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7)
- 2023(5184)
- 2022(4473)
- 2021(4279)
- 2020(3761)
- 2019(8874)
- 2018(8916)
- 2017(16971)
- 2016(9576)
- 2015(11003)
- 2014(10899)
- 2013(10437)
- 2012(9533)
- 2011(8617)
- 2010(9092)
- 2009(8158)
- 2008(8177)
- 2007(7120)
- 2006(6332)
- 2005(5501)
- 学科
- 济(37065)
- 经济(37031)
- 管理(22959)
- 业(22013)
- 方法(20241)
- 数学(18566)
- 企(18534)
- 企业(18534)
- 数学方法(17756)
- 学(11525)
- 农(8980)
- 中国(8440)
- 理论(7890)
- 业经(7097)
- 财(6820)
- 贸(6278)
- 贸易(6273)
- 易(6072)
- 地方(5949)
- 农业(5782)
- 和(5554)
- 制(5495)
- 技术(5226)
- 环境(5119)
- 教学(5005)
- 银(4782)
- 银行(4748)
- 划(4718)
- 融(4613)
- 金融(4612)
- 机构
- 大学(137432)
- 学院(137101)
- 管理(49801)
- 研究(49209)
- 济(48163)
- 经济(47052)
- 理学(43587)
- 理学院(43001)
- 管理学(41471)
- 管理学院(41257)
- 科学(35274)
- 中国(35125)
- 京(29448)
- 农(27449)
- 所(27037)
- 研究所(25329)
- 业大(23723)
- 农业(22017)
- 中心(21756)
- 江(21569)
- 财(21298)
- 范(19845)
- 师范(19525)
- 北京(18346)
- 院(18145)
- 财经(17331)
- 技术(16830)
- 州(16658)
- 师范大学(15755)
- 经(15755)
- 基金
- 项目(97399)
- 科学(75806)
- 基金(69972)
- 研究(65248)
- 家(63989)
- 国家(63537)
- 科学基金(52953)
- 省(39099)
- 社会(38606)
- 自然(37804)
- 自然科(36981)
- 自然科学(36971)
- 基金项目(36544)
- 社会科(36516)
- 社会科学(36502)
- 自然科学基金(36275)
- 划(34294)
- 教育(31973)
- 资助(30171)
- 编号(25927)
- 重点(23579)
- 成果(21085)
- 部(20939)
- 计划(20730)
- 发(20537)
- 创(20127)
- 科研(19618)
- 课题(19144)
- 创新(18836)
- 科技(18218)
共检索到19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涛 李伟杰 庄平 章龙珍 侯俊利 杨刚 宋志明
研究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饱食后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数学模型。在实验室内23℃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体质量(10.47±2.03)g的俄罗斯鲟幼鱼饱食后0、2、4、6、8、10、12、14、16、20、24、28 h胃内容物的湿重,并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3种数学模型拟合了俄罗斯鲟幼鱼的胃排空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但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残差的标准差(SDR)仍存在明显差异。胃排空率用平方根模型拟合得最好,方程为Y0.5=1.912-0.066t(R2=0.988,P<0.00...
关键词:
俄罗斯鲟 胃排空率 数学模型 消化生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令清 李凤杰 曹振东 张耀光
为考察摄食后专性肉食性鱼类南方鲇幼鱼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数学模型,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条件下以6%(5.8%±0.2%)鱼体重的新鲜泥鳅肉块[(3.33±0.09)g]为实验饵料,分别在摄食后0、2、4、8、16、24、36、48 h测定南方鲇幼鱼[(58.45±1.66)g,(19.4±0.2)cm,n=48]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研究结果表明,随摄食后时间的延长,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均显著下降(P<0.01),二者的摄食量百分比也具类似的变化特征(P<0.01);三种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过程,但三者之间在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
关键词:
南方鲇 胃排空率 数学模型 消化生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令清 李凤杰 李秀明 皇甫加清 付世建 曹振东 张耀光
为研究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胃排空及其数学模型选择产生的影响,实验在(25±0.5)℃条件下,在对照组(饥饿0 d,S0)和饥饿组(饥饿16 d,S16;饥饿32 d,S32)实验鱼摄入6%BW(百分比体质量)泥鳅饵料后的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用常见3个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比较。结果发现,随摄食后时间的增加,3个实验组的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均呈现阶段性减少变化特征,但饥饿组(S16,S32)胃内容物重量百分比的下降速率明显慢于S0对照组(P
关键词:
南方鲇 饥饿 胃排空 消化生理 数学模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云海 王跃斌 胡则辉 柴学军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空率数据,但对干重的拟合优于湿重,原因可能是用湿重表示胃内食物存在偏差。对于干重,线性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408-0.025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88 h和16.15 h;对于湿重,平方根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5=1.15-0.047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95 h和22.31 h。日本黄姑鱼幼鱼摄食约8 h后...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胃排空率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荣欣 周演根 李哲坤 黄铭 高勤峰 董双林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salar)的胃排空特征及其模型,本研究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两种规格[(176.15±27.52)g和(323.33±43.91) g]大西洋鲑进行胃排空实验。经暂养27 d适应后,两种规格大西洋鲑停食48 h,分别在饱食投喂后第0、3、6、9、12、18和24小时测定其胃含物湿重和干重,并用4种数学模型拟合;在筛选出其最佳胃排空模型后,计算最佳干重模型下80%干重胃排空时间作为其最适投喂频率。结果表明,与湿重模型相比,干重胃排空模型能更准确反映大西洋鲑胃排空时间的状况。小规格和大规格大西洋鲑的最佳干重胃排空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其80%干重胃排空时间分别为12.23 h和18.06 h。小规格大西洋鲑胃排空比大规格更快,这可能是因为小规格大西洋鲑消化前期干燥饲料被水分软化的时间更短。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西洋鲑智能投喂系统提供生物学参数,为实际生产中智能投喂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月 高云红 万金铭 景琦琦 关长涛 张佳伟 李文升 翟介明 王茜 贾玉东
