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9)
2023(9397)
2022(7866)
2021(7067)
2020(5721)
2019(12723)
2018(12475)
2017(24408)
2016(12801)
2015(13952)
2014(13747)
2013(13336)
2012(12369)
2011(11342)
2010(11844)
2009(11339)
2008(10655)
2007(9584)
2006(9100)
2005(8327)
作者
(34945)
(29291)
(29117)
(27790)
(18776)
(13752)
(13152)
(11202)
(11087)
(10551)
(10097)
(9417)
(9377)
(9282)
(9157)
(9076)
(8714)
(8407)
(8315)
(8190)
(7402)
(7141)
(6982)
(6854)
(6798)
(6544)
(6366)
(6264)
(5819)
(5672)
学科
(72831)
经济(72784)
管理(37035)
(31991)
(24584)
企业(24584)
方法(21144)
地方(19447)
数学(18700)
数学方法(18490)
(17308)
中国(16705)
业经(13711)
(13570)
地方经济(13319)
(11988)
农业(11733)
(10981)
贸易(10974)
(10884)
环境(10845)
(10589)
(10498)
(9052)
银行(9046)
(9045)
(9011)
金融(9010)
(8754)
(8360)
机构
学院(184183)
大学(178442)
(89829)
经济(88085)
管理(68243)
研究(65978)
理学(57494)
理学院(56933)
管理学(56088)
管理学院(55744)
中国(51073)
(40679)
(36287)
科学(35891)
(32511)
财经(31228)
中心(29585)
(28989)
研究所(28839)
经济学(28619)
(28187)
经济学院(25323)
(24787)
(23632)
(23519)
师范(23481)
北京(23189)
(22740)
财经大学(22622)
业大(21601)
基金
项目(112570)
科学(89537)
研究(87454)
基金(81137)
(68609)
国家(68047)
科学基金(58889)
社会(57631)
社会科(54699)
社会科学(54687)
(44432)
基金项目(41081)
教育(39455)
编号(36308)
(36020)
自然(34768)
自然科(33937)
自然科学(33930)
资助(33641)
自然科学基金(33293)
成果(29842)
(27067)
课题(25509)
重点(25289)
(24764)
国家社会(23884)
(23126)
发展(22970)
(22726)
(22615)
期刊
(112393)
经济(112393)
研究(62153)
中国(36477)
(30549)
管理(27428)
(24065)
科学(21554)
学报(20388)
(20313)
金融(20313)
经济研究(19870)
教育(18208)
业经(17501)
技术(16902)
农业(16299)
大学(16208)
财经(15922)
学学(15517)
(13949)
问题(13625)
(11582)
技术经济(10820)
国际(10225)
世界(9818)
统计(9749)
商业(9176)
现代(9005)
经济问题(8882)
(8811)
共检索到29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军  王维国  
第一,客观认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现状。为了实现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很低,平均为8.30%。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显著特点是能源需求刚性。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兼顾和平衡这两个方面。因此政府可以利用政策去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合理的城市低碳生活来实现能源的节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军  王维国  
本文从我国未来2015年和2020年能源强度目标出发,首先,通过构建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将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率等因素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次,通过合理的能源影响因素未来值的设定,预测出未来即2015年和2020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进而得到了预测能源强度值,其略高于政府计划值,说明我国未来能源节约的压力还较大。再次,考虑到影响因素未来值设定的偏差,通过微调这些因素,进行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成为实现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目标或资源节约的首选。最后,能源的相对价格和贸易结构的改变。据此,我们提出能源节约的政策建议,必须实施能源的强制节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良海  
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公共支出政策取向雷良海经济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才能实现。在创造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过程中,公共支出政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取向变化的依据(一)决定公共支出变化的因素决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社宁  
一、资源是影响西部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按照系统经济学的观点,资源一般分为初级资源如资本、土地、区位、自然资源,中级资源如知识、技术、才能、制度等,高级资源如组织、网络、信誉、社会资本等。经济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主导资源转换的过程,工业化大规模推进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文玉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波动区间研究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增长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速度超过11%的超高速增长,一种是增长速度在7%~11%之间的适度高增长。超高速增长往往引发或伴随高通胀。1987~1988年、1992~1994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研究目标:探究清洁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影响,揭示可持续经济增长策略的内涵。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3SLS与协整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将分别减少CO_2和SO_2排放0.129%与0.408%,内生地增加GDP的0.024%和外生地减少GDP的0.089%;不同减排措施的减排成本与收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其甄别选用;20062015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虽然对CO_2和SO_2减排做出重要贡献,但固定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民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增长(发展),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内生性增长”理论的形成。该理论的核心是把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性要素,并支持着经济在长期内保持持续增长。这一理论认识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国经济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能否继续将这一增长趋势推进21世纪,关键条件之一是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及其提高速度。“科教兴国”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福全  
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达8年之久,这一轮经济增长很可能持续到本世纪末,这将是美国经济增长史上最长的时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新经济”产生乃至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联邦政府卓有成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成因;政府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公司的跨世纪改革则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坦利·费舍尔  
为纪念中国银行建行九十周年,促进国际金融界进行高层交流与研讨,由中国银行举办的“中银论坛——经济全球化与银行业未来”国际金融高层研讨会3月16日在北京举行。该论坛旨在探讨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的国际银行业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应对新挑战。参加中银论坛的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继上期推出中银论坛专栏,刊登了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在论坛上的演讲后,本期将继续刊登其他专家在此次论坛中对国际银行业发展前景的精辟分析、对经济全球化的独到见解,以飨读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大经济体与人民币小货币之间的矛盾,指出借鉴二战后美元以及上世纪70—80年代前西德马克的历史经验,通过金融账户逆差向外输出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正确途径;文章进而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实体经济实力以及当代不稳定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继续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