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7)
- 2023(3956)
- 2022(3195)
- 2021(3022)
- 2020(2480)
- 2019(5343)
- 2018(5136)
- 2017(10009)
- 2016(5105)
- 2015(5690)
- 2014(5179)
- 2013(4929)
- 2012(4483)
- 2011(4041)
- 2010(4104)
- 2009(4103)
- 2008(4180)
- 2007(3883)
- 2006(3520)
- 2005(3244)
- 学科
- 管理(18434)
- 业(18139)
- 企(17249)
- 企业(17249)
- 济(16673)
- 经济(16659)
- 银(16108)
- 银行(15962)
- 行(14760)
- 制(12585)
- 技术(10102)
- 业务(9245)
- 度(8669)
- 制度(8668)
- 技术管理(8523)
- 融(8472)
- 金融(8472)
- 银行制(8024)
- 方法(6436)
- 中国(6136)
- 数学(5110)
- 业经(5093)
- 数学方法(5066)
- 财(4713)
- 体(4350)
- 体制(3997)
- 理论(3616)
- 贸(3594)
- 贸易(3583)
- 易(3305)
- 机构
- 大学(64470)
- 学院(63988)
- 济(28708)
- 经济(28089)
- 管理(26065)
- 中国(24401)
- 理学(21336)
- 理学院(21126)
- 管理学(20930)
- 管理学院(20775)
- 研究(20517)
- 银(17936)
- 银行(17182)
- 行(15940)
- 财(15309)
- 京(13397)
- 财经(11625)
- 江(11039)
- 中心(10910)
- 经(10579)
- 融(10184)
- 金融(10014)
- 科学(9985)
- 州(9526)
- 经济学(9383)
- 所(9339)
- 财经大学(8849)
- 农(8616)
- 北京(8504)
- 人民(8392)
- 基金
- 项目(39205)
- 科学(31842)
- 研究(30334)
- 基金(29058)
- 家(24430)
- 国家(24223)
- 科学基金(21690)
- 社会(20606)
- 社会科(19680)
- 社会科学(19674)
- 省(15351)
- 基金项目(15088)
- 教育(13345)
- 自然(12799)
- 自然科(12556)
- 自然科学(12554)
- 划(12404)
- 自然科学基金(12353)
- 创(11766)
- 编号(11402)
- 创新(11233)
- 资助(10985)
- 成果(9278)
- 新(8941)
- 国家社会(8906)
- 重点(8643)
- 部(8521)
- 制(8461)
- 发(8397)
- 课题(7963)
共检索到11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福录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1月30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并于2015年2月4日起施行。这部司法解释共计23章、552条,是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参与起草部门最多的司法解释。其中,该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的期限做出了详细而完整的规定,有利于司法实务操作,将对商业银行协助执行和不良贷款清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对新规定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财产保全期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唐侠
最高法院于2008年9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在全面梳理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修正、整合和完善。学习、掌握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法权益。本文试就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出台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时效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金泽 刘楠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国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已于2006年1月1日施行。它们对于公司为股东担保问题作了特别规范,对过去相关的担保规则作了明显调整。文章分析了公司对外担保的新规定,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公司法》 对外担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腾
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的多面性 ,指出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服务质量、市场份额、人才竞争、竞争措施与手段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弱势 ;但在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增加业务需求、市场运行机制的再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展海外业务、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怎样才能在各种挑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文章中指出 :要重新架构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 ,完善其运作机制 ,继续巩固和拓展传统业务。同时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的同...
关键词:
机遇与挑战 应对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4日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解释是对《合同法》实施10年来和合同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的一次集中梳理和应对。学习、掌握该解释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同权利。鉴于此,本文试就该解释的出台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该解释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合同法 新司法解释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在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会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并使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很多挑战。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积极应对。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金融新常态 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裘翔
本文将期限错配的特征引入银行净利差决定模型,并推导了期限错配对净利差两种效果相反的作用机制:"风险承担效应"和"成本效应"。通过对2005-2012年间中国100多家银行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承担效应"的影响要超过"成本效应",导致随着期限错配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净利差反而会缩小,以至于期限错配的风险未得到充分补偿。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这个风险会逐步累积。此外,为了测度银行期限错配,本文计算了135家银行在过去8年间的流动性错配指数,用以衡量期限错配的程度。结果表明,银行业整体期限错配程度在2011年和2012年明显上升。
关键词:
期限错配 流动性 商业银行利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振涛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顺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要求。本文就商业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标与原则以及具体的政策与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商业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祖贵洲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征信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征信业管理条例》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征信 商业银行 信息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福录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健康发展,银监会于2010年2月12日发布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办法将对商业银行个人贷款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就个人贷款管理新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理解个人贷款管理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个人贷款管理 新规定 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切实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该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中国银监会于2010年11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将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就《通知》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银行代理保险 新规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福录
为了明确和统一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新司法解释》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对《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新司法解释》有所裨益。
关键词:
公司法 新司法解释 应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进 林晓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维韦 林靖澄 王剑
合理的净息差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测算了存贷利率变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海外银行的低息差应对之策。研究发现:第一,不考虑存贷款结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收窄将导致2024—2025年净息差同比分别下降14.0基点(bps)和2.5 bps,考虑到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或存在低估,预计2024年净息差实际收窄约20.0 bps,2025年净息差收窄或能控制在10.0 bps内。第二,海外经验表明,存款利率高度市场化和低利率环境下实现高贷款收益率是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维持高位的原因。第三,日本银行业通过综合化经营、开拓海外市场并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非息收入,让房地产泡沫后的日本银行业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维持在5%。借鉴海外经验,我国银行业需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关键词:
净息差 商业银行 存贷款利差 海外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隽豪
美国快速加息形成利率曲线倒挂诱发银行业危机,利率风险管理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的微观视角出发,分别从期限错配程度和利率期限结构分析净息差的变化机理,通过手工采集数据构建微观层面期限错配程度对我国上市银行2015—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净息差与期限错配程度呈现相反关系,出现“期限错配之谜”,信用风险承担渠道和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倾向则是可能的解释;利率期限结构对净息差影响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方向相反,本质上与资产负债利率重定价周期错位有关;期限错配程度较高的银行利率风险敏感性更小,并非是其利率风险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结果,反而暴露出我国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现状;全国性银行相较地方性银行利率风险敏感性也更高,短期“船大难调头”特征明显。为牢牢守住我国金融体系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应当提高跨周期风险管理能力、重视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以及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