为阐明黄条鰤幼鱼摄食消化特性构建最佳胃排空数学模型,确立最适摄食投喂间隔,实验检测了黄条鰤幼鱼(63.96±5.63)g胃排空过程中内容物重量、肝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变化,分析了垂体中摄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立方模型3种数学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黄条鰤在摄食后瞬时胃内容物湿重呈阶段性降低,18 h后降为0,属于直线下降型胃排空类型。胃排空过程中,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又上升接着下降的“M”型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后0~6 h显著上升,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0~9 h显著上升,三种酶活性在9~12 h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在15~18 h显著上升,且在18 h活性达到最高;肠道中的淀粉酶在0~6 h显著上升,随后下降,9~12 h呈上升趋势,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则是在摄食后0~12 h显著上升,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和食欲素(Orexin, Ore)mRNA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PY在摄食后12~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Ore在9~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NPY、Ore二者mRNA表达水平均在摄食后15 h达到最高,随后显著下降。胃内容物残余百分比与胃排空时间、NPY 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NPY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排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明确黄条鰤最佳摄食间隔,为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黄条鰤投喂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屈亮 庄平 章龙珍 赵峰 刘鉴毅 王妤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7月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体质量(86.1±18)g]鳃丝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从淡水直接转入盐度15、20、25水中,96h死亡率分别为72.22%、100%、100%,其他组(盐度0、5、10)无死亡。各盐度组96h血清渗透压、Na+、Cl-浓度随盐度升高而增加,且各盐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组血清K+离子在48h中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96h时有所回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文芳
俄罗斯最新《国家数学教育标准》的特征是继承与发展的产物,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开放的空间,既有明确的内容标准又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过规定必学的最少内容以及最低标准实现统一要求;高中阶段的多样性选择要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真正实施。
关键词:
俄罗斯 《国家数学教育标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志飞 温海深 李吉方 倪蒙 张墨 步艳 任源远 丁厚猛 来长青 刘传忠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SD1)、3.6(SD2)和4.7 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低密度组(SD1)幼鱼增重率(WG)、体长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转化率(FCR)分别为362.01%±15.87%、55.88%±4.77%、(1.79±0.03)%d、114.95%±4.52%,显著高于高密度组(SD3)的272.30%±2.74%、46.34%±6.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浩宇 张秀梅 张宗航 李超
为阐明人工育苗条件下许氏平鲉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变化规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许氏平鲉仔、稚鱼摄食特性及不同生长阶段幼鱼的胃排空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许氏平鲉仔、稚鱼已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前期仔鱼(2日龄)昼夜摄食高峰出现于16:00;后期仔鱼(15日龄)与稚鱼(25日龄)的摄食高峰均出现在16:00—20:00,表现为白天摄食类型。许氏平鲉仔、稚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42.26%(2日龄)、16.25%(15日龄)和13.07%(25日龄),可将其作为许氏平鲉早期发育阶段日投喂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崔超 禹娜 龙丽娜 曹阳 黎明 李二超 陈立侨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和6次·d-1,分别记为F2、F3、F4和F6组),投饲实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投饲频率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升高,饵料系数下降。其中,F6组增重率最高,为461.33%,但与F3组(409.67%)和F4组(443.3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地,F3、F4与F6组实验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F2组(P<0.05),而F3、F4与F6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婷婷 李琦 朱浩拥 王和伟 李二超 陈立侨
以鱼油、豆油、亚麻籽油等比例混合,配成脂肪含量分别为5.45%(L1)、7.00%(L2)、10.44%(L3)、14.37%(L4)、16.34%(L5)、18.91%(L6)及20.15%(L7)的等氮饲料,饲喂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6.20±0.02)g]8周。实验结果表明,L3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最大,但与L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3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且饲料系数最低。L6和L7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邢西谋
设计 5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料 ,分别投喂平均体重约为 4 2 9g的俄罗斯鲟幼鲟 ,试验时间 4 0天。结果表明 ,幼鲟对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为 4 2 %。当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低于 4 2 %时 ,随着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 ,幼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都显著增加。当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达到和超过 4 2 %时 ,随着饲料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 ,幼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没有明显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