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8)
2023(8828)
2022(8028)
2021(7642)
2020(6415)
2019(14958)
2018(14970)
2017(29079)
2016(15987)
2015(17972)
2014(17927)
2013(17790)
2012(16220)
2011(14441)
2010(14184)
2009(12830)
2008(12218)
2007(10367)
2006(9014)
2005(7574)
作者
(46732)
(38529)
(38259)
(36361)
(24390)
(18578)
(17359)
(15276)
(14701)
(13622)
(13355)
(12875)
(12110)
(12009)
(11885)
(11761)
(11723)
(11493)
(10972)
(10760)
(9709)
(9351)
(9344)
(8758)
(8621)
(8615)
(8556)
(8430)
(7778)
(7689)
学科
(59150)
经济(59081)
管理(44463)
(42459)
(35693)
企业(35693)
方法(29852)
数学(25836)
数学方法(25550)
(15623)
(15159)
(14430)
中国(14263)
业经(13167)
地方(12199)
(10677)
农业(10621)
理论(10573)
(10200)
贸易(10196)
技术(9946)
(9883)
环境(9769)
(9622)
财务(9565)
财务管理(9551)
(9171)
企业财务(9056)
(8992)
教育(8621)
机构
大学(223249)
学院(221068)
管理(90892)
(81055)
理学(79966)
经济(79155)
理学院(79117)
管理学(77649)
管理学院(77278)
研究(71447)
中国(50474)
科学(48059)
(47616)
(37395)
(37242)
业大(36586)
(35924)
研究所(33199)
中心(31896)
财经(30501)
(30440)
北京(29813)
农业(29573)
(28722)
师范(28393)
(27771)
(26125)
(25296)
技术(24007)
师范大学(23059)
基金
项目(160159)
科学(124260)
基金(115125)
研究(114984)
(101034)
国家(100197)
科学基金(85512)
社会(69562)
社会科(65805)
社会科学(65787)
(63131)
基金项目(62317)
自然(57803)
自然科(56424)
自然科学(56410)
自然科学基金(55383)
(53297)
教育(52203)
资助(47645)
编号(47414)
成果(37953)
重点(35318)
(34483)
(33406)
(33389)
课题(31968)
科研(31075)
创新(31071)
计划(29852)
项目编号(29710)
期刊
(84375)
经济(84375)
研究(63188)
学报(39398)
中国(36310)
科学(34462)
(33624)
管理(31788)
大学(29049)
学学(27466)
(25734)
农业(24147)
教育(23800)
技术(18549)
业经(14166)
(14118)
金融(14118)
财经(13482)
图书(13034)
经济研究(12957)
科技(12025)
理论(11789)
(11664)
(11222)
实践(11160)
(11160)
问题(10964)
业大(10781)
(10499)
情报(10263)
共检索到305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欣  王百田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5,20,25 mmol/L)CuSO4溶液以及不同吸水时间(1,3,6,16,22 h)下5.0 g/kg保水剂对20 mmol/L CuSO4溶液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3个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吸水时间为3 h、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的条件下,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使其吸水倍率和二次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广录  熊建利  董瑞丽  顾瑞瑞  李猛  
研究不同剂量的硫酸铜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为研究动物生殖毒性和繁衍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上下法测定硫酸铜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5 mg/kg,95%可信限区间为35.02~155。将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灌胃法染毒。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染毒结束后采集睾丸组织称质量并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试验组体质量的增长率均下降,高剂量组在第1周和第2周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3.86%,-0.62%。光学显微镜观察睾丸的病理切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睾丸曲精细管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性,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英良  高锐  周博  朱龙  杨建云  汤丹渝  卢红  张玲  王欣林  
为寻找新的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的方法,研究了通过改变水的性质来提升烟丝对料液吸收性能的加料过程,结果表明:电气石处理水的分子聚集体变小,用其稀释的料液应用于卷烟加料,烟丝致香成分有所增加,表明烟丝可以更好地吸收料液;通过烟丝糖碱比、再造烟叶对料液的吸收率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电气石处理水可增强烟丝对料液的吸收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聚  宋凤仙  孔建  尚嘉彦  王恒亮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高分子有机酸复合碱式铜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以高分子有机酸复合碱式铜300、400和500倍液、波尔多液(1∶1)300倍液、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和琥胶肥酸铜300倍液,室内测定对苹果轮纹病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3.5%、85.2%、65.4%、65.2%、85.9%和75.6%,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分别为72.6%、65.3%、51.0%、42.3%、72.3%和60.6%,田间试验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分别为91.4%、70.4%、64.9%、53.0%、81.5%和73.9%,防治番茄早疫病的试验也有相似的结果。通过对苹果、黄瓜等8种作物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绒  赵满兴  周建斌  
研究了过硫酸钾试剂质量、氧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及试验用水类型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全 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产品氧化后,其在220和275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存在极显著 差异,空白矫正吸光值(A220-2A275)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对测定结 果无明显影响,均可满足试验要求;120-124 C高压锅氧化30 min的空白吸收值较低,并可定量回收溶液中的尿 素态氮和铵态氮,是较为适宜的氧化方式;采用0.15 mol/L NaOH和30 g/L过硫酸钾氧化剂试配,当样品和氧化 剂的加入体积比为1:1时,可氧化尿素态氮的最大范围为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  乔枫  
