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3)
2023(4050)
2022(3535)
2021(3195)
2020(2638)
2019(6190)
2018(6049)
2017(12010)
2016(6175)
2015(7223)
2014(7079)
2013(7110)
2012(6893)
2011(6317)
2010(6597)
2009(5974)
2008(5925)
2007(5305)
2006(4779)
2005(4605)
作者
(18273)
(15275)
(15166)
(14363)
(9706)
(7272)
(6971)
(5804)
(5650)
(5253)
(5134)
(5133)
(4894)
(4874)
(4751)
(4717)
(4421)
(4398)
(4397)
(4198)
(3724)
(3677)
(3623)
(3456)
(3417)
(3358)
(3307)
(3197)
(3026)
(2996)
学科
(31162)
经济(31136)
(18996)
贸易(18988)
(18489)
(17435)
方法(15005)
管理(14240)
数学(12593)
数学方法(12517)
(12003)
企业(12003)
(8871)
中国(8617)
(7643)
关系(7032)
(6463)
出口(6461)
出口贸易(6461)
业经(6289)
(5862)
金融(5862)
农业(5822)
国际(5650)
地方(5552)
(5330)
劳动(5312)
(5108)
(4960)
(4835)
机构
大学(94440)
学院(94140)
(51724)
经济(51082)
研究(36500)
管理(34661)
理学(29380)
理学院(29109)
管理学(28811)
管理学院(28641)
中国(28102)
(20193)
(19891)
(18485)
科学(17926)
经济学(17163)
研究所(16570)
财经(16364)
经济学院(15670)
中心(15594)
(14975)
(14674)
(14321)
(13437)
(13241)
北京(12738)
财经大学(12178)
业大(12053)
农业(11632)
国际(11358)
基金
项目(58544)
科学(46219)
基金(43940)
研究(43853)
(38173)
国家(37954)
科学基金(31986)
社会(29500)
社会科(28329)
社会科学(28326)
基金项目(21943)
(20460)
教育(19456)
资助(19322)
自然(19087)
自然科(18728)
自然科学(18724)
自然科学基金(18399)
(17640)
编号(17187)
(14060)
成果(13916)
重点(13273)
国家社会(13168)
(13048)
中国(12721)
教育部(12339)
人文(11984)
(11930)
社科(11594)
期刊
(53796)
经济(53796)
研究(31483)
中国(19134)
国际(14850)
(14407)
管理(13729)
(13119)
(12905)
学报(11925)
科学(11119)
经济研究(10782)
(10595)
金融(10595)
大学(9756)
学学(9235)
农业(9191)
问题(8712)
世界(8273)
财经(7893)
业经(7846)
技术(7816)
(7361)
贸易(7361)
教育(7235)
(7054)
国际贸易(6310)
(6073)
商业(5661)
技术经济(5343)
共检索到15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加上较低的汇率和出口退税是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现在的劳动力成本水平比较低,因此即使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世界上还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出口优势,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工资上升的速度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仍然可以控制住;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劳动力成本在出口和贸易顺差中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刚  卢晓雅  
以泰罗 (F .W .Taylor)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创了现代管理学的新时代 ,“管理与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 ,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 ,以提高各行各业以至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我们重读泰罗的思想和理论 ,会找到许多能与我们现有环境的结合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研究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美国的农业在劳动力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产出迅速增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铁苗  
发展科学技术与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黄铁苗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人们一般都是肯定的。但是,对其内在机理,人们尚缺乏深刻认识。笔者积多年之思考,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价值在于能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按照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举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有观点认为,我国传统的出口模式亟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转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扩大内需来说,就是要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以更好的价格和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对于稳定外需来说,就是要提高行业和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这种内需和外需的相互影响、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晓明  
一、引言关键部门分析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而逐步深入的。研究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把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是关键部门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环节和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手段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关键部门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自拉斯姆森(Rasmussen,(1956)],钱纳里和瓦特纳伯(Chenery & Watnabe(1958))指出部门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赫希曼(Hirschman(1958))给出关键部门的定义和标准关联度的关系,关键部门分析的实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其深层次根源是中长期结构性问题,而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发达国家,英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英国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并提升经济活力和韧性。英国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的机遇(一)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断提高。"二战"后,英国工会组织过度膨胀,争取高工资和高福利的罢工运动严重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其深层次根源是中长期结构性问题,而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发达国家,英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英国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并提升经济活力和韧性。英国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的机遇(一)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断提高。"二战"后,英国工会组织过度膨胀,争取高工资和高福利的罢工运动严重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莉云  
文章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汇率、劳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在短期内互为因果关系,但劳动生产率与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两者间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汇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Granger原因,价格贸易条件和劳动生产率是汇率的Granger原因;不可能持续的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扩大我国对外出口的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条件对汇率的冲击为波动型正向。汇率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比较高;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波动由其自身、汇率、价格贸易条件三者解释的能力比旗鼓相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克勤  赵颖岚  徐凤  
本文探讨劳动生产率因素对我国贸易收支的传导效应。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传导效应,然后构建国内外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计量模型,首次构造各省对应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并运用了面板协整、误差修正和门槛模型等实证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显著影响贸易收支;我国总体上符合实际汇率效应,存在劳动力效应,而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实际汇率通过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而非实际有效汇率影响贸易收支。此外还发现,存在经济增长门槛效应,更高的GDP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总体上实际汇率效应显著,中部和西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工资的上升速度不仅远远高于美国工资的上升速度,而且也远远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通常这一变化应该引起中国对美贸易收支顺差的减少,但实际上,这一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反常现象。本文将从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动态变化这一视点,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在促进工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决策者面临着贸易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两个不同的标准,二者往往不可兼得,极易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列出劳动生产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的4个组合,通过4个象限分析,将33个工业行业划分成4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行业应该遵循的发展标准进行了研判和调适。总体目标是要达到行业劳动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技贸相长"的局面,推动行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石灵云  
本文将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省级层面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外部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发现,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均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而且产业内集聚效应高于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3个典型行业看,总体上存在产业内集聚效应,其中专用设备业与纺织业尤为明显;关联产业集聚效应仅存在于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对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是否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在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中得到正面的验证。上述结论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选择提出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新家  
《劳动生产率新论》评介李新家广东省委党校黄铁苗副教授的新著《劳动生产率新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中青年学者论著丛书之一出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