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6)
- 2023(15361)
- 2022(13224)
- 2021(12268)
- 2020(10116)
- 2019(23015)
- 2018(23046)
- 2017(44083)
- 2016(23758)
- 2015(26652)
- 2014(26862)
- 2013(26827)
- 2012(25087)
- 2011(22918)
- 2010(23085)
- 2009(21189)
- 2008(20483)
- 2007(18022)
- 2006(16159)
- 2005(14708)
- 学科
- 济(116922)
- 经济(116821)
- 管理(65239)
- 业(60802)
- 企(48360)
- 企业(48360)
- 方法(43064)
- 数学(37113)
- 数学方法(36767)
- 地方(31217)
- 中国(31077)
- 农(28000)
- 业经(24407)
- 学(24060)
- 财(21311)
- 农业(19350)
- 制(17997)
- 地方经济(17793)
- 贸(17642)
- 贸易(17629)
- 环境(17555)
- 易(16912)
- 融(16540)
- 金融(16538)
- 和(16524)
- 银(16226)
- 银行(16185)
- 理论(15947)
- 行(15658)
- 发(15412)
- 机构
- 大学(343449)
- 学院(342240)
- 济(143824)
- 经济(140739)
- 管理(133308)
- 研究(123668)
- 理学(114186)
- 理学院(112803)
- 管理学(110991)
- 管理学院(110364)
- 中国(92125)
- 科学(75908)
- 京(75307)
- 所(62949)
- 财(62840)
- 研究所(57080)
- 中心(55004)
- 农(54610)
- 江(51399)
- 财经(49817)
- 业大(49446)
- 北京(48528)
- 范(47547)
- 师范(47135)
- 经(45151)
- 院(44979)
- 经济学(43172)
- 农业(42283)
- 州(41954)
- 经济学院(38469)
- 基金
- 项目(229802)
- 科学(180514)
- 研究(169346)
- 基金(165152)
- 家(143503)
- 国家(142284)
- 科学基金(121726)
- 社会(106887)
- 社会科(101242)
- 社会科学(101217)
- 省(89870)
- 基金项目(87848)
- 自然(77957)
- 教育(76702)
- 自然科(76076)
- 自然科学(76061)
- 划(75817)
- 自然科学基金(74655)
- 编号(69199)
- 资助(67831)
- 成果(56214)
- 发(53440)
- 重点(51643)
- 部(50190)
- 课题(48470)
- 创(47208)
- 创新(44101)
- 国家社会(43531)
- 科研(43240)
- 发展(42955)
- 期刊
- 济(169614)
- 经济(169614)
- 研究(107839)
- 中国(70928)
- 学报(52062)
- 管理(50545)
- 农(50111)
- 科学(49885)
- 财(44936)
- 教育(39573)
- 大学(39137)
- 学学(36727)
- 农业(35014)
- 融(31981)
- 金融(31981)
- 技术(30819)
- 经济研究(27212)
- 业经(26863)
- 财经(24387)
- 问题(21774)
- 经(20947)
- 图书(18448)
- 技术经济(18086)
- 业(17614)
- 理论(16883)
- 科技(16591)
- 资源(16566)
- 现代(15988)
- 商业(15684)
- 贸(15381)
共检索到525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军,梁红莲,张红菊
本文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变差系数 (CV)、标准差 (S)和综合差异指标 (TZ) ,分析了从 196 5— 1999年间 ,保定市所属各县市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和变化状况 ,指出了 90年代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 ,在分析了形成原因后 ,进而对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下列建议 :优先中轴、带动西部战略 ;环京津外向型战略 ;发达县市产业结构升级 ,县域特色经济集聚 ;构筑京津保经济联合体 ,形成纵向分工体系 ;加速城市化 ;区域倾斜与补偿相结合 ,建立预警机制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史修松
本文以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1978-2009年间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变迁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1978-2009年区域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趋势,三大经济带对差异的贡献不同,东部地区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庆林
在外部扰动发生时,中国各省经济运行状态差异较大,但是中央政府对各省实行的是统一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落实到每个省时,各省反应不同,效果各异。本文按照有利于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采用外部扰动一致性标准重新划分经济区域,将外部扰动发生后经济运行状态相似、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需求较为一致的省份划归为同一个经济区域。最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被划分为5个经济区域: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本文最后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针对各经济区域特定的经济运行状态实施差异化的宏观调控,使各经济区域达到各自的均衡。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化宏观调控 外部扰动一致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快速。但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差距也有逐步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单一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视角,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中东西部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缩短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西部 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差异 区域协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晋 曹云源 孙长青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科学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差异,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三项指标对河南省2003-2015年18个省辖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测算。科学选取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11项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省辖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进而提出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钊平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信息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希华,张淑敏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冬蕾 胡建 白兰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县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区域保险经济 功效函数 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