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0)
- 2023(7025)
- 2022(5994)
- 2021(5327)
- 2020(4567)
- 2019(10068)
- 2018(9950)
- 2017(18407)
- 2016(10596)
- 2015(11868)
- 2014(11772)
- 2013(11498)
- 2012(10580)
- 2011(9461)
- 2010(9569)
- 2009(8869)
- 2008(8937)
- 2007(8068)
- 2006(7133)
- 2005(6517)
- 学科
- 济(35362)
- 经济(35289)
- 管理(34931)
- 业(30858)
- 企(26246)
- 企业(26246)
- 方法(14962)
- 财(13699)
- 数学(12914)
- 数学方法(12779)
- 制(12757)
- 农(10536)
- 学(10207)
- 业经(9282)
- 中国(9220)
- 体(8973)
- 务(8510)
- 财务(8492)
- 财务管理(8471)
- 企业财务(8090)
- 体制(7449)
- 环境(7328)
- 划(6986)
- 银(6976)
- 银行(6932)
- 农业(6656)
- 行(6563)
- 税(6432)
- 技术(6402)
- 贸(6352)
- 机构
- 大学(153368)
- 学院(151931)
- 济(58272)
- 经济(57029)
- 研究(54468)
- 管理(53916)
- 理学(46572)
- 理学院(45976)
- 管理学(45115)
- 管理学院(44840)
- 中国(39960)
- 科学(36214)
- 农(34374)
- 京(31992)
- 财(30512)
- 所(29177)
- 业大(27728)
- 农业(27219)
- 研究所(26603)
- 江(24736)
- 中心(24272)
- 财经(23355)
- 经(21146)
- 院(19840)
- 省(19660)
- 北京(19412)
- 范(18465)
- 师范(18075)
- 州(18057)
- 经济学(18024)
- 基金
- 项目(105642)
- 科学(82548)
- 基金(77412)
- 研究(71674)
- 家(70060)
- 国家(69505)
- 科学基金(58440)
- 社会(45508)
- 社会科(43148)
- 社会科学(43138)
- 省(42375)
- 基金项目(41140)
- 自然(39568)
- 自然科(38631)
- 自然科学(38617)
- 自然科学基金(37984)
- 划(36172)
- 教育(33271)
- 资助(30887)
- 编号(26768)
- 重点(24768)
- 制(23809)
- 部(23227)
- 成果(22631)
- 创(22433)
- 发(22200)
- 计划(21729)
- 创新(21183)
- 科研(21160)
- 业(20045)
共检索到228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西超 王文锋 李昕 宁黔冀
为研究保幼激素拮抗物KK-42促生长的分子机制,实验克隆出甲基法呢酯(MF)合成的关键酶——3-羟-3-甲基-戊二酰还原酶A(HMGR)部分mRNA序列,并研究该基因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同组织中HMGR mRNA水平定量分析采用real-timePCR,血淋巴中MF滴度测定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HMGR mRNA水平在大颚器官(MO)最高,其次是眼柄,肌肉和肝胰腺水平最低。在实验观察期间,眼柄与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西超 王雪参 李昕 吕黎 宁黔冀
保幼激素拮抗物KK-42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schmitti)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已在大塘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给今后科学合理地使用KK-42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直接调节甲壳动物生长的重要激素甲基法呢酯(MF)合成的关键酶——法呢酸O-甲基转移酶(FAMeT)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同组织中FAMeT mRNA水平定量分析采用real-timePCR,血淋巴中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昕 夏西超 宁黔冀
为探讨咪唑类物质KK-42可能的作用机制,首次克隆了热激蛋白90(HSP90)部分mRNA序列,研究了HSP90以及HSP70基因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结果显示,HSP90和HSP70在凡纳滨对虾大颚器官、眼柄、肌肉和肝胰腺都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实验期间,肝胰腺中两种HSPmRNA水平虽有一定波动,但含量相对较低;KK-42处理可显著诱导肝胰腺HSP的表达,在处理后第1、2、3天,HSP70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西超 王文锋 杨洪 宁黔冀
为探讨咪唑类物质KK-42促进凡纳滨对虾(Litopenaeaus vannamei)生长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克隆出与蜕皮和生长相关的CYP4V18基因的全序列,研究了该基因的时空表达,并结合测定血淋巴20-羟基蜕皮甾酮(20E)滴度。将体长3.5~5.0 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 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CYP4V18 mRNA水平定量分析采用real-time PCR,血淋巴中20E滴度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CYP4V18开放阅读框为1 545 bp,编码515个氨基酸,包含C...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高峰 梁艳 成君军 张士璀 黄倢
虾造血激素(astakine,AST)是节肢动物中具有促进造血组织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一种细胞因子。在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发现,WSSV的一个可能受体蛋白与AST存在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了解WSSV感染与对虾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造血激素基因(lvast)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HM594944),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lvast全长共1846bp,含有1个37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4个氨基酸,估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翠鸾 冀培丰 孔鹏 王志勇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在调节无脊椎动物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能量平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特异引物,以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cDNA为模版,克隆得到了1071bp的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将它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BL21(DE3)菌株,经诱导后表达出GST-AK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经检测该抗原与抗体识别良好。利用得到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AK在蛋白质水平上的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精氨酸激酶在对虾的肌肉、心脏、神经、血细胞和胃组织中具有高的表达量,而在眼柄、肝胰腺、鳃和皮肤...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曼文 张晓军 袁剑波 张小溪 杨铭 李富花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ILP1全长基因,m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vILP1蛋白预计分子量为20.81 kDa,理论等电点为9.45,不稳定系数为96.20,具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推导其为碱性、不稳定的分泌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胰岛素超家族保守的IlGF结构域,由N端信号肽、B链、C肽和A链组成,同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2个断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发现,LvILP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ILP7亲缘关系最近,与甲壳动物ILP1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无脊椎动物ILP7、脊椎动物松弛素(Relaxin)、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聚在一起。无脊椎动物ILP7类与外群海葵(Actinia tenebrosa) ILP的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这类ILP可能与胰岛素超家族的祖先较为相似。转录因子预测发现,LvILP1可能的转录因子为叉头框蛋白O3 (FoxO3)、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等;蛋白互作分析发现,LvILP1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神经信号分子(VGLUT1、SYT 1_3)、糖蛋白激素(GPHB5)、鞣化激素(Bursicon)等相互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推测LvILP1可能具有调节生长发育、激素刺激反应、神经系统稳态、碳水化合物稳态、蜕皮后组织重建以及生殖发育等作用。分析发现,LvILP1在凡纳滨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有较高表达,在成体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ILP的基因结构、进化、功能及表达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线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洪涛 杨明秋 汪坤 何玉贵
