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0)
2023(9491)
2022(8457)
2021(8099)
2020(6648)
2019(15715)
2018(15800)
2017(30495)
2016(16534)
2015(18613)
2014(18703)
2013(18361)
2012(16740)
2011(15038)
2010(14830)
2009(13478)
2008(13066)
2007(11178)
2006(9718)
2005(8276)
作者
(47044)
(38863)
(38591)
(36722)
(24808)
(18644)
(17473)
(15452)
(14825)
(13769)
(13370)
(12936)
(12158)
(12098)
(11965)
(11724)
(11568)
(11533)
(11030)
(10866)
(9580)
(9479)
(9314)
(8847)
(8689)
(8568)
(8516)
(8512)
(7789)
(7649)
学科
(65796)
经济(65718)
管理(47020)
(44164)
(38127)
企业(38127)
方法(32368)
数学(27247)
数学方法(26925)
(16357)
(16128)
中国(15911)
(15323)
业经(14839)
理论(13385)
地方(12679)
(11882)
(11149)
贸易(11144)
农业(10854)
(10786)
教育(10386)
(10258)
技术(10206)
环境(10201)
(9973)
财务(9915)
财务管理(9898)
企业财务(9398)
(9235)
机构
大学(236844)
学院(233178)
管理(96454)
(89282)
经济(87230)
理学(84745)
理学院(83814)
管理学(82362)
管理学院(81949)
研究(74758)
中国(53443)
(50399)
科学(47972)
(39628)
(36778)
业大(34794)
研究所(33902)
(33890)
中心(32908)
财经(32749)
(32127)
师范(31884)
北京(31859)
(31579)
(29796)
(27363)
农业(26587)
(26547)
经济学(26376)
师范大学(26080)
基金
项目(164751)
科学(129291)
研究(121806)
基金(119239)
(103068)
国家(102203)
科学基金(88074)
社会(75293)
社会科(71067)
社会科学(71047)
基金项目(64097)
(63807)
自然(57828)
自然科(56424)
自然科学(56412)
教育(55736)
自然科学基金(55383)
(53969)
编号(50393)
资助(48917)
成果(41005)
重点(36278)
(36150)
(34311)
(34203)
课题(34090)
创新(31746)
项目编号(31501)
科研(31467)
教育部(31171)
期刊
(95245)
经济(95245)
研究(68188)
中国(38345)
学报(36879)
管理(34301)
科学(34130)
(30309)
(28604)
教育(28255)
大学(27783)
学学(25911)
农业(21763)
技术(19615)
财经(15595)
(15544)
金融(15544)
业经(15235)
经济研究(14785)
图书(13898)
(13146)
理论(12586)
问题(12278)
科技(11822)
实践(11766)
(11766)
技术经济(11072)
情报(10725)
现代(10700)
(10571)
共检索到32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昊  
保罗·斯威齐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20世纪40-80年代五十余年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与制度演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其中他在20世纪40年代从封闭环境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结合世界体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概念,吸收和发展了希法亭、列宁等人的理论特点,整合构建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框架体系,与他60年代更为著名的垄断资本理论相联系,可以称之为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值得学习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龚维敬  
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中兴教授撰写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以后简称《发展史》)一书,欣喜地看到我国第一部研究帝国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著作的诞生,当时看后,给人以言犹未尽的感觉。时隔不久,我们又读到了他的《当代帝国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以后简称《当代》)新作,主要研究列宁以后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专著,成为前书的续篇,两本专著相继出版,论述了帝国主义理论发展的全部过程,是一套填补学科空白的姊妹篇。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揭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生产关系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翼  
卢森堡的博士论文《波兰的工业发展》以波兰工业发展为题,实际上所关注的是以此为表征的波兰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以及波兰资本主义经济与其所附属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而回答两者发展的前途问题。虽然它带有很强的实证色彩,但不是一篇普通的实证经济学或政治学论文,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光辉的杰出文献。它辩证分析了沙皇政府、俄国资产阶级、波兰资产阶级以及两国无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局部经济体的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部分特征。卢森堡博士论文中的诸多观点是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先声,其所开启的资本与国家关系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的“中心—边缘”分析等对于理解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仍有重要启示。卢森堡的博士论文虽然带有“初创”的印记,也有一些不足,但毕竟已是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莹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直接投资是战后国际资本运动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对此,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是以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资本输出为时代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雅卉  谢元态  
首先指出《货币战争》的高远立意在于告诫国人警惕金融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然后用《资本论》与《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当前的经济危机,揭露与批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接着,结合《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析《货币战争》中提及的重要内容和当今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复杂的经济情势;最后讨论正在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树祥  
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一本好教材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体现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名副其实的高质量、高水平。教师不仅要适应与掌握新的教材体系,更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概括和系统表述,俗称一课之本。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总是推崇最优秀专家学者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树祥  
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一本好教材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体现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名副其实的高质量、高水平。教师不仅要适应与掌握新的教材体系,更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概括和系统表述,俗称一课之本。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将最新、最好、最有共识的知识和理论写入教材,总是推崇最优秀专家学者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而进行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2004年提出和实施以来,通过编译经典作家文集、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编写高校教材、出版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召开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而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洪  
一、新帝国:战国逻辑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冷战时的力量格局应被描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论,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会进行核报复,所以不轻易发动核攻击;又因为任何常规战争都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所以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基辛格,1972)。美苏两国甚至自觉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们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用意就是将双方暴露在对方导弹攻击的威胁之下,反而促使双方谨慎从事,进而减少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50年间,除了一些局部战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之间没有打过仗。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吕耀军  张红娟  
在伊斯兰世界,最早从理论上关注女性权利的是持改革观点的男性穆斯林。此后,穆斯林女性知识分子开始以诗歌、小说、自传、新闻报道等形式,唤起妇女的权利意识。20世纪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为发展阿拉伯女性权利提供了平台,一些旨在推动改变女性社会地位的跨地区女权组织先后建立。阿拉伯国家独立后,自由主义的女权运动渐趋平缓,政府主导的国家女权主义逐渐兴起。这一时期,女权活动家积极参与关于国家、伊斯兰教或民主发展的公共辩论。20世纪70年代末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明显牵制了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女权主义者转而借用创制的传统方式,在伊斯兰框架内发展女性权利思想。21世纪以来,受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西方人权理论的质疑,穆斯林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由此发展出一套更符合当代伊斯兰世界现实的女权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健  吴振球  尹德洪  
一、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奥布斯特菲尔德(Obstfeld)和罗果夫(Rogoff)于1995年发表了《汇率动态回顾》。在文中,奥布斯特菲尔德和罗果夫建立了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的、动态优化的Redux模型。这篇文献开辟了开放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骏  
本文通过对几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有明显差异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看法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简要评述,力图勾画出当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走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某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本文将探讨人们对帝国主义论讳莫如深、闭口不谈的七个理由,以此探寻为帝国主义论正名及使其现代化(更新其方法论)的途径。人们对帝国主义概念讳莫如深的第一个理由是没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问题。第二个理由是地缘政治的竞争。第三个理由是对全球权力构造的理解。第四个根据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导致了一种误解,使人们错误理解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第五个理由是全球环境问题。第六个理由是"支配"与"霸权"的区别,把霸权的视角引入帝国主义的概念中。第七个理由是帝国主义动态机制的方法论,换言之,也就是帝国主义论的现代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成日  
略论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开发”安成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所谓“经济开发,始于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结束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前后历时40载,留下了一大批殖民遗产。怎样认识这个殖民遗产?对此,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日本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