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427)
2022(8019)
2021(7610)
2020(6282)
2019(14473)
2018(14325)
2017(27614)
2016(15542)
2015(17569)
2014(17865)
2013(17733)
2012(16877)
2011(15400)
2010(15559)
2009(14795)
2008(14838)
2007(13914)
2006(12202)
2005(10890)
作者
(46917)
(40195)
(39849)
(37930)
(25009)
(19269)
(18048)
(15874)
(14918)
(14164)
(13578)
(13285)
(12711)
(12560)
(12516)
(12490)
(12308)
(11638)
(11553)
(11362)
(10203)
(9870)
(9796)
(9132)
(9131)
(9094)
(9065)
(8886)
(8303)
(8303)
学科
(66599)
经济(66546)
(47046)
(46174)
管理(35371)
农业(31069)
方法(27124)
(24851)
企业(24851)
数学(24154)
数学方法(23944)
业经(18257)
中国(16853)
地方(14525)
(14369)
(14121)
(13597)
(13432)
贸易(13429)
(13083)
(11193)
农业经济(10637)
(9852)
银行(9824)
环境(9739)
土地(9524)
(9380)
(9366)
(9211)
(9201)
机构
学院(229266)
大学(223085)
(92352)
经济(90278)
管理(83093)
研究(80411)
理学(71216)
理学院(70397)
管理学(69151)
管理学院(68754)
(65410)
中国(61798)
科学(52249)
农业(50561)
(47491)
业大(44238)
(43235)
(39551)
研究所(39334)
中心(38582)
(36618)
财经(31182)
农业大学(31157)
(30587)
师范(30289)
北京(29616)
(28622)
(28263)
(28232)
(27615)
基金
项目(150596)
科学(115463)
研究(110773)
基金(105153)
(92685)
国家(91775)
科学基金(75801)
社会(67676)
社会科(63503)
社会科学(63479)
(61906)
基金项目(56265)
(50946)
教育(49675)
自然(48039)
编号(47994)
自然科(46692)
自然科学(46677)
自然科学基金(45807)
资助(42120)
成果(38712)
(35886)
(34981)
重点(34213)
(33188)
课题(32671)
(30877)
创新(28848)
科研(28756)
(28591)
期刊
(109068)
经济(109068)
(68633)
研究(61841)
中国(47321)
农业(46272)
学报(41983)
科学(36798)
大学(31244)
学学(29851)
(29635)
业经(24657)
管理(23404)
(23156)
金融(23156)
教育(22912)
(22627)
技术(18804)
问题(16269)
(14890)
经济研究(14711)
财经(14616)
农村(14453)
(14453)
农业经济(14340)
(12506)
世界(12484)
业大(12306)
资源(12166)
经济问题(11691)
共检索到342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立英  冯志红  李晓丽  王久兴  张慎好  宋士清  
以保护地专用旱黄瓜8个品种(系)作为试材,在保护地弱光条件下对旱黄瓜的18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产量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瓜长、前期产量、叶面积、节间长与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茎粗与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节位与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二十节内的雌花数、节间长与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节位与前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二十节内雌花数对前期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0.8617,其次为单瓜重;单瓜重对总产量正相关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瓜长、二十节内雌花数。这为保护地专用早熟、优质、丰产旱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赫新洲  
对 5 6个冬瓜品种的 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瓜长、瓜肉致密性、横径、单瓜重与总产量有密切关系 ,瓜肉致密性是构成冬瓜单瓜重和总产量的主要性状 ,瓜长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瓜长、瓜肉致密性与单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中腔与单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瑞环  刘殿林  哈玉洁  陈德富  夏立新  
通过对黄瓜杂种一代苗期及成株33个性状的性状值、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黄瓜丰产及早熟两个性状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瓜条数、单瓜重、主枝瓜重量、主枝单瓜重、主枝瓜条数、侧枝瓜条数、侧枝单瓜重、侧枝瓜重量、茎粗和生育天数等性状是决定总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无论在性状值、超亲还是超中优势中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前期产量主要决定于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及主侧枝瓜条数和瓜重、株高、叶面积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在性状值、超亲和超中优势中都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两个性状是决定黄瓜早熟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雷  李莉  杨莉  陈江玉  刘志欣  
为了研究影响草莓单株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利用178份草莓杂交后代材料,对平均单株产量和其他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果数/株、平均果重/株和最大果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以增加平均果数/株对提高株产的最大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菊卉  石桃雄  黄凯丰  陈庆富  
为给荞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将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栽培于植物生长室内设计随机试验,研究其总分枝数、株高、单株产量、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花直径、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变异度,达到了87.1%;株高与分枝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千粒重和种子长度、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结实率、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和总分枝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且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效应最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茂林  苟才明  杨荣志  吴全一  蒲雪莉  贺玉兰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泽春  王泽清  李兆光  和琼姬  汤王外  杨丽云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13个金铁锁品系的小区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根茎重>叶面积>株高>一级分枝数>根粗>根长;相关分析表明,6个相关性状对小区产量影响的顺序根茎重>根长>根粗>叶面积>株高>一级分枝数;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做了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偏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排序为:根茎重>株高>根长>一级分枝数>叶面积>根粗。通径分析的间接效应还表明,根长和根茎重是提高小区产量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桂敏  龙洪进  钟秋月  杜磊  张芮豪  钟利  
