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5)
- 2023(6202)
- 2022(5113)
- 2021(4583)
- 2020(3755)
- 2019(8102)
- 2018(7801)
- 2017(14200)
- 2016(7931)
- 2015(8345)
- 2014(7871)
- 2013(7574)
- 2012(6780)
- 2011(6038)
- 2010(5784)
- 2009(5201)
- 2008(5052)
- 2007(4169)
- 2006(3535)
- 2005(2902)
- 学科
- 济(27185)
- 经济(27148)
- 管理(20587)
- 业(20576)
- 企(15570)
- 企业(15570)
- 方法(13067)
- 数学(11921)
- 数学方法(11822)
- 学(8902)
- 农(8595)
- 财(7884)
- 贸(7015)
- 贸易(7013)
- 中国(6944)
- 易(6836)
- 业经(6264)
- 农业(6003)
- 环境(5231)
- 技术(5084)
- 务(4872)
- 财务(4871)
- 财务管理(4867)
- 制(4731)
- 企业财务(4653)
- 地方(4365)
- 税(4241)
- 产业(4211)
- 银(4152)
- 银行(4112)
- 机构
- 大学(110666)
- 学院(110153)
- 济(42074)
- 经济(41368)
- 研究(41312)
- 管理(40247)
- 理学(36171)
- 理学院(35690)
- 管理学(34878)
- 管理学院(34714)
- 农(30906)
- 科学(30683)
- 中国(29685)
- 农业(25010)
- 业大(24752)
- 京(23035)
- 所(22714)
- 研究所(21605)
- 中心(18526)
- 财(17771)
- 农业大学(16891)
- 江(15481)
- 院(15253)
- 室(14847)
- 财经(14805)
- 省(14376)
- 实验(14204)
- 科学院(13858)
- 北京(13794)
- 经(13715)
- 基金
- 项目(87181)
- 科学(67853)
- 基金(65343)
- 家(62411)
- 国家(61945)
- 研究(52725)
- 科学基金(51127)
- 自然(37096)
- 自然科(36282)
- 自然科学(36268)
- 基金项目(35760)
- 自然科学基金(35655)
- 社会(34477)
- 省(33583)
- 社会科(32748)
- 社会科学(32739)
- 划(30025)
- 资助(25061)
- 教育(23099)
- 重点(20838)
- 计划(20238)
- 科技(18429)
- 创(18412)
- 发(18405)
- 部(18243)
- 科研(18184)
- 编号(18145)
- 创新(17332)
- 业(16671)
- 专项(15422)
共检索到145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文波 李茂松 赵虹瑞 刘布春 武永峰 宋吉青
【目的】水分在田间的入渗过程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重要依据之一,比较研究保水剂对土壤积水入渗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的影响,以期为保水剂的研发和大田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模拟大田积水入渗过程,分别层施(L)和混施(M)不同浓度(0、0.2%、0.4%和0.6%)的2种保水剂——日本触媒(JP)和德国巴斯夫(BF),比较分析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的3个特征量: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率的影响。【结果】2种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和入渗速率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层施和混施保水剂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入渗;不同的是,层施保水剂对土壤入渗增加的效应是有限的,JP以浓度0.2%,BF以0...
关键词:
节水农业 保水剂 积水入渗 入渗速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福海 肖波 张鑫鑫 王国鹏 李胜龙 姚小萌
[目的]探讨生物结皮层覆盖后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7-8月,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神木市六道沟小流域的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无结皮黄绵土和风沙土为对照(距离在10 m以内),采用双环法和土柱法分别对其水分入渗特征进行测定,计算饱和导水率(K_s)、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及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并采用Philip模型、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对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1)无论是黄绵土还是风沙土,生物结皮均能降低不同土层土壤的K_s,且生物结皮对黄绵土的影响高于风沙土。在0~20 cm土层,与无结皮对照相比,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上K_s平均分别下降了42.1%和25.6%。(2)基于双环法和土柱法的测定结果显示,在积水入渗条件下,生物结皮覆盖黄绵土的稳定入渗速率(0.29~0.55 mm/min)、平均入渗速率(0.57~0.58 mm/min)和累积入渗量(3.63~3.69 cm)与无结皮黄绵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7.5%~45.0%,32.6%~58.4%和31.8%~61.0%;生物结皮覆盖风沙土的稳定入渗速率(3.30~4.13 mm/min)、平均入渗速率(3.06~4.25 mm/min)和累积入渗量(19.22~26.76 cm)与无结皮风沙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4%~11.3%,1.6%~27.8%和5.5%~26.3%,且基于双环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整体上略高于土柱法。相对黄绵土,生物结皮对风沙土水分入渗参数的影响较小。(3)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Horton模型对生物结皮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整体优于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结论]生物结皮层的覆盖降低了0~20 cm土层的渗透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可以使用Horton模型进行拟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帅 毛晓敏 胡海珠
为研究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中参数的平均方式对层状土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Richards方程进行离散,并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层状夹砂土柱的薄层积水入渗过程。对差分网格中半节点参数的8种不同平均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稳定性和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平均方式下湿润峰到达某一深度的时间与该处的土壤含水量增速呈负相关关系;间接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下的土壤含水率数值振荡较大;几何平均和三点平均2种方式下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误差相对较小。综合分析,几何平均和三点平均更适合层状夹砂土情况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佘冬立 刘营营 刘冬冬 徐翠兰 曲欣 陈友林 邓凌云 俞双恩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
关键词:
一维垂直入渗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王云琦 齐实 朱金兆
该文以土壤颗粒组成分维和孔隙组成分维来表征土壤结构特征,研究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对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型林地土壤入渗率和入渗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缙云山土壤分形特征表现为:机械组成分维明显大于微团聚体分维和孔隙分维,各层之间孔隙分维变异最大,从表层到底层,孔隙分维呈下降趋势;根据土壤入渗过程曲线将入渗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①初渗阶段(0~5 min);②过渡阶段(5~30 min);③稳渗阶段(30~180 min).在初渗阶段,入渗率主要受A1层土壤结构影响;在过渡阶段,入渗率主要受AB层孔隙组成和B层土壤结构影响;稳渗阶段,C层土壤结构是入渗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入渗过程受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和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赵世伟 姜峻 侯喜录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开花坐瓜期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西瓜幼苗的成活率随沃特和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沃特和PAM保水剂的施用促进了西瓜主蔓和根系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了西瓜的生物量,使西瓜的成熟期提前,产量和产值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的沃特与PAM相比,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沃特和PAM在西瓜上的适宜使...
