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2)
- 2023(12057)
- 2022(10233)
- 2021(9755)
- 2020(8273)
- 2019(19235)
- 2018(19136)
- 2017(37314)
- 2016(20150)
- 2015(22826)
- 2014(22724)
- 2013(22506)
- 2012(20622)
- 2011(18554)
- 2010(18422)
- 2009(17171)
- 2008(16955)
- 2007(15371)
- 2006(13056)
- 2005(11365)
- 学科
- 济(87320)
- 经济(87230)
- 业(63240)
- 管理(54476)
- 农(47362)
- 企(42509)
- 企业(42509)
- 方法(41419)
- 数学(37378)
- 数学方法(36943)
- 农业(31187)
- 财(22256)
- 业经(21533)
- 中国(20181)
- 学(16312)
- 制(16160)
- 地方(16094)
- 贸(15368)
- 贸易(15365)
- 易(14985)
- 务(14309)
- 财务(14265)
- 财务管理(14230)
- 企业财务(13550)
- 环境(12576)
- 技术(12456)
- 银(12178)
- 银行(12150)
- 发(11939)
- 和(11858)
- 机构
- 学院(289266)
- 大学(284611)
- 济(121162)
- 经济(118811)
- 管理(113643)
- 理学(99033)
- 理学院(98082)
- 管理学(96387)
- 管理学院(95871)
- 研究(90346)
- 中国(70445)
- 农(65191)
- 京(57674)
- 科学(56108)
- 财(53066)
- 农业(50305)
- 业大(48979)
- 所(45218)
- 中心(44591)
- 财经(43020)
- 江(42885)
- 研究所(41110)
- 经(39231)
- 经济学(37032)
- 范(35738)
- 师范(35375)
- 北京(35140)
- 经济学院(33678)
- 州(33444)
- 经济管理(33267)
- 基金
- 项目(196450)
- 科学(154553)
- 研究(143679)
- 基金(143046)
- 家(123764)
- 国家(122661)
- 科学基金(105888)
- 社会(91970)
- 社会科(86814)
- 社会科学(86786)
- 省(78441)
- 基金项目(76422)
- 自然(68393)
- 自然科(66714)
- 自然科学(66694)
- 教育(65798)
- 自然科学基金(65502)
- 划(64223)
- 编号(59489)
- 资助(57981)
- 成果(46705)
- 部(44109)
- 重点(43519)
- 发(42441)
- 创(40939)
- 课题(39304)
- 创新(38257)
- 科研(38197)
- 国家社会(37898)
- 教育部(37649)
- 期刊
- 济(132270)
- 经济(132270)
- 研究(76319)
- 农(66620)
- 中国(51501)
- 学报(45797)
- 农业(45089)
- 财(42091)
- 科学(41807)
- 管理(36060)
- 大学(35651)
- 学学(34140)
- 业经(27791)
- 融(27186)
- 金融(27186)
- 技术(25615)
- 教育(24883)
- 业(21905)
- 财经(21274)
- 问题(19287)
- 经济研究(18891)
- 经(18158)
- 版(16276)
- 技术经济(14942)
- 农村(14516)
- 村(14516)
- 统计(14259)
- 世界(14223)
- 农业经济(14165)
- 经济问题(13607)
共检索到410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桂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农民增收缓慢和农民弱势地位的资本成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要素没有给我国农民带来很好的资本收益。因此,要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劳动报酬;改革农村金融,激活民间资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健全农村土地市场;扩大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激活一切要素的潜能,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关键词:
资本文明 农村资本发展现状 农民增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军 龙娟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农业人口生活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增加,却也在另外一方面使征地加剧,造成严重的失地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征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使必要性征地顺利进行而又不损害农民权益。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征地现状和政府征地行为,可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公共选择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达
我国体制政策影响了农民权益的保障。现实表现:承包土地产权残缺、农业税制不公平、各种收费负担沉重、公共物品供给短缺、城市生产流通对“三农”的侵犯及户籍制度对城乡分割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因而,须有改革农地产权制度、改农业税为增值税、改革收费与公共物品供给等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
关键词:
权益 体制 产权 农业税 公共物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
产权 所有制 生产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胜利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力价值 农民工 工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民权益缺失 原因 保护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必良教授主编的《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于2013年1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09JZD0022)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19章,共计94万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亚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综合考虑 ,既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 ,又要保障农民眼前的生活需要 ,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 ,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劳有所业、失地有补、增收有门”。本文就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农民权益 保护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爱叶 侯作前
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成因复杂,必须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不能仅仅从制度层面上思考问题。树立平等保护、法治保护、民主保护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保护的基本理念,至关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参与式管理也叫做社区林业。参与式管理或社区林业是一种民主思想 ,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取向一致。对于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平衡问题 ,建立惠及包括妇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全面小康社会 ,让其参与决策、社会变革进程 ,分享发展成果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参与式管理也可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安排的必要的补充。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参与式管理在保障农民权益 ,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关键词:
林业经济 经营管理 制度 农民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云 左停 李鹤
本课题组针对《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的实施情况在全国6个省12个县24个乡60个村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农民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农民的权利意识弱,对与权益相关法律的知晓程度不高,28.4%的农民认为权益受损,受损权益排在前五位的是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土地权益、知情权、农民负担和基层政府对农民反映问题的态度。此外,贫富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会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权益状况出现差异。
关键词:
农民权益保护 《农业法》 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党和政府、农民组织和农民构成了农民权益保护的不同层次的主体;由于党和政府制度供给上的缺陷、农民组织的不健全、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上的欠缺,造成了农民权益保护的主体困境;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必须提升党和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健全农民组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主体 农民权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国 黄文义
西方产权理论对产权概念范畴的界定并不完整,仅仅将其界定为法权上的权利束,忽视了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背后的权力对等关系。这一不清楚的产权概念界定随西方产权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被用于中国国企改革,使得改革中所谓的"产权清晰"成了一个"不清晰"的"清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将产权混同为所有权,把所有权定义为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产权定义为包括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一组权力束权利,二者都是权利束,且没有了差别。这样,建立在混乱的产权范畴基础上的所谓"产权清晰"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项楠
“数字零工”以其“去雇佣化”、灵活自由等突出特征,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型就业形态。作为资本数字化增殖逻辑的产物,“数字零工”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背景下,是资本摆脱工作日约束的增殖新路径。资本借助数字技术的强渗透性,模糊了工作日产休界限,依靠算法逻辑突破工作日生理及道德极限,通过“去雇佣化”使工作日隐形化,消弭资本逻辑下的“数字零工”工作日约束。基于此,在“数字零工”人数众多的中国,应通过加快完善零工权益保障、加强平台教育与政府监管职能,创新完善零工维权渠道,引导资本在中国的良性规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强 陈利根
本文通过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不同流转模式对宅基地的归属(权)和宅基地流转的收益分配问题(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宅基地的归属应以保权保利模式中的主、客体为准,同时参照保权分利模式进行收益分配:即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分别以税收和地租的形式获得利益,但必须保证农民为最大收益者。依此,还针对各方所得利益的支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权益 宅基地流转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