对50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9个性状中仅首花节位和株高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而果肉厚、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心室数、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6个性状是决定朝天椒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果肉厚、单株果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株幅对朝天椒单株产量有直接正向效应,单果重对朝天椒单株产量主要是间接影响。因此在朝天椒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多注意这些性状,着重提高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朝天椒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和凤美  朱芮  朱永平  覃鹏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晓军  吴杨焕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滴灌条件下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进的34个鲜食甜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组合)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4.35%~70.44%,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鲜穗产量和叶片数与鲜穗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423 1**、r:0.339 3*);通径分析表明,对鲜穗产量作用最大的性状是穗长(P:0.599 3),其次分别为穗行数(r:0.226 6、P:0.411 1)、穗位(r:0.118 1、P:0.240 7)和叶片数(r=0.339 3、P:0.240 6)。因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海天  王丽萍  吕梅媛  杨峰  唐永生  丁明亮  王勤方  胡朝芹  杨新  王玉宝  何玉华  
【目的】确定早熟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鲜食产量性状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及其决定系数,为鲜食蚕豆品种选育过程中相关优良性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份早熟鲜食蚕豆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与2个鲜食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单株粒数、实荚数、成荚节数、鲜籽粒百粒重、鲜荚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8.57%、19.56%、18.56%、17.51%、17.39%,其可选择性较强,可通过育种、栽培等方式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2个产量因素中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鲜豆米产量>鲜荚产量。相关性及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数、成荚节数、实荚数、单株粒数与鲜荚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米率与鲜豆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荚产量、鲜豆米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数、实荚数对鲜荚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向,且相关系数为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选育时,应结合各因素直接、间接作用的重要性,着重2因素的选择;出米率是影响鲜豆米产量的直接因素。【结论】在云南地区早熟鲜食蚕豆的选育过程中,鲜荚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应以其为主要育种目标,并以有效枝数、实荚数为主要参考性状,协同成荚节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以鲜豆米产量为育种目标时,应在鲜荚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中,以出米率为主要性状进行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乾蓉  吴卫  杨文婷  
本文对来自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四川和广东等地的共26份紫苏属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千粒重、叶片数、穗粒数、总穗数、叶干重、一级分支数、株高、茎干重、叶鲜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总穗数(x7)、穗粒数(x8)和千粒重(x9)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6.8880+0.1056x7+0.0734x8+22.8816x9(r=0.9942**)。通径分析也表明,千粒重(x9)、总穗数(x7)和穗粒数(x8)是影响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油用型紫苏属植物的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选育大粒、穗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青君  张海英  王永健  李婉钰  张峰  毛爱军  程继鸿  陈明远  
【目的】秋冬茬和冬春茬是目前中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两种重要茬口,对两茬黄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为温室黄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欧洲8号×秋棚自交系的113份黄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并利用该群体已经构建的包含182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对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58个QTLs,其中与单株平均产量相关的QTL1个,定位于LG4连锁群上;控制黄瓜日增重量的QTL位点6个,分别位于LG2、LG3、LG6连锁群上;控制平均单瓜重的QTL位点5个,分别位于LG1和LG5连锁群上;控制坐瓜数的QTLs2个,位于LG2和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德华  吕淑珍  沈文云  霍振荣  李淑菊  张庆栋  
对黄瓜8个亲本及其16个杂交组合的总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产量与总采瓜数、单瓜日增克数、单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枯萎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霜霉病、白粉病病指呈正相关。瓜长、瓜粗、瓜把长等性状与总产量之间相关系数较小,可单独进行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久  丁鲲  卢义宣  辜琼瑶  刘晓利  张竹仙  宋建荣  李华惠  
对32份不同籼粳类型品种在云南省弥勒县籼粳交错区进行产量与11个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穗实粒数,遗传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r=0.52**,P=1.34625,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结实率(r=0.45**)和千粒重(r=0.34*,P=0.80317)。性状之间谷粒长宽比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r=-0.38*),即谷粒长宽比越大,结实率越低。各性状对产量的作用通径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株高,且这4个因子对单株产量的相对贡献率达到84.998%。因此,选择大穗大粒的品种是提高云南籼粳交错稻作区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兼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