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97)
2022(323)
2021(337)
2020(263)
2019(579)
2018(608)
2017(1127)
2016(546)
2015(573)
2014(488)
2013(425)
2012(460)
2011(425)
2010(421)
2009(503)
2008(472)
2007(506)
2006(525)
2005(361)
2004(340)
作者
(1368)
(1167)
(1113)
(1095)
(658)
(509)
(477)
(473)
(457)
(429)
(415)
(362)
(362)
(349)
(339)
(333)
(331)
(331)
(329)
(321)
(315)
(291)
(274)
(274)
(269)
(269)
(262)
(250)
(228)
(220)
学科
(2120)
经济(2118)
(891)
教育(813)
主义(759)
政治(749)
中国(746)
问题(631)
关系(621)
管理(606)
思想(604)
(588)
理论(541)
经济学(537)
(536)
贸易(536)
(523)
(509)
(473)
(473)
马克(473)
马克思(473)
社会(469)
(456)
企业(456)
(449)
(431)
马克思主义(429)
(428)
思想政治(408)
机构
大学(8647)
学院(7955)
(3589)
研究(3526)
经济(3525)
中国(2303)
科学(1940)
(1839)
(1817)
管理(1775)
(1752)
师范(1751)
研究所(1621)
(1606)
师范大学(1506)
理学(1482)
经济学(1462)
理学院(1442)
管理学(1412)
管理学院(1391)
社会(1352)
财经(1315)
中心(1295)
北京(1295)
(1269)
经济学院(1201)
(1198)
(1127)
教育(1113)
科学院(1100)
基金
项目(4132)
研究(3468)
科学(3128)
基金(2821)
社会(2579)
(2274)
国家(2259)
社会科(2249)
社会科学(2247)
教育(1744)
科学基金(1707)
成果(1581)
编号(1389)
基金项目(1365)
(1352)
(1223)
中国(1089)
课题(1059)
(1057)
(1033)
(1029)
大学(988)
资助(981)
教育部(979)
重点(969)
社科(932)
(929)
(928)
阶段(926)
人文(896)
期刊
(5264)
经济(5264)
研究(3340)
教育(1939)
中国(1429)
学报(1361)
(1342)
大学(1171)
科学(1031)
学学(1030)
(959)
经济研究(953)
财经(917)
管理(878)
(875)
论坛(875)
(821)
世界(808)
经济学(773)
(718)
社会(640)
农业(630)
改革(629)
(629)
国际(559)
(554)
比较(549)
问题(542)
(541)
世界经济(510)
共检索到13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近年来,俄罗斯境内频繁发生车臣恐怖分子的袭击事件。究其原因有5方面:1.俄、车民族结怨很深且由来已久,这使得车臣族人很容易拿起武器,随时准备着用暴力证明自己的正确;2.冷战结束以后,一部分车臣人谋求政治独立,结果遭受俄军一再打击,受害者转而寻求以武力复仇;3.车臣地区社会贫困、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使得一些车臣人迫于生活压力从事恐怖活动;4.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不断向车臣地区渗透扩张,使部分车臣青年产生了驱逐甚至消灭俄罗斯异教徒的激进思想;5.包括穆斯林国家战斗人员、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内的国际恐怖势力的公开支持以及某些国家的纵容立场,都对车臣恐怖分子起到了姑息养奸的作用。惟其如此,俄罗斯国内的恐怖主义问题不仅层出不穷,而且成了一个久治难愈的顽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9·11”美国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绝大多数国家纷纷表示,恐怖主义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国内外对什么是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说法多样,莫衷一是。因此,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急待统一认识。作者就恐怖主义定义进行了溯源,介绍了目前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和盛行的看法,比如:认为“恐怖主义是弱者反抗强权的武器”,“恐怖主义是反西方强权的战争”,“有些国家在推行恐怖主义双重标准”。作者认为,认识恐怖主义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只有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恐怖活动任重道远,国际反恐怖主义,中国要有所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涛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始终难以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恐怖主义概念随着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恐怖主义的具体界定是主观的。在这种主观界定的过程中,使用暴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始终处于争论的中心。承认恐怖主义界定问题的主观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恐怖主义这一现象背后的冲突与斗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沙骋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成因包括宗教成因、民族成因与文化成因。有效的情报反恐,需要我国进行反恐情报立法,构建全民反恐信息共享环境,并增强情报反恐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情报反恐水平,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情报反恐观念,明确情报反恐改革的原则和重点,并采取适当的情报反恐改革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洪  
