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0)
- 2023(3696)
- 2022(3270)
- 2021(3171)
- 2020(2557)
- 2019(5912)
- 2018(5758)
- 2017(11938)
- 2016(6664)
- 2015(7405)
- 2014(7605)
- 2013(7431)
- 2012(7111)
- 2011(6437)
- 2010(6881)
- 2009(6604)
- 2008(6663)
- 2007(6199)
- 2006(5918)
- 2005(5640)
- 学科
- 济(23899)
- 经济(23858)
- 管理(21627)
- 业(20375)
- 企(16157)
- 企业(16157)
- 农(9824)
- 财(9129)
- 中国(8281)
- 策(8034)
- 制(7475)
- 方法(7279)
- 数学(6209)
- 税(6084)
- 贸(6081)
- 贸易(6078)
- 农业(6028)
- 银(6014)
- 银行(6014)
- 数学方法(5972)
- 易(5944)
- 及其(5866)
- 税收(5779)
- 政策(5768)
- 行(5746)
- 收(5735)
- 业经(5633)
- 地方(5467)
- 方针(5124)
- 述(5021)
- 机构
- 学院(94861)
- 大学(92543)
- 济(41441)
- 经济(40367)
- 管理(36166)
- 研究(33909)
- 理学(29467)
- 理学院(29183)
- 中国(29038)
- 管理学(28714)
- 管理学院(28526)
- 财(23193)
- 京(19955)
- 科学(18109)
- 所(17487)
- 江(16672)
- 财经(16571)
- 中心(16134)
- 研究所(14997)
- 经(14818)
- 农(13576)
- 北京(13499)
- 州(13171)
- 范(12811)
- 师范(12756)
- 院(12118)
- 经济学(11862)
- 财经大学(11855)
- 银(11551)
- 省(11321)
- 基金
- 项目(52052)
- 研究(42334)
- 科学(41143)
- 基金(36615)
- 家(30351)
- 国家(30043)
- 科学基金(25751)
- 社会(25702)
- 社会科(24299)
- 社会科学(24295)
- 省(20189)
- 教育(19546)
- 编号(18607)
- 基金项目(17968)
- 成果(17178)
- 划(17051)
- 资助(16407)
- 自然(15612)
- 自然科(15215)
- 自然科学(15211)
- 自然科学基金(14925)
- 课题(13523)
- 性(11940)
- 部(11913)
- 发(11664)
- 策(11591)
- 重点(11534)
- 年(11329)
- 项目编号(11107)
- 教育部(10373)
共检索到164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光裕
在通货膨胀明显,人们对货币的贬值普遍感到担忧的情形下,推出保值储蓄,这无疑对稳定金融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保值储蓄的开办,则单纯地解决了储户货币资金的保值问题,是从稳固储蓄存款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却没有从金融企业整个资金的营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敏政
保值储蓄不保值吗?李敏政《金融研究》1993年12期刊登了郑京平先生的《保值储蓄‘保值’吗?》一文(下称原文)。原文指出了我国保值储蓄中的某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读后颇受教益。然而,原文中提到的“大陆目前计算保值储蓄贴补率的方法不科学,按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衡伟 现定
保值储蓄作为一种特种存款,曾于1988年9月开始办理。当时开办保值储蓄的目地,是在于通过对居民长期存款(三年期以上)实行保值,避免因币值下降给储户带来的损失,来抑制提款抢购,稳定居民储蓄,促进货币回笼,以配合治理通货膨胀。从后来的实施效果看,保值储蓄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1988年的严重通货膨胀逐步得到治理以后,保值储蓄于1991年12月宣布取消。如果仅仅把保值储蓄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关于保值储蓄的解释王志强最近,郑京平先生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刘遵义先生会谈时,请刘遵义教授谈了对我国保值储蓄能否保值的一些看法,为此郑京平先生根据刘遵义教授的谈话要点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保值储蓄‘保值’乎?”发表在《金融研究》19...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保值储蓄"(inflation-proof bank savings)是指金融机构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对储户的存款在储蓄期限内给予一定保值补贴的储蓄业务,即金融机构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对储户的存款除支付相应的标准利息外,还给予一定的贴补利息。金融机构支付的补贴利息一般是物价指数高于储蓄利息的部分,储户的存款收益率不低于物价上涨率。1818 年法国的金融机构最先创立了保值储蓄业务,逐渐成为法国储蓄托管机构的核心业务。1949年以来,中国国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顾连
对我国现行保值储蓄的几点看法中国人民银行辽宁丹东分行顾连一、保值储蓄保值吗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我国首次对城乡居民个人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1988年4季度至1989年上半年,保值贴补率比较高,吸引了一些储户存保值储蓄,但199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京平
自1988年第三季度抢购风潮席卷华夏大地开始,"保值储蓄"这一金融名词便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之中,并很快成为百姓们议论的话题。两年以后,由于物价上涨得到抑制,通货膨胀率快速回落到1990年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上涨率仅为3.1%,以明显低于三年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因而,中国人民银行于1990年公布保值储蓄贴补率为0,实际上结束了第一次保值储蓄。但是93年上半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度,金融秩序混乱,居民对人民币贬值的心理过强,以及政府有计划地提高粮食、燃料等价格,放开了某些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我国又出现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勇
保值储蓄贴补率为何与物价上涨率有差异贵州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邮编:550003龚勇从1995年3月份起,国家每月定期在《人民日报》上公布保值储蓄贴补率和物价上涨率以来,不少细心的人发现,银行3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的保值贴补率,有时与物价指数的变动不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树 张荣刚
当前储蓄网点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储蓄网点设置过多导致有些网点没有经济效益。目前,有些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夺取业务竞争优势,多组织存款,不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法根 方芳
当前银企联办储蓄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根,方芳诸暨市农行目前共有16家银企联办机构,占农行自身储蓄机构的34%,人员41名,占自身银行储蓄人员的34%,到1993年底,储蓄余额已达4500万元,占农行储蓄总余额的16%。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机构储蓄余额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