任。内地保荐制度应该强化保荐机构的角色与责任,从“双保制”回归到“单保制”,适当引入类似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的角色,降低对保荐代表人的过分倚重,形成对证券发行上市的监管合力。
关键词:
香港保荐人制度 修订 内地保荐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国林
保荐人制度有望在2004年正式实施,毫无疑问,保荐制将对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思路、操作模式、风险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投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刻理解保荐人制的实质,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投资银行面临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证券发行实行保荐人制度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保荐人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保荐人制度下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荐人制度 通道制 投资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