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9)
- 2023(270)
- 2022(232)
- 2021(229)
- 2020(204)
- 2019(395)
- 2018(365)
- 2017(666)
- 2016(314)
- 2015(344)
- 2014(335)
- 2013(343)
- 2012(241)
- 2011(228)
- 2010(294)
- 2009(267)
- 2008(202)
- 2007(174)
- 2006(129)
- 2005(138)
- 学科
- 融(2134)
- 金融(2134)
- 银(2103)
- 银行(2103)
- 行(2033)
- 中国(1251)
- 中国金融(1053)
- 业(988)
- 济(938)
- 经济(936)
- 企(809)
- 企业(809)
- 管理(800)
- 制(660)
- 财(568)
- 方法(487)
- 数学(474)
- 数学方法(472)
- 务(433)
- 财务(433)
- 财务管理(431)
- 业务(423)
- 企业财务(414)
- 保险(378)
- 险(378)
- 制度(377)
- 度(377)
- 银行制(356)
- 贸(339)
- 易(338)
- 机构
- 学院(4081)
- 大学(4057)
- 济(1935)
- 经济(1898)
- 中国(1693)
- 管理(1532)
- 融(1378)
- 财(1362)
- 金融(1354)
- 理学(1229)
- 理学院(1223)
- 管理学(1206)
- 管理学院(1201)
- 银(1196)
- 研究(1188)
- 银行(1147)
- 行(1085)
- 财经(1074)
- 经(998)
- 财经大学(856)
- 人民(841)
- 中心(821)
- 国人(779)
- 中国人(777)
- 京(772)
- 中国人民(764)
- 金融学(748)
- 经济学(731)
- 金融学院(720)
- 经济学院(664)
共检索到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小川
本文从金融稳定与道德风险的关联性出发,探讨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防范道德风险的理论与实践道路。文章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金融稳定与道德风险具备互作用关联性,由于系统性银行体系或支付体系的不稳定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成本是灾难性的,因此需要金融安全网,但是金融安全网设计与运行的偏差将导致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倾向更高,从而进一步降低金融稳定,因此在机制设计上如何寻求高度金融稳定与低道德风险的平衡是世界性的政策挑战;第二,良好的破产机制是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道德风险的突破口,但是体制与机制的不健全约束了破产机制实施;第三,金融机构破产面临行政性关闭、立法、司法、清算受偿顺序、时机、补偿和保护性监管等多个技术问题...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道德风险 破产 信号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元芳 吴超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初步建立了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股东、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有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商业银行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导致经营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效解决"形似而神不似"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治理结构 道德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金融危机中,对于是否救助陷于困境中的大型金融机构,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救助将强化金融机构"大而不倒"意识,引发道德风险;不救助将深化金融危机。两难中的较优选择应为救助与监管并举。救助是一时的应急之举,监管则是长久的措施。在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应注重对大型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大而不倒 金融救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近年来,金融道德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论述国外对金融道德风险研究前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或地区对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经验,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启示,对提高我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水平、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金融道德风险 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场灾难,都会对我们的经济、金融以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次金融危机也是一笔财富,它给我们提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道德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控制的软约束,越来越成为金融风险频发、群发、聚发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如何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金融道德风险 防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天琦
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护。市场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市场失灵,无法给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金融消费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来提供保护,但是政府并不必然比市场聪明,也会出现监管失灵。监管者的专业知识要高于普通消费者,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政府提供保护(监管者保护)的有效性,防止政府失灵。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必须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权益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国进 陈辉
中小企业严重的信息不透明,使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面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成为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关于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持久性对贷款利率影响的研究。认为在我国目前利率受限的条件下,仍有可能建立起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并提出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试行主办银行制以及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关键词:
长期关系 中小企业 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瑞芝 吕越 刘建明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易县的小额信贷扶贫社运作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运行中存在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小额信贷运作;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额信贷实践中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完善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实践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开发性金融 农民道德风险 博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懿 蒲勇健
激励机制事关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本文在构建资产管理公司简单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包含道德风险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通过两模型最优契约结果的对比分析,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的分享比例是防范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激励不足,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道德风险问题就会加剧;增加资产管理公司的分享比例同时起到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努力程度和有效抑制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为防范道德风险,采取激励政策的同时要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庆健
坚持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努力保持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谢庆健1996年,全省金融部门在各家总行、总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的经济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才云
金融稳定与安全事关一国的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与主权安全,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金融改革提速与渐进开放,以及两者的互动的背景下,中国区域金融稳定问题受到了学术界与决策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同时还应注重金融风险的事中控制及其事后处理,使金融稳定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预警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意 黄丽灵 荆中博
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石。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金融稳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借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分析三类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基于“相对成本—相对收益”关系量化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其中,政策工具为注资政策、资产购买政策与银行合并政策,政策中介目标为非核心负债占比、机构关联性、相对规模。结果表明:在政策效果方面,注资政策和资产购买政策效果明显,是较好的政策工具;银行合并政策效果较不稳定,高度依赖于合并银行与被合并银行的风险特征。在作用机制方面,以控制非核心负债占比为目标时,这些政策还会通过控制机构关联性来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特别地,通过影响机构关联性来控制风险非常重要,但是操作不当会造成风险上升。此外,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实施效果不同,注资政策与资产购买政策均在压力期间的效果较好,银行合并政策则是在非压力时期的效果相对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政策工具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玉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