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9)
- 2023(8696)
- 2022(6978)
- 2021(6813)
- 2020(5474)
- 2019(12222)
- 2018(12470)
- 2017(22912)
- 2016(12970)
- 2015(14617)
- 2014(14681)
- 2013(14153)
- 2012(13514)
- 2011(12169)
- 2010(12626)
- 2009(11518)
- 2008(11331)
- 2007(10505)
- 2006(9431)
- 2005(8510)
- 学科
- 济(49508)
- 经济(49431)
- 农(46329)
- 业(38350)
- 农业(30765)
- 管理(29754)
- 企(17728)
- 企业(17728)
- 业经(16007)
- 中国(14966)
- 地方(14447)
- 方法(13712)
- 制(13614)
- 数学(11718)
- 数学方法(11602)
- 财(11443)
- 体(11137)
- 学(10852)
- 农业经济(10623)
- 发(10399)
- 土地(9939)
- 村(9346)
- 农村(9332)
- 教育(8181)
- 理论(8124)
- 发展(8121)
- 展(8106)
- 策(8046)
- 环境(7973)
- 银(7810)
- 机构
- 学院(175784)
- 大学(168610)
- 济(66251)
- 经济(64496)
- 管理(63055)
- 研究(62334)
- 农(53794)
- 理学(52776)
- 理学院(52168)
- 管理学(51121)
- 管理学院(50838)
- 中国(50149)
- 农业(41019)
- 科学(39051)
- 京(37475)
- 业大(34884)
- 所(32018)
- 中心(31024)
- 江(30938)
- 财(30212)
- 研究所(28558)
- 省(25750)
- 农业大学(25509)
- 范(24868)
- 师范(24584)
- 州(24009)
- 北京(23249)
- 财经(22262)
- 院(22162)
- 技术(21413)
- 基金
- 项目(114829)
- 研究(89271)
- 科学(87737)
- 基金(78064)
- 家(68003)
- 国家(67223)
- 科学基金(56181)
- 社会(53284)
- 社会科(49649)
- 社会科学(49631)
- 省(48376)
- 基金项目(41765)
- 编号(40722)
- 教育(40658)
- 划(38717)
- 自然(34559)
- 自然科(33518)
- 自然科学(33505)
- 成果(33210)
- 自然科学基金(32885)
- 资助(30599)
- 农(30573)
- 课题(28347)
- 发(26096)
- 重点(25735)
- 部(24981)
- 年(23426)
- 创(23252)
- 性(23040)
- 制(22510)
共检索到28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束伟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农民利益 流转 股份合作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其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违背中央精神和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即农民没有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职能错位,暗箱操作,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租期过长;等等。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稳定的大事,当务之急是遵循“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确定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流转期限,以促进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启臻 王念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近期,我们对北京、河北、河南一些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集体工矿用地、原集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若峰
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集体所有的部分农地转移为非农利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农地非农占用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必须处理好土地产权转让中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失地和无地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这是目前学界和农民特别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非农转移 利益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而其在国家立法层面尚未得到明确支持及合理规制;广东省率先以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形式认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地位,普遍认为这是在尊重历史与承认现实基础上的一项制度创新,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差异;文章基于对广东立法的认识,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印证,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调整动因、现实基础、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可完善创新的空间。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立法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芳 龙国举 范华 周梦璐
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在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均衡分享亦即调节金如何设定是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核心。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揭示了七个试点地区调节金设定特点和存在问题。运用区域一级土地开发运营的理论和实践,探析了调节金量化机理,论证推演了可用于指导增值利益分配实践的量化模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调节金取决于入市地块所在区域一级土地开发出地率、土地征收成本与开发成本比值大小,商办和工业用途取值区间分别为[47%,63%]和[25%,33%];调节金比例需充分考虑入市地块所在区域的设施完备度及集体对设施投入程度,进行土地级别、规划区内外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并配以调节金修正体系;以总收益为基础设定调节金比例更能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调节金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束伟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晔 胡炜 刘剑
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走进市场,对当今中国意义重大。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如此,于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如此。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中央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运作,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手段。此前,作为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容之一,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早有实践,而芜湖则是国土资源部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试点。田凤山部长指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国土资源工作的深层次问题之一,要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上,保证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给全国提供经验。李元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双喜 徐玲
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合肥市与芜湖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指出农民工内部差异较大,对社会保障需求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两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分步实施、分类保障,逐步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纳入同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分类保障"指出部分农民工现在可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另部分农民工不应该办理养老保险但应有大病与工伤保险,部分农民工暂时可以不要任何保障。"分步实施"指出中央政府首先实施分类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缴费率的社会统筹,并最终将全部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社
关键词:
合肥市 芜湖市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永湘 杨明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耀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机制,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入规范化轨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