【目的】本研究对青稞进行水杨酸(SA)、硫酸铜(CuSO_4)单因素与水杨酸+硫酸铜双因素处理,分析不同逆境对青稞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青稞育种及其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青稞(北青6号)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在不同浓度硫酸铜和水杨酸处理下POD、SOD、APX、MDA的活性变化,以及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生理指标。【结果】在SA、CuSO_4单因素与SA+CuSO_4双因素处理下,北青6号的各生理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叶片MDA积累,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增加,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在处理4(100μM SA+600μM CuSO_4)达到最低点,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稞对生长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不同处理条件对其生理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青稞在低浓度的CuSO_4、SA胁迫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高浓度影响其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引起毒害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达  陈道印  肖秀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明金  宋玉秋  任文涛  孔爱菊  胡艳清  
采用落球法对3种保水剂胶体溶液的运动粘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分析了保水剂粒度对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玉米种子在不同粒度保水剂胶体溶液中悬浮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胶体溶液的运动粘度随着浓度的提高及粒度的增大而增大,保水剂颗粒吸水后的体积接近种子浸泡后体积且颗粒均匀,有利于种子悬浮;0.2%浓度以上的保水剂溶液流动性较差,不利于播种,配制播种胶体溶液时浓度应低于0.2%。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金伟  陈武勇  
为了探究微波辐照对铬鞣过程的影响,以I型胶原蛋白溶液和33%碱度的硫酸铬鞣液为反应物进行均相铬鞣反应,以微波辐照加热鞣制为实验样,相同条件下水浴加热为对照样,利用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动态光散射(DLS)和超灵敏差示量热扫描仪(VP-DSC)对反应过程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进一步加速了胶原蛋白与铬的反应速度并使反应更彻底,鞣制后胶原蛋白的粒径更大、热稳定性更好。说明微波辐照在铬鞣过程中既具有热效应又具有非热效应,将为开发快速、清洁化铬鞣工艺提供新的选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永清  石安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青  柳建华  邬志敏  张良  高文忠  
以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吸湿性LiCl盐溶液和待处理空气组成的吸收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等温及绝热吸收过程中吸收系统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相平衡线,以便作为设计填料吸收塔的基础。结果表明等温吸收相平衡线仅受进塔溶液温度的影响,绝热过程受浓度的影响更大。绝热吸收过程中水蒸气的凝结潜热和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等热效应导致气液传质势差迅速降低,因而无须使用过高的填料高度。在利用绝热吸收相平衡线确定所需吸收溶液流量时,仅由全塔物料衡算得出的溶液流量偏小,应同时考虑热平衡关系才可得出较为合理的溶液流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彭士明  王建钢  
开展银鲳(Pampus argenteus)试养海域的盐度易随气候降低,且受到一定程度Cu等重金属污染,研究低盐条件下硫酸铜对银鲳的影响十分必要。本实验首先进行银鲳幼鱼低盐度适应,将盐度以4的幅度从24逐步降低至12。稳定后进行硫酸铜胁迫,在盐度12下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1、0.3、0.5 mg·L–1,盐度24下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5 mg·L–1,胁迫持续144 h。通过检测两种鳃离子调节酶:Na+/K+-ATP酶(NKA)和V-H+-ATP酶(VHA),以及3种肝抗氧化活性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乐  邢艺林  李正楠  郭金堂  冉隆贤  
【目的】建立枣缩果病菌链格孢菌的抗硫酸铜标记,为揭示链格孢菌在枣树上的侵染规律与深入掌握枣缩果病菌的致病机制和有效控制该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从硫酸铜、氯化钴、硝酸银和放线菌酮4种药剂中筛选出硫酸铜可以作为标记链格孢菌CN193菌株的药剂。应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在凹玻片中按1∶1的比例放入1.0,1.5,2.0 mg·m L~(-1)硫酸铜与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的混合液,培养12 h后通过孢子萌发抑制率确定硫酸铜的起始浓度。将培养基中硫酸铜的浓度由1.5 mg·m L~(-1)逐渐提高至4.5 mg·m L~(-1),以培养菌株对硫酸铜的抗性;选取单孢培养,得到稳定的抗硫酸铜突变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丹  黄小丽  邓卉  冯杨  李斌  邹成义  屈东  
【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芥子碱、硫酸铜以及培养时间对芥子碱降解菌1(Sinapine-degrading Bacteria 1, SDB1)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索SDB1中参与芥子碱降解的酶类以及影响酶活的因素。【方法】把30个SDB1的基础平板培养基平均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除基础培养基外不再添加其他成分;处理1组和处理2组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40和0.80 g/L的芥子碱;处理3组和处理4组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00和3.00 mmol/L的硫酸铜。收集培养液,测定培养2、4、6、8 d后菌液中淀粉酶、多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漆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①从对照组的结果看,SDB1具有一定的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40 g/L芥子碱培养8 d,SDB1淀粉酶的活力是对照组的2.32倍(P<0.01)和197.03%(P<0.01)、3.03(P<0.01)和5.70倍(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建军  何新建  张绘营  黄凯  韩心强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盐接枝丙烯酰-丙烯酸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室温下测定了一元、二元及多元混合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分别为1 003 g/g及89 g/g;pH约为6.5时在溶液离子强度为0.1的多元混合盐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在前30 min随吸液时间增大迅速增加,50min左右时达到最大,然后缓慢下降,最后趋近稳定。同时,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在多元混合盐溶液中的平衡吸液倍率顺序为:1#>2#>4#>3#>5#>7#>6#>8#,且1#、2#、3#、4#溶液中平衡吸液倍率基本相同。吸液初期(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