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4)
- 2023(9361)
- 2022(7800)
- 2021(7171)
- 2020(5741)
- 2019(13513)
- 2018(12918)
- 2017(24900)
- 2016(13723)
- 2015(15506)
- 2014(15590)
- 2013(15864)
- 2012(14912)
- 2011(13308)
- 2010(13737)
- 2009(12879)
- 2008(13215)
- 2007(12313)
- 2006(11383)
- 2005(10875)
- 学科
- 济(66763)
- 经济(66707)
- 管理(48459)
- 业(45563)
- 企(37888)
- 企业(37888)
- 方法(23828)
- 数学(20339)
- 数学方法(20255)
- 财(20031)
- 地方(19983)
- 中国(19853)
- 农(16893)
- 业经(15062)
- 制(14258)
- 务(14219)
- 财务(14186)
- 财务管理(14159)
- 企业财务(13603)
- 银(13326)
- 银行(13307)
- 融(12709)
- 金融(12709)
- 行(12681)
- 地方经济(11952)
- 农业(11812)
- 学(10926)
- 贸(10426)
- 贸易(10410)
- 发(10268)
- 机构
- 学院(197773)
- 大学(195383)
- 济(85914)
- 经济(84052)
- 管理(75946)
- 研究(70707)
- 理学(61407)
- 理学院(60694)
- 中国(60002)
- 管理学(59931)
- 管理学院(59519)
- 财(45422)
- 京(43277)
- 科学(40470)
- 所(36899)
- 财经(33482)
- 江(33028)
- 中心(32955)
- 农(32655)
- 研究所(32272)
- 经(30302)
- 北京(28329)
- 州(26883)
- 经济学(26142)
- 业大(25424)
- 农业(25119)
- 院(25003)
- 省(24920)
- 财经大学(24736)
- 范(24655)
- 基金
- 项目(114711)
- 科学(90437)
- 研究(84714)
- 基金(82635)
- 家(71383)
- 国家(70759)
- 科学基金(60830)
- 社会(53541)
- 社会科(50942)
- 社会科学(50930)
- 省(45158)
- 基金项目(42882)
- 自然(38716)
- 教育(38166)
- 自然科(37816)
- 自然科学(37809)
- 划(37655)
- 自然科学基金(37164)
- 资助(34690)
- 编号(34073)
- 发(30130)
- 成果(28449)
- 重点(25804)
- 部(25046)
- 发展(24452)
- 课题(24410)
- 展(24039)
- 创(23691)
- 创新(22290)
- 国家社会(21934)
- 期刊
- 济(109808)
- 经济(109808)
- 研究(66360)
- 中国(49251)
- 财(39703)
- 管理(34795)
- 农(30973)
- 融(29538)
- 金融(29538)
- 学报(28071)
- 科学(27256)
- 大学(21403)
- 农业(20412)
- 教育(20273)
- 学学(20077)
- 财经(18142)
- 业经(17910)
- 技术(17744)
- 经济研究(17273)
- 经(15614)
- 问题(13574)
- 业(12760)
- 会计(10928)
- 技术经济(10626)
- 贸(10496)
- 理论(10239)
- 财会(10204)
- 商业(10095)
- 经济管理(10025)
- 世界(10014)
共检索到33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本文考察了保荐代表人声誉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业绩的影响。以2006—2012年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高声誉保荐代表人有助于抑制定向增发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第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越差;第三,纳入保荐代表人的监督机制后,高声誉保荐代表人能够减小定向增发时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业绩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才 何青 马婉婷
从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表现出发,综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考察影响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主导原因。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前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与发行后的市场业绩表现负相关,而公司成长潜力与发行后市场业绩表现正相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归结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上述两种因素对市场业绩的影响会因发行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错误定价理论在股权再融资领域的研究,同时有助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施行定向增发的"前
关键词:
定向增发 错误定价 市场业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投资者异质信念 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才 何青 马婉婷
从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表现出发,综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考察影响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主导原因。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前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与发行后的市场业绩表现负相关,而公司成长潜力与发行后市场业绩表现正相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归结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上述两种因素对市场业绩的影响会因发行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错误定价理论在股权再融资领域的研究,同时有助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施行定向增发的"前因"与"后果"。
关键词:
定向增发 错误定价 市场业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杨毓
保荐人违规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现象引发业界对保荐人声誉的关注和研究。保荐人的存在能否缓解投资者和发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投资者持有IPO质量较高的股票?声誉较高的保荐人所推荐的上市公司IPO表现是否会更加优异?本文以2004-2012年间1 0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IPO折价为IPO表现的衡量指标,验证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保荐人经验值越高,所保荐公司IPO折价越低;如果保荐人或所在机构有被证监会处罚过的经历,所保荐
关键词:
保荐人 声誉机制 IPO折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云霞 严梦莹 钟宁桦
为了提高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我国证券发审制度由"通道制"变为"保荐制"。"保荐制"规定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共同督导上市公司,以保证其质量。但是,保荐代表人在持续督导期内的频繁变更却降低了制度的有效性。通过对保荐制度的剖析,本文发现我国保荐制度中的漏洞使得保荐代表人在面临高风险项目时能够通过变更来规避处罚。为了验证,本文以2006~2009年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原因及市场反应。结果显示,当保荐项目风险越大、定增前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保荐机构级别越低时,保荐代表人越容易变更。此外,本文发现市场对保荐代表人的变更反应消极,这很可能是因为变更向市场传递了项目质量差的负面信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冯丽娜
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盈余管理对上市首日股票的开盘价、成交均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且IPO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开盘价和首日成交均价与企业报告盈余的相关性均胜于实际盈余,且首日抑价率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IPO 盈余管理 抑价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强 佘杰
在股权再融资的过程中,公司是否存在市场择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6年间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定增过程中的择时行为及对定增折价率和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对于定价基准日和股票发行日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择时行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定向增发,只有定价基准日的择时能力显著影响公司股价的长期市场表现;对于面向控股股东和机构的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分别通过对定价基准日和发行日的择时来影响折价率;对于混合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择时行为对折价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机构定增或混合定增时,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超额回报为负,且对定价基准日择时能力越强,股价长期表现越差。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择时行为的认知,为完善我国定向增发定价规则的制定以及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择时定向增发 折价率 股价市场表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庆丰 刘锦
保荐代表人在我国现有的保荐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新股发行市场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亦出现了业绩变脸及募集资金投向频繁变更等问题,这使得保荐代表人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现有双重保荐制的有效性也因此受到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保荐代表人"尽责"这一视角出发,于上市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上市后持续督导期间市场认同这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探讨。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数据,我们发现:一级市场中保荐代表人能够对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正面影响,二级市场投资者亦较为认可保荐代表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双保制"进行了解构与反思,认为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削弱了这...
关键词:
保荐代表人 盈余管理 持续督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本文认为,向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认购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的数量越多,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效应越好。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投资者类别 股票价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李思飞
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方法还是使用日历时间组合方法都可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2年内总体上表现强势特征,这与美国股市私募发行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结论相反。并且对于全部定向增发样本,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5年的经营业绩都要显著好于与配比公司,验证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宣告信息反应不足。此外,没有发现直接证据支持大股东将定向增发作为"掏空"上市公司进而实现利益输送的工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莉 范洪辰 李思飞
本文以2006-2013年开展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样本的财务状况较差、样本规模较小时,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不同发行对象和不同认购方式的定增样本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定向增发 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静 徐霞
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盈余管理 定价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