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8)
- 2023(12699)
- 2022(11137)
- 2021(10601)
- 2020(8831)
- 2019(20426)
- 2018(20355)
- 2017(39209)
- 2016(21323)
- 2015(24303)
- 2014(24450)
- 2013(24285)
- 2012(22161)
- 2011(20291)
- 2010(20287)
- 2009(18840)
- 2008(18192)
- 2007(16134)
- 2006(14436)
- 2005(12563)
- 学科
- 济(87582)
- 经济(87458)
- 业(64907)
- 管理(59866)
- 农(47986)
- 企(43640)
- 企业(43640)
- 方法(36470)
- 农业(31962)
- 数学(31584)
- 数学方法(31226)
- 业经(22824)
- 中国(22129)
- 地方(19716)
- 学(19401)
- 财(19184)
- 制(17938)
- 贸(14926)
- 贸易(14916)
- 易(14514)
- 环境(14478)
- 和(13929)
- 技术(13689)
- 发(13499)
- 理论(13193)
- 体(12725)
- 银(12582)
- 银行(12546)
- 策(12464)
- 行(11995)
- 机构
- 学院(307085)
- 大学(306550)
- 管理(124809)
- 济(121403)
- 经济(118690)
- 理学(108545)
- 理学院(107394)
- 管理学(105631)
- 管理学院(105080)
- 研究(103309)
- 中国(77858)
- 农(68138)
- 科学(65970)
- 京(65354)
- 业大(53250)
- 财(52421)
- 农业(52200)
- 所(52189)
- 中心(47993)
- 研究所(47699)
- 江(44647)
- 财经(42098)
- 北京(41041)
- 范(40876)
- 师范(40560)
- 经(38386)
- 院(36791)
- 州(36458)
- 经济管理(34428)
- 经济学(34310)
- 基金
- 项目(214465)
- 科学(167558)
- 研究(157849)
- 基金(154888)
- 家(135207)
- 国家(134029)
- 科学基金(114452)
- 社会(98303)
- 社会科(92675)
- 社会科学(92651)
- 省(83728)
- 基金项目(83469)
- 自然(74600)
- 自然科(72603)
- 自然科学(72587)
- 自然科学基金(71274)
- 划(69944)
- 教育(69693)
- 编号(66537)
- 资助(62614)
- 成果(53269)
- 重点(47264)
- 部(47105)
- 发(46177)
- 创(43855)
- 课题(43735)
- 创新(40863)
- 科研(40511)
- 国家社会(40009)
- 教育部(39537)
- 期刊
- 济(137693)
- 经济(137693)
- 研究(86660)
- 农(69068)
- 中国(60203)
- 学报(51281)
- 科学(47447)
- 农业(46981)
- 管理(40567)
- 大学(38665)
- 财(36512)
- 学学(36384)
- 教育(30753)
- 业经(27698)
- 融(27188)
- 金融(27188)
- 技术(24604)
- 业(22324)
- 问题(19505)
- 财经(19363)
- 经济研究(18391)
- 图书(18246)
- 资源(17172)
- 经(16313)
- 版(16218)
- 科技(15510)
- 理论(15318)
- 技术经济(14569)
- 农业经济(14563)
- 农村(14437)
共检索到447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伟 赵正 刘梦婕 温亚利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依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性是有影响的,因此识别保护区周边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有助于保护区定位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帮助农户从传统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本文利用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1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594份有效农户问卷,通过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判断保护区周边农户是否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高,其中收入来源中依赖自然资源的比例为28%,食物来源中消耗自然资源的比例占42%,能源消费中自然资源的比例占27%。(2)保护区管理对农户在收入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对降低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干扰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4月和8月2次调研数据,建立TobiT模型、LogiT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模型估计了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收入性依赖度,运用LogiT模型对社区居民的非收入性依赖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是商业性非木质森林资源采集的重要替代生计策略;资源越丰裕,农户对资源的收入性依赖就越高;海拔高度对农户收入性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家庭经济条件对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影响并不明显,但家庭债务承担对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农户非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的稳定性和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杨丽菲
随着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村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关系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总结与借鉴资源经济计量及评估的相关理论,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度"评估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最后本文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保护区周边5个行政镇(乡)24个行政村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定量得出佛坪保护区周边社区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度为56.9%。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大熊猫自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伟 任艳梅 冯冀 温亚利
本研究建立了生计资本和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估指标,利用湖北省四个保护区抽样调查的128份农户问卷,评估了不同生计资本下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得出: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28%,农户食物依赖自然资源利用的比例为42%,农户能源支出中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部分占27%。人力资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低和身体状况较差的家庭,食物依赖度和收入依赖度越高;社会资本各变量对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没有显著影响;自然资本中,农田面积大小同农户的食物依赖度和收入依赖度呈正比;林地面积大小同农户的能源依赖度呈正比;物质资本中,房屋面积较大的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低,家禽家畜越多的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越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适应性 保护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静 任艳梅 温亚利
随着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消费山野菜等野生特色旅游食品。文章以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和农家乐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方法,选取秦岭保护区群周边6个行政镇(乡)15个行政村样本进行分析。首先,对农户和农家乐上山采集山野菜卖给游客的数量、收入和采集地林地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比较了采集户和非采集户的社会与人口特征、收入与旅游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其次,采用Tobit模型,对农户山野菜收入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数、本村经营农家乐的数量、是否临近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的参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郝春旭 时鉴
基于陕西长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124退耕户实地调研有效问卷,探讨了该区退耕户退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退耕户参与退耕意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愿意后续退耕的比例略高于不愿意继续退耕的比例,其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退耕意愿高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在影响农户后续退耕意愿的诸因素中,退耕补贴所占收入比重、经济林的预期经济收益、后续技术指导以及农户的环保意识对退耕农户后续退耕意愿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巩固前期退耕成果提供借鉴和启示,为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2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3承受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护区 农户 满意度 保护态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护区 农户 满意度 保护态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效用 薪柴 影响因素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提出加大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社区共管工作及开展环境宣教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陕西两省保护区为例
生态旅游能否激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基于二重理性的视角
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基于浙江和陕西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然保护区给予周边社区了什么?——基于1998~2014年陕西、四川和甘肃三省农户调查数据
中国自然保护区给予周边社区了什么?——基于19982014年陕西、四川和甘肃三省农户调查数据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轿子山保护区社区为例
广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民生问题初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