关键词:
沃特保水剂 PAM 西瓜栽培 土壤环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汉民 刘松涛 曹雯梅 马丽 房卫平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倩 巴图 刘景辉 孙振威 高闻俊 赵志强
【目的】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偏旱地区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合适的保水剂及施用方式。【方法】以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钾(PAA-K)为材料,设不施保水剂(CK)、穴施PAM、沟施PAM、穴施PAA-K、沟施PAA-K 5个处理,分析不同保水剂及其施用方式下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马铃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均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达峰值。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处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焕成 罗质斌 陈义群 林文杰
保水剂是一种具有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颗粒剂,它吸收自身质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纯水。由于保水剂在雨季能够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保持于土壤中,待到旱季来临,又能够将吸持的水分缓慢释放给植物利用,从而帮助植物渡过干旱期,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野外试验和温室试验发现,保水剂使北美红杉Sequoiasempervirens和川滇桤木Alnusferdinandivar.coburgii的氮流失量减少23 8%~65 2%,钾流失量减少19 8%~86 2%。当养分施加量一定时,养分的流失量随保水剂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田间试验表明,森林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后,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养分(氮磷钾)的量,使土壤碱解...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养分 保蓄 田间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帖西宁 杨潇 王瑞 刘晶 张天福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探究4种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入渗特性有显著影响。相同入渗时间,初始含水率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入渗率也越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也越大,且相同位置的含水率也越大。建立了改进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及初始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幂函数关系,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精度较高。
关键词:
土壤初始含水率 深层坑渗灌 入渗 湿润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杰 沈振中 杨杰 赵坚
【目的】研究辐射与低温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改善水库下游河岸带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细砂为代表性土样,利用自主研制的试验系统装置,设置3种辐射温度(无辐射、30和40℃),分析了在低温水入渗(水温10℃、入渗水头25cm)和不同辐射温度作用下土壤内部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砂土湿润锋的垂直距离和稳定入渗率随辐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辐射热流增加,土壤表层温度升高,温度梯度增大,表面向内部的传热量增加,土壤内部温度升高;辐射温度为40℃时,土壤内部温度梯度大,且整体平均温度较无辐射时要高。有无辐射热流,低温水的入渗均会对土壤内部温度和水分分布...
关键词:
辐射 低温水 入渗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康 徐学选 陈文媛 Shahmir Ali Kalhoro
黄土塬塬坡的水土流失一直是一个重要热点问题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长武塬边坡的刺槐、侧柏和草地3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测定了3类样地030 cm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SOC)及土壤稳定入渗率(SIR)等土壤物理性质,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和入渗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刺槐林地表层030 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形维数(D)、SOC及SIR的测定结果为:2.63 mm、2.60、5.62 g/kg和10.40 mm/min;侧柏林地分别为3.67 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艳红 郑健 贾生海 康燕霞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沼液浓度(原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4、1∶6、1∶8、CK)和穴孔直径(3、5、7 Cm)对沼液穴灌土壤水分运移交汇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入渗时间内,累积入渗量随沼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沼液浓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随穴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入渗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穴孔直径及入渗位置,沼液浓度越大,土壤入渗速率越小;在相同入渗位置,随穴孔直径的增加,土壤入渗速率逐渐增加;KostiaKov入渗模型准确描述了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关系,且模型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9;沼液浓度相同时,土壤含水率为22%等值线以上的面积随着穴孔直径的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世文 李品芳 芦谅 YANG John 宋日权 张俊生 于健
为探讨保水剂和黄腐酸在土壤水分保持以及作物耗水的影响效果,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和黄腐酸对玉米的生长、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为40%50%的干旱条件和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正常水分条件)、2个保水剂含量水平(分别为0和0.9g/pot)和4个黄腐酸含量水平(分别为0,0.6,1.2和1.8g/pot)。试验用土来自内蒙玉米田间土壤,每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严重影响玉米的株高、叶面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伟 钟奇 罗玲
【目的】为明确保水剂对芒果种植的节水效果,指导芒果节水高效栽培。【方法】本实验通过大田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K),比较研究常规灌溉量40%、60%、80%、100%配施保水剂处理(40P、60P、80P、100P)对芒果果园土壤含水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处理40P可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果实品质及产量,提高芒果单果重(P<0.05);常规灌溉量60%~100%配施保水剂处理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果实单果重及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80P、100P可明显提高果实内在品质,而处理60P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外,其余果实内在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可溶性糖含量与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