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5)
2023(4457)
2022(3668)
2021(3165)
2020(2519)
2019(5626)
2018(5438)
2017(10447)
2016(5399)
2015(6266)
2014(6313)
2013(6223)
2012(6149)
2011(5868)
2010(6175)
2009(5742)
2008(5313)
2007(4776)
2006(4529)
2005(4289)
作者
(15788)
(13416)
(13339)
(12881)
(8643)
(6206)
(5950)
(5142)
(5103)
(4784)
(4680)
(4450)
(4325)
(4295)
(4151)
(4134)
(3949)
(3855)
(3838)
(3599)
(3482)
(3232)
(3222)
(3173)
(3077)
(3033)
(2778)
(2741)
(2616)
(2603)
学科
(51305)
经济(51273)
管理(14866)
地方(14766)
方法(13105)
数学(11927)
数学方法(11899)
地方经济(11612)
(11463)
中国(9666)
(8616)
企业(8616)
业经(7779)
(7428)
(7078)
经济学(6302)
(6203)
环境(5774)
(5600)
金融(5600)
(5471)
(5374)
农业(5102)
(5092)
产业(4964)
(4562)
(4414)
银行(4414)
(4343)
总论(4286)
机构
学院(88046)
大学(88030)
(51632)
经济(50852)
研究(35493)
管理(30127)
中国(26064)
理学(25321)
理学院(25017)
管理学(24764)
管理学院(24587)
(21526)
经济学(18169)
(17579)
(17541)
科学(17278)
财经(17103)
经济学院(16022)
研究所(15587)
(15527)
中心(14966)
(13277)
财经大学(12601)
(12250)
(11614)
师范(11571)
北京(11560)
社会(11159)
科学院(10684)
经济研究(10241)
基金
项目(51742)
科学(41615)
研究(40339)
基金(38561)
(32366)
国家(32117)
社会(29167)
社会科(27745)
社会科学(27739)
科学基金(27624)
基金项目(19542)
(19042)
教育(17980)
资助(16057)
(15579)
编号(14748)
自然(14600)
自然科(14220)
自然科学(14216)
自然科学基金(13955)
(13175)
经济(13064)
(13029)
国家社会(12954)
成果(12444)
(12354)
重点(11955)
发展(11501)
(11367)
教育部(11256)
期刊
(65684)
经济(65684)
研究(33828)
中国(16903)
(15869)
管理(12977)
经济研究(12089)
财经(10105)
(9614)
科学(9492)
学报(9351)
(9347)
金融(9347)
(8961)
技术(8593)
问题(8193)
大学(8026)
学学(7644)
业经(7593)
世界(7197)
教育(7080)
农业(6504)
技术经济(6255)
(6188)
国际(5737)
统计(5298)
经济问题(5234)
经济学(4948)
经济管理(4900)
改革(4729)
共检索到14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钟坚  
本文系统考察了俄罗斯举办经济特区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动向,阐述了俄罗斯经济特区分布状况、主要形式、管理体制和优惠政策,分析了俄罗斯设立经济特区的经验教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航  
俄罗斯经济特区由来已久,在疫情背景下仍整体呈有效运行状态,其中港口型经济特区综合效率指数最高。2020年俄罗斯联邦成立“奥利亚”港口型经济特区,将有助于俄罗斯打通“南北”国际贸易走廊、巩固其在里海的支配地位、改善和发展俄欧和俄亚关系并在里海形成船舶物流产业集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经历了从大规模股份化到“点状方案”,从无偿股份化到有偿股份化的转变,股份制形式经历了从封闭型股份公司向开放型股份公司的调整,金融市场发生了“MMM”公司骗局,形成了金融寡头控制的金融工业集团,国有经济分为官办企业和公司化企业,采取委托和黄金股等形式管理,并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职工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配套政策措施。这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可资鉴戒的经验教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蒲公英  
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和超前发展区是促进自身经济结构转型和缓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手段,这两种类型的特区政策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是俄罗斯不同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建设目标、建管模式、建设范围以及允许投资领域有着显著的差异。当前,俄罗斯建设经济特区正在从重量转向了重质的发展,超前发展区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关雪凌  孙晓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梅里特·福克斯  迈克尔·海勒  赖海榕  罗燕明  焦津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O·T·博戈莫洛夫  张仁德  
作者对俄罗斯改革的全过程进行了总结。俄罗斯的改革同中东欧相比,尤其同中国相比是不成功的。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普京时期经济虽有较大增长,但也不是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由于石油涨价和出口优势等某些特殊因素带来的。俄罗斯改革主要的教训在于,政治精英们在西方的建议下选择了错误的“休克疗法”。他们无论就其道德水准、政治上的成熟、起码的诚实和良心,还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的理解,都绝对不能适应历史转折的召唤。许多东西表明,保留社会主义的过去的优点是有利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其末  
本文首先依循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主线,分阶段论述了日本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即二战前的国家掌控和财阀垄断,二战期间的突出的军事性和严厉的统制性,二战之后的经济民主化和高速增长。接着提出了走出经济困境应该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实现经济稳步高速增长。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利用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建立巨型企业联盟,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政府对企业重协调,重监控,重效率,重创新,少干预,多扶持,少保护;大刀阔斧地对国企、民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通过建立健全资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何艳  
本文主要从开放式的贸易保护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扶持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对 某些幼稚工业和敏感部门进行特殊保护等方面,论述了韩国为减弱入关冲击、促进国 民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经济对策,并总结和揭示了其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与 教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磐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严峻困难巴西从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到本世纪30年代,一直是以种植咖啡和橡胶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巴西的工业化起步始自1930年,但真正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巴西7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曾被称为“巴西奇迹”。但到了8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剧变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失误,平均增长率只有1%。目前巴西经济困难重重,处在严重滞胀的状态。总结巴西经济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欣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可以说已经离不开国家干预,甚至离不开国际干预,这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干预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所有问题,但可以起到缓解矛盾,促进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从传统上来看,美国民主党在经济上更加信奉凯恩斯主义,因而现在民主党执政,强调国家干预的成份多一些,共和党则在理论上反对国家干预,强调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而实际上,无论哪一个政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飞  
20世纪的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毋庸多说,"失去10年"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的发生期间。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和居民相信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土地神话",结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同时膨胀,土地神话的破灭使得资产和负债情况严重受损,地价的下跌直接打击了信用风险最集中的银行部门,动摇和破坏了日本经济信用体系的根基。资产和负债的严重受损、信用体系的破坏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河合正弘  马里奥·兰伯特  高木伸二  熊爱宗  
这篇短文借鉴了亚洲新兴经济体(EAEs)[1]对于资本流动管理的近期经验。资本流入尽管可带来巨大好处,但是大规模资本流动如果管理不当,也将会为接受国带来各种风险。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普遍经历了大量的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