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9)
2023(3380)
2022(2790)
2021(2535)
2020(2127)
2019(4846)
2018(4685)
2017(8693)
2016(4709)
2015(5133)
2014(4999)
2013(4957)
2012(4418)
2011(3988)
2010(3987)
2009(3743)
2008(3740)
2007(3241)
2006(2954)
2005(2592)
作者
(13124)
(10868)
(10582)
(10218)
(6778)
(5225)
(4922)
(4240)
(4068)
(3770)
(3755)
(3730)
(3462)
(3350)
(3328)
(3231)
(3180)
(3135)
(3094)
(3082)
(2650)
(2581)
(2514)
(2470)
(2338)
(2332)
(2323)
(2280)
(2254)
(2060)
学科
(19271)
经济(19247)
管理(16712)
(13977)
(11724)
企业(11724)
方法(9626)
数学(8802)
数学方法(8743)
(6313)
资源(5153)
中国(4897)
(4605)
(4432)
财务(4422)
财务管理(4413)
企业财务(4291)
环境(4213)
(3921)
业经(3783)
(3766)
技术(3392)
农业(3356)
(3350)
人事(3328)
人事管理(3327)
地方(3269)
(3260)
(3146)
(2751)
机构
大学(65699)
学院(64334)
管理(28123)
(27854)
经济(27259)
理学(23930)
理学院(23731)
管理学(23472)
管理学院(23355)
研究(20769)
中国(17040)
(13758)
(13342)
科学(11916)
财经(10738)
中心(10159)
(10128)
(9932)
(9129)
研究所(9123)
(9074)
北京(8723)
经济学(8640)
业大(8633)
财经大学(8225)
(7973)
师范(7916)
经济学院(7798)
(7533)
(7501)
基金
项目(45895)
科学(36767)
基金(34448)
研究(33536)
(29968)
国家(29756)
科学基金(26202)
社会(22448)
社会科(21394)
社会科学(21385)
基金项目(18316)
(17086)
自然(16808)
自然科(16306)
自然科学(16300)
自然科学基金(16056)
教育(14974)
(14360)
资助(14004)
编号(13015)
(10835)
重点(10156)
成果(10137)
国家社会(9929)
(9705)
教育部(9313)
(9259)
人文(9139)
(8991)
创新(8699)
期刊
(28936)
经济(28936)
研究(17193)
中国(14297)
(10766)
管理(9826)
学报(9536)
科学(8842)
(7709)
大学(6995)
学学(6313)
农业(5662)
技术(5600)
教育(5596)
财经(5566)
资源(5526)
(5456)
金融(5456)
图书(5238)
(4816)
经济研究(4197)
业经(4031)
书馆(3951)
图书馆(3951)
(3749)
技术经济(3581)
问题(3431)
世界(2980)
科技(2890)
财会(2847)
共检索到95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挺  赵宇  位豪强  蓝博靖  
文章以2007-2015年申请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项目经验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公司IPO过程中保荐人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保荐人的项目经验有助于提高拟上市公司的IPO审核通过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保荐机构声誉不足、企业属于民营性质以及企业业务复杂时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主要通过减少发行人与发审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上市的合规性而产生作用。从经济后果看,如果保荐人的项目经验丰富,则企业上市后股票收益更高,经营业绩更好。这表明保荐人项目经验对公司IPO的积极影响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现行股票发审制度的认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俊  李挺  
本文以2006~2012年申请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对发审委审核决策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仅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拟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其所在行业获得产业政策支持时,其IPO申请更不会因盈余管理而被否;同时,对于拥有政治关联背景或经营业务复杂的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变弱。最后,实施程度较高盈余管理并通过发行审核的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收益和经营业绩更差,由此表明,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祁鸣  
文章基于股票发行上市实行保荐人制度的条件下 ,对保荐人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首先通过对保荐制下保荐人在发行上市的全过程及发行上市当年的余下时间及以后的 2个会计年度里的责任的描述 ,分析了它有别于上市推荐人和承销商等所需承担的责任的全面、长期、严厉的特色。同时 ,提出了“厘清各方责任边界不容忽视” ,分析了保荐人、发行人、其他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的相应责任范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铁生  马筱淇  徐德信  郑军  
本文考察企业拟IPO申请时聘请的保荐人与负责审核该公司的发审委委员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对IPO过会及上市后业绩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性契约是否有助于发行申请人得到IPO机会。研究发现关系性契约对企业的IPO机会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过会企业中,IPO审核时存在关系性契约的企业在IPO后业绩表现较不存在关系性契约的企业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欧亚农业、洪良国际等上市公司丑闻事件发生后,香港证监会致力于强化保荐人监管,提升保荐人执业质量,主要举措有:(1)重拳问责。2008年,对工商东亚融资及工商东亚证券罚款3800万港元;2012年,对洪良国际保荐人兆丰资本开出4200万元的罚单,并撤销其前董事总经理的代表牌照和负责人资格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杨毓  
保荐人违规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现象引发业界对保荐人声誉的关注和研究。保荐人的存在能否缓解投资者和发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投资者持有IPO质量较高的股票?声誉较高的保荐人所推荐的上市公司IPO表现是否会更加优异?本文以2004-2012年间1 0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IPO折价为IPO表现的衡量指标,验证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保荐人经验值越高,所保荐公司IPO折价越低;如果保荐人或所在机构有被证监会处罚过的经历,所保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赖少娟  杜颖洁  
