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5)
2023(8857)
2022(7560)
2021(6896)
2020(5819)
2019(12800)
2018(12594)
2017(24308)
2016(12879)
2015(14137)
2014(13734)
2013(13105)
2012(11661)
2011(10393)
2010(10388)
2009(10506)
2008(10215)
2007(9215)
2006(8277)
2005(7830)
作者
(33966)
(28272)
(28260)
(27021)
(17953)
(13376)
(12886)
(10751)
(10564)
(10104)
(9585)
(9451)
(8959)
(8943)
(8921)
(8694)
(8315)
(8218)
(8151)
(8074)
(6956)
(6828)
(6728)
(6457)
(6420)
(6377)
(6346)
(6225)
(5635)
(5494)
学科
(45202)
经济(45121)
管理(42454)
(37629)
(33311)
企业(33311)
(21564)
(19117)
银行(18971)
方法(18803)
(17649)
(17530)
数学(16283)
数学方法(16102)
中国(12599)
(12558)
金融(12555)
(12254)
制度(12223)
(11739)
财务(11715)
财务管理(11693)
(11363)
企业财务(11169)
业经(11104)
(11040)
业务(9912)
体制(9672)
银行制(8553)
(8501)
机构
学院(172971)
大学(172705)
(72880)
经济(71337)
管理(66427)
理学(56149)
理学院(55585)
管理学(54766)
管理学院(54427)
研究(54403)
中国(49451)
(40331)
(34941)
财经(30900)
科学(29018)
(27904)
(26967)
中心(26274)
(26006)
(24010)
经济学(23324)
财经大学(23053)
(22997)
研究所(22892)
银行(22060)
(21831)
北京(21685)
业大(21067)
经济学院(20921)
(20576)
基金
项目(110796)
科学(88460)
研究(83807)
基金(82043)
(69798)
国家(69235)
科学基金(60787)
社会(55173)
社会科(52417)
社会科学(52406)
基金项目(42740)
(42414)
教育(39227)
自然(37891)
自然科(37047)
自然科学(37038)
自然科学基金(36367)
(35497)
编号(34217)
资助(33303)
成果(28175)
(27001)
(25203)
重点(24890)
(23775)
课题(23350)
国家社会(23148)
(22685)
教育部(22615)
(22414)
期刊
(83014)
经济(83014)
研究(56700)
中国(36039)
(33816)
(33137)
金融(33137)
管理(26516)
(22583)
学报(22525)
科学(21655)
大学(18141)
教育(17477)
学学(17264)
财经(16272)
技术(13947)
(13792)
经济研究(13550)
业经(13367)
农业(13254)
问题(10438)
国际(9835)
(9790)
理论(9097)
财会(8881)
实践(8160)
(8160)
会计(8139)
现代(7956)
技术经济(7504)
共检索到275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国林  
保荐人制度有望在2004年正式实施,毫无疑问,保荐制将对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思路、操作模式、风险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投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刻理解保荐人制的实质,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投资银行面临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证券发行实行保荐人制度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保荐人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保荐人制度下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杰  
保荐制度起源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自2004年开始引入保荐制度,深受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影响。相较于英国另类投资市场较为成熟的终身保荐人制度,我国不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的推荐督导的相关制度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保荐制度对英国另类投资市场终身保荐人制度的借鉴存在一系列问题,保荐制度的发展完善应当结合本国证券法律实践,配以相应的保荐人评价制度等提高保荐质量的制度体系,制定提高保荐质量的弹性条款,同时严格管控高风险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有星  徐晓琼  
被称为"第一看门人"的保荐人对自己所承诺保荐的产品具有法定的担保责任,其保荐意见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可见保荐人肩负着巨大的职责。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证券发行上市中保荐人要承担辅导、调查、核查、推荐等职责,但是该制度规定存在着保荐人职责过于繁重、职责的界限模糊等缺陷。借鉴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保荐人职责的相关规定,本文试图对改进我国保荐人职责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蘅  
文章探讨保荐制实施之后,投资银行声誉与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企业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存在。文章利用2004年至2006年间IPO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衡量IPO企业上市之后的质量,并通过模型检验高声誉投资银行是否与高质量IPO企业相联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被扭曲,保荐制的实施并未促使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我国保荐人制度推出前,券商在证券市场的发行上市环节中仅仅扮演"推荐"一角,往往导致承销时与其它中介机构及发行人合谋造假,骗取上市资格,敛聚不义之财。而现行的保荐人制以"正式规则"的形式规定,担任保荐人的券商机构不仅要将拟上市公司扶上马,还得护送一程,即持续承担一系列担保和监督职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从"推荐"到"保荐",作为证券发行制度改革和变迁的产物,保荐人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来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保荐人"荐而不保"以及保荐过程中的严重利益输送,却折射出该制度本身依然存在着缺陷和弊端,制约了其应有的效应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保荐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进  
