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7)
2023(7416)
2022(6143)
2021(5411)
2020(4349)
2019(9931)
2018(9566)
2017(19233)
2016(10110)
2015(11222)
2014(11340)
2013(11375)
2012(10900)
2011(10057)
2010(10599)
2009(10098)
2008(9707)
2007(8933)
2006(8588)
2005(8061)
作者
(29210)
(24663)
(24654)
(23584)
(16022)
(11561)
(11136)
(9465)
(9456)
(9031)
(8688)
(8202)
(8059)
(7941)
(7931)
(7721)
(7313)
(7097)
(7059)
(6730)
(6465)
(6062)
(5960)
(5787)
(5729)
(5644)
(5324)
(5305)
(4941)
(4765)
学科
(67030)
经济(66987)
管理(30076)
(26841)
(20218)
企业(20218)
方法(18673)
地方(18522)
数学(16672)
数学方法(16503)
(14835)
中国(14792)
地方经济(13027)
(12110)
业经(11865)
(10820)
农业(10249)
(9798)
(9780)
环境(9294)
(9271)
贸易(9265)
(8940)
(8404)
金融(8404)
(8257)
(8238)
银行(8233)
(7985)
(7934)
机构
学院(154482)
大学(151755)
(80565)
经济(79010)
研究(58396)
管理(57151)
理学(47700)
理学院(47215)
管理学(46595)
管理学院(46293)
中国(45837)
(36843)
(31305)
科学(30897)
(29209)
财经(27918)
经济学(26105)
中心(25853)
研究所(25806)
(25222)
(25022)
经济学院(23058)
(21399)
(20654)
北京(20350)
财经大学(20219)
(19411)
师范(19295)
(19224)
业大(17648)
基金
项目(90872)
科学(72378)
研究(70048)
基金(66414)
(56293)
国家(55834)
科学基金(47964)
社会(46954)
社会科(44661)
社会科学(44651)
(34664)
基金项目(33154)
教育(30894)
(28297)
资助(28278)
自然(28014)
编号(27879)
自然科(27327)
自然科学(27318)
自然科学基金(26830)
成果(23799)
(22044)
(20552)
重点(20414)
课题(20023)
国家社会(19856)
发展(18928)
(18618)
(18532)
教育部(17997)
期刊
(101791)
经济(101791)
研究(55597)
中国(31978)
(27603)
管理(23718)
(20355)
(19154)
金融(19154)
科学(17931)
经济研究(17712)
学报(17244)
财经(14861)
业经(14248)
技术(14244)
大学(14042)
农业(13511)
学学(13443)
教育(13177)
(13020)
问题(12762)
(10698)
技术经济(9942)
国际(9755)
世界(9261)
统计(8863)
经济问题(8279)
经济管理(7908)
(7744)
现代(7617)
共检索到2568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正模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8%,但二季度为7.6%。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正常;房地产的产值和平均价格略有回落。我国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全国的物价指数被控制在2.3%。这些经济数据都表明,中央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大量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发挥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经济运行回到了较为理性适度的增长区间(6%~9%)。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一、当前经济基本形势判断虽然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上运转良好,但经济前景趋于下行。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一季度的8.1%降到7.6%。经济热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7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1%;2012年6月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7月份CPI涨幅降至1.8%,环比上涨0.1%。PPI同比增速也继续回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坚强  易定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1991-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到6.1%,为近4年的最低水平。这为1997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看到,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力得到增强、总供给水平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再次实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并非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佳选择,实际上重复了长期以来增长依赖、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思路,并没有解决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其结果将会重蹈或放大投资——增长——回落——再投资的周期波动旧辙。中国已处在经济发展的新的拐点。在新的历史平台上,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迫切需要转换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走一条消费主导、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道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宦国苍  
日本过去曾经以年均8—9%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也很快,问题在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因素,其中有许多与体制有关.无论如何,均衡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1.中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我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就目前而言,必须抓住金融、税收、产权三个环节.第一.应该建立更有效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就是中央银行,就得与投资行为完全脱离.中央银行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应该为建立市场作出更多的贡献.此外,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在把股市交易分为A、B两类,A股是指卖给国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祝宝良  闫敏  
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极大提振社会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仍有较大回旋余地,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2013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宏观政策更加注重增长质量与效益适应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十八大后,我国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按照"宏观政策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市场对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调整的关注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在延续去年经济会议提出的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提出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庆哲  
1996年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长速度估计超过1995年的3.5%,可达3.8%。虽然1996年欧盟经济陷入低迷,但在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日本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发达国家1996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3%,比1995年高出0.2个百分点。尽管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略缓,但因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经济复苏,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所推行的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效,预计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由1995年的5.9%上升到6.3%。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逸敏  
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得,它们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全过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关键是确保经济的有效增长必须建立在生产率特别是金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上,切实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松龄  
一、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五年有余,而且新一届政府仍把继续扩大内需作为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方针。这就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是不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规律。如果是的话,扩大国内需求就应该要作为一条长期的政策予以实施;否则,需求管理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