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9)
- 2023(14587)
- 2022(12488)
- 2021(11541)
- 2020(9599)
- 2019(21993)
- 2018(21609)
- 2017(42144)
- 2016(23070)
- 2015(25561)
- 2014(25036)
- 2013(24948)
- 2012(22721)
- 2011(20333)
- 2010(19778)
- 2009(17941)
- 2008(17358)
- 2007(14875)
- 2006(13073)
- 2005(11255)
- 学科
- 济(86697)
- 经济(86604)
- 管理(64092)
- 业(59903)
- 企(49231)
- 企业(49231)
- 方法(40630)
- 数学(35687)
- 数学方法(35338)
- 财(25847)
- 农(23373)
- 中国(22161)
- 税(21917)
- 贸(21360)
- 贸易(21353)
- 易(20854)
- 税收(20472)
- 学(20361)
- 收(20303)
- 业经(19587)
- 地方(19037)
- 环境(16256)
- 农业(15535)
- 和(14472)
- 技术(14444)
- 务(14414)
- 财务(14354)
- 财务管理(14334)
- 出(14165)
- 制(13965)
- 机构
- 大学(317814)
- 学院(316901)
- 管理(125161)
- 济(124282)
- 经济(121757)
- 理学(109726)
- 理学院(108511)
- 研究(107438)
- 管理学(106584)
- 管理学院(106051)
- 中国(77318)
- 科学(70558)
- 京(66998)
- 财(59226)
- 农(57892)
- 所(54689)
- 业大(53213)
- 研究所(50273)
- 中心(47454)
- 财经(47126)
- 农业(45857)
- 江(44996)
- 经(42947)
- 北京(41874)
- 范(39630)
- 院(39327)
- 师范(39118)
- 经济学(37201)
- 州(36414)
- 财经大学(35056)
- 基金
- 项目(227887)
- 科学(177177)
- 基金(165437)
- 研究(159745)
- 家(147320)
- 国家(146153)
- 科学基金(124112)
- 社会(100659)
- 社会科(95534)
- 社会科学(95507)
- 基金项目(88935)
- 省(88665)
- 自然(83138)
- 自然科(81151)
- 自然科学(81123)
- 自然科学基金(79643)
- 划(75452)
- 教育(71167)
- 资助(67534)
- 编号(63724)
- 重点(50985)
- 成果(49968)
- 部(48922)
- 发(48618)
- 创(47665)
- 创新(44555)
- 科研(44307)
- 计划(43364)
- 课题(42980)
- 国家社会(41786)
共检索到449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天鹏 陈长江 叶修群
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不仅是工业发展政策的空间载体,更是驱动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本文基于2004—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保税区的产业集聚效应、FDI技术溢出效应和制度溢出效应促进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出口加工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地区工业绿色转型;保税区对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异质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联动效应放大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各地区政府应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内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并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国祥 原舒
出口加工区是中国走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作为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对外开放度最大的特殊封闭区,出口加工区的出现以及它对本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倍受人们关注。从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的区别来看,我国设立“境内关外”的出口加工区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关键词:
中国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区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修群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核心环节,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利用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体现在出口上,且两者存在明显的替代;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中西部出口贸易发展,且两者呈替代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显著为正,且与保税区呈替代关系;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在中西部均显著为正,且相互替代;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东部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并与保税区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修群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核心环节,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利用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体现在出口上,且两者存在明显的替代;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中西部出口贸易发展,且两者呈替代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显著为正,且与保税区呈替代关系;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在中西部均显著为正,且相互替代;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东部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并与保税区存在互补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核心举措,不仅是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基础,也是推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贸易开放度 倍差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萍萍 刘荣春 叶修群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开放型产业政策的空间载体,在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与动态差异;保税区通过抑制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出口加工区通过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FDI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核心举措,不仅是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基础,也是推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内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发展作用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互补效应明显,这一点在出口和进口上均有体现,其中,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沿海地区出口贸易和内陆地区进口贸易上。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贸易开放度 倍差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作为重要的地方指向型对外开放政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能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工业企业的贸易成本,进而吸引工业企业在园区及其周边地区投资设厂。笔者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工业企业选址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显著提高了所在地区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但区位劣势限制了保税区对工业企业的吸引作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有利于私营工业企业选址,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同时,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也促进了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由东向西转移。据此,笔者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政府应该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整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并在园区内试验制度创新,创造竞争中立的投资环境,实现引进企业所有制类型多元化,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招商引资应各有侧重,等等。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工业企业 企业选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滕玉华 刘荣春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对外开放和促进贸易政策的空间载体,通过其外向型经济活动,或抑制或加剧地区产业空心化,且在某种情境下存在地区异质性。笔者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基于规模和效率变化维度的产业规模空心化和产业效率空心化两个指标度量的地区产业空心化状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保税区促进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出口加工区则抑制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保税区通过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促进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降低,也通过降低贸易竞争力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外资进入门槛抑制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提升;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受制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本研究通过揭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作用机制,加深了人们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推动地方经济嵌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认识,丰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经济效应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菲律宾现有4个出口加工区与18个各类工业园区。从1991年到1995年底,共吸收国内外投资24.9亿美元;在外国投资中,日本、韩国、美国、我国的台湾省、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最多。1996年各出口加工区与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投资大幅增多,投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为外资),比前几年累计投资总额还多;在各类出口加工区与工业园区经营的出口企业总数已有553家,就业人数为15.23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莉
金融危机以来,促进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主战略,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首当其冲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出口加工区,实现出口加工区的优化升级,也就是将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落到了实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蒲璞
出口加工区是中国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当前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 ,发展中西部出口加工区对引导出口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 ,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因地制宜的加工贸易开拓更广泛的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探索出一条富有中西部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认真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
中西部 出口加工区 发展及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掌宏
出口加工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它的一些局限性。本文从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实践和理论上阐述了出口加工区技术溢出效应的有限性。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 技术转移 溢出 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国君
出口加工区对吸收外资、提升贸易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在政策选择、产业定位和管理方式等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创新,但创新应符合世贸规则。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 制度创新 海关监管 保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政新
出口加工区是一种从事加工贸易特定封闭区域。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口加工区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文章分析了我国已有和在建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情况和成长动因,并结合不同的建设条件和运作特点,划分出了若干类型,探讨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向。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出口加工区 成长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