保荐制度的推行是发行市场的重大变革,它为发行制度从现行的核准制转变为以市场主体选择为主的注册制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证券市场各方面产生深远的、长期的影响。但任何制度一开始不可能非常完善,现行保荐制度也不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瓶颈。文章从保荐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现行保荐制度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现行保荐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谈萧  
香港保荐人制度最新修订分解了保荐人的角色,引入了合规顾问、独立财务顾问与保荐人共同承担证券首次公开发行推荐责任和持续督导责任。新的香港保荐人制度清晰地界定了保荐人、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在证券市场上的角色与责任,规定了保荐人的独立性及其判断标准,重构了保荐人的尽职审查责任。内地保荐制度应该强化保荐机构的角色与责任,从“双保制”回归到“单保制”,适当引入类似合规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的角色,降低对保荐代表人的过分倚重,形成对证券发行上市的监管合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蘅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得出了在保荐人制度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大对保荐人责任的追究与惩罚,才能让保荐人真正负起保荐责任,从而长期抑制发行公司的造假行为,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庆福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保荐人制度的背景及意义 ,就如何界定保荐人职责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通道制之积弊 ;实行保荐人制度应以取消发股通道制为前提。作者就保荐人制度下的监管思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应以发股登记制为目标 ;( 2 )注意发挥市场的自律作用 ;( 3 )完善核准程序 ,提高发审委制度的透明度 ,建立委员问责制和监督机制 ;( 4 )大力加强执法力度 ,以保证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万泉  
随着创业板的上市和新股发行的加速,保荐人制度不仅在转会频繁、执业不作为和专业能力差等方面存在具体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保荐人权责不清,保荐人与发行人、证监会和其他中介机构的职责不清等问题。文章认为,保荐人制度应从"双保制"回归到"单保制",明确保荐人的权责并进行监督及惩处,建立一个充分竞争、诚信的保荐人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思远  
香港保荐制度最新修订已于2013年10月1日生效,本次修订内容集中在完善尽职调查机制和强化保荐人责任两个核心内容上,尽管咨询过程遭遇了保荐人业界的反对,香港证监会仍力排众议推出。自境内引进保荐制度以来,亦发生了多起恶性造假案例,投行执业不规范和失职现象较为突出,投行尽职调查亦面临着类似执业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我国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改革,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系列文件,作为证券发行的核心制度,此次香港保荐制度改革对内地注册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毅  王晓丽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作用显著,但是保荐人与发行人欺诈投资者事件暴露出作为中介机构的保荐人缺乏清晰的诚信导入机制。本文主要从保荐人制度存在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界限,以及诚信传导机制如何有效融入保荐人制度出发进行探讨研究,对推动证券市场诚信制度建设、完善保荐制度、规范证券中介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祁鸣  
文章基于股票发行上市实行保荐人制度的条件下 ,对保荐人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首先通过对保荐制下保荐人在发行上市的全过程及发行上市当年的余下时间及以后的 2个会计年度里的责任的描述 ,分析了它有别于上市推荐人和承销商等所需承担的责任的全面、长期、严厉的特色。同时 ,提出了“厘清各方责任边界不容忽视” ,分析了保荐人、发行人、其他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的相应责任范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珞涵  王萍  
收集了自2009年以来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批的全部IPO项目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保荐人制度背景对项目过会率影响的无效性。指出:在中国复杂的制度环境下,地方证券金融监管有助于减少证券市场的"市场失灵"和其他问题造成的无序和混乱、提高市场效率,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博弈分析认为,从监管的角度看,要保证保荐人制度的有效性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使虚假信息能够被及时识破;二是在发现发行人和保荐人通过虚假信息获得发行资格后,应该对其实施较为严厉的惩罚,加大其违约成本。作者指出,不能因为建立保荐人负责制度而忽视或放松对市场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