一、新帝国:战国逻辑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冷战时的力量格局应被描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论,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会进行核报复,所以不轻易发动核攻击;又因为任何常规战争都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所以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基辛格,1972)。美苏两国甚至自觉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们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用意就是将双方暴露在对方导弹攻击的威胁之下,反而促使双方谨慎从事,进而减少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50年间,除了一些局部战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之间没有打过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洪海军  范建中  
苏联的解体并没有解决俄罗斯联邦内部的民族矛盾。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 ,遭遇到自身民族问题危机的俄罗斯联邦避免了解体的灾难。但目前车臣问题仍然是影响俄罗斯联邦制巩固的一个难题。车臣问题使俄罗斯联邦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对未来俄罗斯联邦制的演变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美国的霸权行径侵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在无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 ,少数激进势力以恐怖主义活动来打击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恐怖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 ,是应当反对并加以谴责的 ,但从客观上看 ,它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削弱了美国政府及公众的安全感 ,迫使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并不得不有限度地调整其霸权主义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周奕  
美国 9.1 1事件后 ,许多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倾向于把恐怖主义风险从保险条款中免除 ,而与此同时 ,人们对恐怖事件保险的需求却大大提高。这种供需背离进一步加大的状况急于寻求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政府建立专门的基金来承担恐怖事件的巨额损失 ,虽可解短期之虞 ,但终非长久之计。本文提出了通过资本市场来转移恐怖主义巨灾风险的建议 ,并具体研究了其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顺  
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致使反恐从一种国际刑事行为上升为战争行为。在《联合国宪章》体制下,国家动用武力的法律依据仅限于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9·11"事件之后,国际法主张反恐战争满足第51条设定的发动自卫战争的条件。首先,恐怖袭击是一种武装进攻;其次,恐怖组织以及为恐怖组织提供支持与庇护的国家需要为恐怖袭击承担国家责任;最后,恐怖袭击能够引发国家合法行使自卫权。因此,动用武力反恐符合国际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卫海  高扬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对2007全年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及美国的反恐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评估,报告还重点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治理恐怖主义,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界定、组织认定、根源、危害 ,以及反恐对策五方面 ,介绍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主要理论分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舒明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玉雁  刘冲  
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内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城市这种高度的聚集性和防范恐怖袭击的脆弱性会使其成为恐怖分子的重要打击目标。受地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城市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和国内恐怖主义的潜在双重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借鉴西方城市反恐经验的基础上构筑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的反恐防控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潘国平  
《联合国宪章》生效以前传统的国际习惯法理论承认在符合严格限制条件的前提下的预防性自卫。但是,《联合国宪章》生效后,对于《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是否绝对地禁止预防性自卫,国际社会尚未达成一致。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如果达到可以被视为针对受害国的"武力攻击"的程度,则受害国可以行使自卫的权利。但是,如果受害国决定对国际恐怖组织的支持国实施预防性的武力自卫,则必须纳入到安理会的运作机制之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龚洪烈  
“9 11”事件标志着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到了灾难性恐怖主义的新阶段 ,灾难性恐怖主义具有不同于传统恐怖主义的特征。在“9 11”事件之前 ,西方学界还有着灾难性恐怖主义是否可能的争论 ,“9 11”事件的爆发不仅平息了这场争论 ,而且应验了学者们对灾难性恐怖主义的许多预测 ,学者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应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WMD)这一类型的恐怖主义。本文对比了“9 11”事件发生前后西方学界对灾难性恐怖主义的论述 ,并据此总结了灾难性恐怖主义与传统恐怖主义的异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