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1)
2023(7763)
2022(6452)
2021(6112)
2020(5124)
2019(10987)
2018(10946)
2017(20077)
2016(10638)
2015(11486)
2014(10887)
2013(10504)
2012(9727)
2011(8724)
2010(8895)
2009(7979)
2008(8058)
2007(7532)
2006(6279)
2005(5671)
作者
(30926)
(25952)
(25600)
(24269)
(16696)
(12525)
(11420)
(9941)
(9615)
(9386)
(8910)
(8834)
(8591)
(8323)
(8031)
(7939)
(7604)
(7582)
(7551)
(7514)
(6347)
(6300)
(6198)
(5948)
(5915)
(5785)
(5755)
(5659)
(5340)
(5222)
学科
(38839)
(37485)
经济(37454)
管理(37267)
(33922)
企业(33922)
技术(20349)
方法(16952)
数学(14095)
数学方法(13832)
技术管理(13343)
中国(10703)
(10275)
(9702)
业经(9557)
(9395)
理论(8303)
(8125)
(7593)
银行(7576)
(7235)
(7051)
财务(7032)
财务管理(7017)
农业(6983)
(6934)
金融(6933)
企业财务(6727)
(6693)
(6313)
机构
学院(147780)
大学(146099)
管理(57675)
(57324)
经济(56038)
研究(50169)
理学(49579)
理学院(49007)
管理学(48074)
管理学院(47766)
中国(37633)
科学(32288)
(31265)
(26383)
(25977)
(25695)
研究所(23410)
业大(23393)
(23368)
中心(23178)
财经(20853)
农业(20455)
北京(19537)
(18980)
技术(18969)
(18547)
(18532)
(18185)
师范(17967)
经济学(17115)
基金
项目(101883)
科学(81057)
基金(73359)
研究(73000)
(65570)
国家(65044)
科学基金(56115)
社会(46267)
社会科(44058)
社会科学(44048)
(41760)
基金项目(38749)
自然(37087)
自然科(36290)
自然科学(36279)
自然科学基金(35679)
(34662)
教育(33844)
资助(28852)
(27976)
编号(27765)
创新(25121)
重点(23238)
(21912)
成果(21890)
(21696)
(20642)
课题(20225)
国家社会(19615)
计划(19470)
期刊
(61861)
经济(61861)
研究(41608)
中国(35548)
学报(25005)
管理(24772)
科学(23825)
(22774)
(21520)
教育(19613)
大学(18638)
学学(17635)
技术(16991)
农业(15895)
(12948)
金融(12948)
科技(11690)
财经(10332)
经济研究(10201)
技术经济(9920)
(9835)
业经(9831)
(8988)
(7858)
论坛(7858)
(7510)
(7282)
问题(7226)
图书(6967)
业大(6648)
共检索到222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金政  陈宝峰  王小红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调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影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技术体系、服务模式、经济利益、观念转变和政府行为等5类影响因子,并测算了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解析了各因子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和应对这些因子影响的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汲文峰  黄海东  黄小毛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实施和推广应用的经验,对促进中国南方一年两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中国南方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明  赵旭强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在我国,其应用和推广工作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基于山西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纯收入、保护性耕作试点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变量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正向影响,而年均劳动时间变量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光乔  张宗毅  
本文基于山西、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份调研样本的基础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项技术农户采纳情况分别构建logit模型,定量分析农户采纳这两项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两项技术的采纳倾向都受到政府的强制或补贴措施、粮食商品化程度、户主身体健康状况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此外,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还受到秸秆是否有经济用途、农户劳均土地块数两个因素的负向影响;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纳还受到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农户对免耕播种技术的评价三个因素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明  赵旭强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在我国,其应用和推广工作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基于山西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纯收入、保护性耕作试点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变量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正向影响,而年均劳动时间变量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焕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钊达  余志刚  宫熙  
[目的]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少免耕技术为例,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614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结果]少免耕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带来的“选择偏差”后,通过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进一步证实了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少免耕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作物产量进而增加农户收入,产量效应发挥了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转移效应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在新生代农户和规模户中表现更为显著;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认知特征是农户采用少免耕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为发挥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发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降低技术实施成本,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是泛指为了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而采取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土壤少耕免耕技术、农田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技术,其技术原理是达到农田"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以及"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的耕层土壤状态,保持可持续的土地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方向以及不同区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淇韬  郭翔宇  刘二阳  
为破解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困局,本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的733份农户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感知价值是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结果,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感知利益和风险由多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感知利益和风险对总体感知利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技术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情境风险;感知利益、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与技术采用意愿和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二者的影响,但感知风险对感知行为的影响>感知利益对其的影响。鉴于此,从提升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利益感知和降低风险感知的角度提出建议,引导东北黑土区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玉珍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不但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方面对改良土壤、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沙尘暴的发生(秋整地改为春整地裸露时间由原来的180天下降为3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运用Agent建模方法,设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通过农户选择人工秸秆焚烧还田作业(传统耕作技术)与自购农机或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政府补贴、管制(惩罚)、农技推广(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影响。发现以影响耕作成本的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的补贴和惩罚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农户秸秆焚烧行为,但提高补贴比惩罚对诱导主动积极型农户采纳效果更为明显;三种政策相比,对环境认知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通过成功的信息诱导措施来刺激农户偏好对采纳决策影响具有最佳效果;从政策影响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方式而言,提高政策刺激强度会促使农户倾向选择购买服务来实施保护性耕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金杰  穆月英  赵旭强  
基于369户随机分层抽样调研数据,通过联立方程处理内生性问题,分析该补贴与农户采用技术行为之间相关关系和补贴目标的定位。提出技术采用是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目标的前提。研究发现,技术采用的补贴边际效应是0.17,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补贴边际效应以更大幅度增加,说明补贴是一个有力的政策工具。应从纳入到环保补贴、补贴持续化、农机具研发和培训等方面提高技术采用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红梅  刘文明  姜会明  
本文通过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各群体的内部性差异。调查数据表明:85.29%的农户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持肯定态度,技术有效性、技术应用成本和推广渠道直接影响农户技术采纳意愿;实证结果显示:非农收入比重、预期收益、土地转入年限、邻里示范作用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不同群体农户技术采纳意愿及对各影响因素的反应差异明显,据此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