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管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及由此衍生的"潜规则",本文手工搜集了2006~2010年期间拟IPO公司所具有的"发审委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的两个关键问题:(1)发审委联系是否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过会的概率?(2)与没有发审委联系的公司相比,发审委联系的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是否显著地更差?研究结果表明,发审委联系的确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的过会概率,且过会概率与发审委联系强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变化与发审委联系及其强度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证监会进一步改革IPO发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明  赵梅  
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资本市场中的寻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稀缺资源的扭曲定价和错误配置,降低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以2007-2012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寻租与IPO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IPO公司的寻租行为会显著地抬高首发价格,缩短上市前的等待期并有利于首次顺利过会;(2)寻租对上市准入资源配置的影响仅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成立,而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寻租行为并未能产生显著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寻租对IPO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党论  汪弘  
IPO是公司寻求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惊险一跃"。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排队上市,但从申请到最终登陆资本市场的时间不尽相同。尽快度过"黎明前的黑暗",相当重要,而越早上市,对拟上市公司越有利。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为例,研究了公司特质及保荐人声誉对公司过会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业绩越好、负债比率越低、规模越小,其申请到过会时间越短;保荐人声誉会影响到拟上市公司的过会时间,保荐人声誉越高,其申请到过会时间越短。进一步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的过会时间具有相应的经济后果,具体而言,过会时间越长,IPO后短期折价和中长期相对大盘走势越低,上市当年业绩下滑的可能性更大。本文的研究反映了中国对IPO的监管是有效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进  
保荐制度的推行是发行市场的重大变革,它为发行制度从现行的核准制转变为以市场主体选择为主的注册制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证券市场各方面产生深远的、长期的影响。但任何制度一开始不可能非常完善,现行保荐制度也不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瓶颈。文章从保荐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现行保荐制度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现行保荐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杰  
保荐制度起源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自2004年开始引入保荐制度,深受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影响。相较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较为成熟的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不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的推荐督导的相关制度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保荐制度对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借鉴存在一系列问题,保荐制度的发展完善应当结合本国证券法律实践,配以相应的保荐人评价制度等提高保荐质量的制度体系,制定提高保荐质量的弹性条款,同时严格管控高风险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谈萧  
香港保荐人制度最新修订分解了保荐人的角色,引入了合规顾问、独立财务顾问与保荐人共同承担证券首次公开发行推荐责任和持续督导责任。新的香港保荐人制度清晰地界定了保荐人、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在证券市场上的角色与责任,规定了保荐人的独立性及其判断标准,重构了保荐人的尽职审查责任。内地保荐制度应该强化保荐机构的角色与责任,从“双保制”回归到“单保制”,适当引入类似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的角色,降低对保荐代表人的过分倚重,形成对证券发行上市的监管合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国林  
保荐人制度有望在2004年正式实施,毫无疑问,保荐制将对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思路、操作模式、风险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投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刻理解保荐人制的实质,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投资银行面临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证券发行实行保荐人制度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保荐人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保荐人制度下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我国保荐人制度推出前,券商在证券市场的发行上市环节中仅仅扮演"推荐"一角,往往导致承销时与其它中介机构及发行人合谋造假,骗取上市资格,敛聚不义之财。而现行的保荐人制以"正式规则"的形式规定,担任保荐人的券商机构不仅要将拟上市公司扶上马,还得护送一程,即持续承担一系列担保和监督职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从"推荐"到"保荐",作为证券发行制度改革和变迁的产物,保荐人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来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保荐人"荐而不保"以及保荐过程中的严重利益输送,却折射出该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着缺陷和弊端,制约了其应有的效应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保荐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蘅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得出了在保荐人制度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大对保荐人责任的追究与惩罚,才能让保荐人真正负起保荐责任,从而长期抑制发行公司的造假行为,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