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328)
- 2022(6168)
- 2021(5445)
- 2020(4369)
- 2019(10145)
- 2018(9929)
- 2017(18678)
- 2016(10333)
- 2015(11374)
- 2014(11603)
- 2013(11734)
- 2012(11523)
- 2011(10396)
- 2010(10603)
- 2009(9574)
- 2008(9616)
- 2007(8603)
- 2006(7905)
- 2005(7405)
- 学科
- 济(51915)
- 经济(51874)
- 业(27871)
- 管理(26941)
- 企(20395)
- 企业(20395)
- 地方(19268)
- 中国(17605)
- 方法(14936)
- 农(14373)
- 数学(12930)
- 数学方法(12820)
- 财(12556)
- 地方经济(11795)
- 业经(11601)
- 农业(10417)
- 学(9827)
- 银(9727)
- 银行(9708)
- 发(9694)
- 融(9408)
- 金融(9408)
- 行(9337)
- 制(8883)
- 贸(8107)
- 贸易(8094)
- 务(7944)
- 环境(7933)
- 财务(7927)
- 财务管理(7906)
- 机构
- 学院(145483)
- 大学(143310)
- 济(62455)
- 经济(61169)
- 研究(58320)
- 管理(49386)
- 中国(45836)
- 理学(40543)
- 理学院(39983)
- 管理学(39283)
- 管理学院(39022)
- 科学(35439)
- 京(32434)
- 所(30912)
- 财(30681)
- 农(28193)
- 研究所(27543)
- 中心(26237)
- 江(24322)
- 财经(22600)
- 农业(21846)
- 北京(21154)
- 业大(20920)
- 院(20843)
- 范(20619)
- 经(20342)
- 师范(20330)
- 省(19801)
- 州(19743)
- 经济学(19271)
- 基金
- 项目(89237)
- 科学(69843)
- 研究(65689)
- 基金(62766)
- 家(55121)
- 国家(54594)
- 科学基金(45785)
- 社会(41326)
- 社会科(39263)
- 社会科学(39259)
- 省(36903)
- 基金项目(32579)
- 划(30485)
- 教育(29254)
- 自然(28320)
- 自然科(27604)
- 自然科学(27602)
- 自然科学基金(27087)
- 编号(26318)
- 发(26273)
- 资助(25707)
- 成果(22569)
- 发展(21205)
- 重点(21084)
- 展(20828)
- 课题(19723)
- 部(18931)
- 创(18490)
- 创新(17422)
- 国家社会(17108)
共检索到248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鹏主 范云峰
基于国际经验,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概括为五种类型。对我国1978~2011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没有稳定的"促进"或"促退"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应从实行稳定货币量的货币政策,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好中、低收入阶层,控制和消除资产泡沫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峰 李睿鉴 姜馨
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湘明
治理通货膨胀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搞好平衡。由于物价的合理区间窄得就像一条"钢丝",货币政策的传导周期较长且经济增长、流通中货币、通货膨胀在运行上的非线性关系,物价的控制难度很大;在我国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比较差的背景下控制膨胀难度更大,调控不当就会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大滞胀背景下财政货币"双松"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而且我国的"双松"政策存在结构性调控错位、经济启动的节奏和力度不合理等问题;要控制我国通货膨胀,应该以确保GDP增长率维持在9%以上再控制通货膨胀,对西方的通货膨胀标准要辩证看待,并在调控中坚持"软着陆"的原则。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调控力度 调控节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杰
从经济理论上看,如果一个国家同时出现通胀、增长速度下滑、结构失衡,将是非常麻烦的。我国2011年就恰恰遇到了通胀、增长速度下滑、结构失衡同时叠加出现的压力。因此,我们如何寻到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平衡点",就成了今年宏观上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平衡点"作了分析,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组合、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
反通胀 保增长 调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斌 范为 靳晓婷 吴慧纹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特点,建立了非线性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和产出变动之间的非线性反应规则进行了研究。然后分别在将通胀率和产出增速作为门限变量的前提下,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特征的存在,并最终将产出增速确定为门限变量。进而,采用逐段回归方法,分别在不同的产出增速区间得到了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增长的非线性反应形式。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化的产出增速门限分别为13.2942%和17.9923%,由此将转化区间划分为低增长、温和增长和高增长三个区间。在低增长和高增长时期,央...
关键词:
非线性货币政策 产出 通货膨胀 门限回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婧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针对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经济工作 风险 资本市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继民 韩静
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探讨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之前,首要任务在于引领研究生进入学术研究的入口处。概略言之,研究生学术研究应在以下诸方面入手,即树立远大而坚韧的学术志向,抓住学术"细节",遵循一般的学术研究规律并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学术积累并逐渐培养坐冷板凳的"恒审"精神。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研究 体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晶
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晶 符冠云
全球正经历“绿色经济时代的第一次能源冲击”,绿色通胀越来越受到关注,唯其定义和内涵尚不明确。绿色通胀指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导致的普遍价格上涨问题,既包括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价格普涨、绿色溢价向终端产品传导,也包括化石能源供给抑制导致的价格走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推升电力系统成本等。绿色通胀是绿色转型难以避免的产物,其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表现方式多样。我国既面临将全球最大化石能源体系更新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的重大挑战,也希望抢占新能源产业等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制高点。绿色通胀将对我国能源安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全社会通胀水平等产生较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分析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已经发生了三次转变:2003年~2006年为高增长、低通胀阶段,这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11%,而CPI年上涨率平均仅为2.1%,这是第一阶段;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胀率上升到4.8%,开始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外贸研究所莎丁达尔·巴拉哈教授、L·沙胡副教授以及印度领事吴立民先生,1994年12月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介绍了当前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投资、通胀与经济增长●马秀岩近年来,高通胀已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向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传统观点认为,抑制通胀,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无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全球性通胀压力与衰退风险短期内不会消失当前,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低增长、高通胀"的新阶段。对于全球增长,有两个重大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一是IT革命和创新浪潮在2000年下半年发生调整之后,支撑美国消费和房地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