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8)
- 2023(5722)
- 2022(4747)
- 2021(4260)
- 2020(3539)
- 2019(8026)
- 2018(7433)
- 2017(13862)
- 2016(7782)
- 2015(8317)
- 2014(8686)
- 2013(8618)
- 2012(7748)
- 2011(6713)
- 2010(6784)
- 2009(6310)
- 2008(6827)
- 2007(5819)
- 2006(4787)
- 2005(4320)
- 学科
- 济(28790)
- 经济(28761)
- 管理(26458)
- 业(25776)
- 企(22592)
- 企业(22592)
- 方法(15250)
- 数学(13278)
- 数学方法(13155)
- 财(12775)
- 务(10087)
- 财务(10079)
- 财务管理(10059)
- 企业财务(9531)
- 学(8023)
- 中国(7874)
- 制(6091)
- 农(6073)
- 业经(5817)
- 银(5442)
- 银行(5429)
- 贸(5236)
- 贸易(5229)
- 易(5082)
- 理论(5069)
- 地方(4853)
- 行(4819)
- 融(4790)
- 金融(4790)
- 技术(4766)
- 机构
- 大学(110116)
- 学院(109637)
- 济(42073)
- 管理(41777)
- 经济(41132)
- 理学(36660)
- 理学院(36218)
- 管理学(35569)
- 管理学院(35372)
- 研究(34744)
- 中国(26844)
- 财(25530)
- 京(22397)
- 科学(21428)
- 财经(19574)
- 所(18410)
- 农(17802)
- 经(17670)
- 江(16436)
- 研究所(16066)
- 业大(16065)
- 中心(15820)
- 财经大学(14458)
- 农业(14081)
- 北京(13742)
- 范(13346)
- 师范(13183)
- 州(13109)
- 经济学(13024)
- 商学(12947)
- 基金
- 项目(73424)
- 科学(58406)
- 基金(54898)
- 研究(51085)
- 家(48674)
- 国家(48262)
- 科学基金(41776)
- 社会(33418)
- 社会科(31791)
- 社会科学(31784)
- 基金项目(28865)
- 自然(28155)
- 省(27955)
- 自然科(27601)
- 自然科学(27593)
- 自然科学基金(27149)
- 教育(24477)
- 划(23768)
- 资助(22667)
- 编号(19173)
- 部(16800)
- 重点(16674)
- 成果(16199)
- 性(15445)
- 创(15016)
- 科研(14540)
- 教育部(14494)
- 发(14386)
- 国家社会(14065)
- 创新(13982)
共检索到162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铁生 马筱淇 徐德信 郑军
本文考察企业拟IPO申请时聘请的保荐人与负责审核该公司的发审委委员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对IPO过会及上市后业绩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性契约是否有助于发行申请人得到IPO机会。研究发现关系性契约对企业的IPO机会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过会企业中,IPO审核时存在关系性契约的企业在IPO后业绩表现较不存在关系性契约的企业差。
关键词:
关系性契约 IPO机会 IPO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天乐 邹波 胡哲帅
本文以2008年5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证监会审核的IPO案例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系对会计师事务所IPO市场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会利用政治关系来帮助客户通过IPO审查,从而提高IPO市场份额;但是出于对收益和声誉受损代价的衡量,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利用政治关系提高自身价值的检验并不显著。
关键词:
政治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价值 IP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谭燕
本文运用交易成本比较说,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活动的特殊性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影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在利益实现机制对其规模化具体方式的选择影响。文章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模式及其具体化的方式是交易成本比较的结果,规模化发展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利益分享模式的体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内在利益实现决定了其规模化具体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规模化 执业活动 特殊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辉发 蒋义宏 王芳
本文以我国2000至2007年期间IPO公司财务报告为样本,以2003年我国由证监会遴选执业会计师出任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委员的身份公开为背景,研究被证监会遴选执业会计师出任股票发审委委员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动机提高审计质量,以维护来自政府认可的信任声誉。实证研究发现,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无论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均有显著提高。据此推论,来自政府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源于市场口碑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一样,对享有这些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有明显激励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挺 赵宇 位豪强 蓝博靖
文章以2007-2015年申请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项目经验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公司IPO过程中保荐人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保荐人的项目经验有助于提高拟上市公司的IPO审核通过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保荐机构声誉不足、企业属于民营性质以及企业业务复杂时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主要通过减少发行人与发审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上市的合规性而产生作用。从经济后果看,如果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丰富,则企业上市后股票收益更高,经营业绩更好。这表明保荐人项目经验对公司IPO的积极影响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现行股票发审制度的认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原红旗 张楚君 孔德松 施海娜
本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会导致其声誉损失,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将显著提高。发生审计失败后,不管事务所是否受到监管处罚,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都会显著提高,但审计失败后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显著高于审计失败后未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即监管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审计失败 监管处罚 会计师事务所 IPO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泓
过往研究表明,当客户风险较高时,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通过提高审计收费来补偿其带来的诉讼风险。本文通过IPO后企业业绩变脸的现象来衡量企业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风险较高的企业进行IPO审计过程中,事务所并不会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补偿其风险,但是另一方面,会计师的收费与投行收费之比会显著地提高,尽管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IPO项目中会被削弱。
关键词:
业绩变脸 审计费用 投行费用 利益分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绍正 毕晓方 张俊民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变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增加了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提高了审计的鉴证价值和保险价值,有利于审计师在IPO审计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信息中介作用。以保荐制下IPO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事务所组织形式对IPO盈余管理和IPO折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审计的发行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更低,IPO折价率也更低。研究结论表明事务所转制后,审计师加强了对发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提高了IPO定价效率,监管部门推动的事务所转制对IPO市场具有积极治理效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
本文采用2007~2009年由中瑞岳华所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会计稳健性和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以此检验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做强。研究结论表明:与合并前相比,总体而言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未得到提高;但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了提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为代表的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本文以中国2006年以来的8起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事务所合并对409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合并完成后,客户企业的可控性应计显著下降,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这意味着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梦玲 王雷 蒋水全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发生的13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层面的会计稳健性来衡量审计质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考察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合并初期,事务所合并后会计稳健性显著下降,说明合并后并没有显著改善审计质量,进一步延长考察期至合并后6年,结果显示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渐趋缓;并将事务所合并案例分为"大所合并小所"和"小所合并小所"两类,回归结果表明两类合并在审计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所合并小所"减缓了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合并时间向后推移,结果发现"大所合并小所"方式下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为"大所"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小所"改善审计质量。
关键词:
事务所合并 大所合并小所 审计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王海东 周水龙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一直被认为是审计质量的最佳替代变量,国内外学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可首先借助效用函数理论解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再引入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全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效用函数 审计质量 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