为了解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在肌醇跨膜转运中发挥的作用,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HMIT基因,命名为Lv-HMIT,并分析了Lv-HMIT的结构和表达特征。Lv-HMIT的开放阅读框为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物理性质显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都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Lv-HMIT存在11个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它分布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多重比对发现,Lv-HMIT的跨膜结构和糖基化位点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HMIT与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HMIT先聚为一支,再与其他节肢动物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在心、胃、眼柄、肠、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有少量表达。Lv-HMIT mRNA从无节幼体期检测到表达,在变态至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各阶段时都呈现上调表达,说明它可能与幼体变态发育过程有关。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感染24 h后,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下调,而鳃中表达量显著上调,显示它参与了对虾对病毒的免疫响应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HMIT的结构功能及在对虾幼体发育、病毒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金霞 蒋小珍 房振峰 殷勤 韦嫔媛 陈晓汉
通过对已知耐寒候选基因-COPE基因的克隆和研究,为凡纳滨对虾耐寒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运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COPE基因(LvCOPE)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了LvCOPE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其在低温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LvCOPE cDNA全长1217 bp,包含88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9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保守的TPR结构域。各物种COPE蛋白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准确反映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Lv-COPE mRNA在各组织中呈遍在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低温表达谱分析显示,LvCOPE m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金凤 杨奇慧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谭北平 章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苗泽龙 黄亚龙 吕艳杰 宁黔冀
为探讨KK-42显著缩短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蜕皮周期的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头胸甲中获得了一个含几丁质结合-4(chitin_bind_4)结构域的表皮蛋白(cuticle proteins,CPs)c DNA基因全长,命名为Mn CP-1。该序列全长604 bp,可编码12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Mn CP-1与普通黄道蟹(Cancer pagurus,P81576.1)相似性最高(61%)。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n CP-1与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聚类为一支。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头胸甲中Mn CP-1在蜕皮前期晚期(D3-4期)和蜕皮后期(A期)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蜕皮间期(C期)和蜕皮前期早期(D0-2期)的表达量较低。KK-42处理能显著上调C期和D0-2期Mn CP-1的表达,在处理后6、24和48 h,其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3倍以上。结果表明,头胸甲上皮细胞Mn CP-1的表达与蜕皮周期有关,KK-42可显著上调C期和D0-2期Mn CP-1的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佩 吕黎 张哲亮 吕艳杰 杨洪 宁黔冀
为探讨KK-42提高感染嗜水气单孢菌的日本沼虾幼虾成活率的机制,实验首次克隆了α2M部分序列,研究了α2M基因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和活力的影响。将体长3.5~5.0 cm的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 min,12 h后,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向虾腹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悬液(菌攻毒实验组和菌攻毒对照组)或生理盐水(实验组-1和对照组-1),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幼虾的成活率、α2M基因表达水平和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KK-42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日本沼虾幼虾成活率。经BLAST比对,克隆的α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康裕 孔杰 孟宪红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利斌 王鑫磊 黄旭雄 陈春燕 李航
为了评估饲料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菌能力的影响,分别以鱼油和混合植物油为脂肪源,设计了2个系列共9组不同ara含量的等氮等能,且具备相同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n-6比例的实验饲料,投喂对虾6周后,检测各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0、24、36和42 h时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iMMUne deFiciency)和溶菌酶M rna表达量,并统计感染后96 h内对虾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对虾摄食以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饲料dha(22:6n-3)和ePa(2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婕 刘红 方昱 蔡生力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 bp,其中包括92 bp 5′端非编码区,147 bp 3′端非编码区及2019 bp开放阅读区,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 k D。该序列已提交至GeN bANk,序列号为kt274811。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NAsp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与肝胰腺中NAsp 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sp在卵巢中的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表达特征
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抗菌机能的影响
酵母提取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抗菌机能和溶菌酶mRNA及Toll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Lv-STA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凡纳滨对虾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凡纳滨对虾在微囊藻毒素(MC-LR)诱导下3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凡纳滨对虾泛素交联酶E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微囊藻毒素MC-LR对凡纳滨对虾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