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3)
- 2023(5749)
- 2022(5049)
- 2021(4758)
- 2020(3965)
- 2019(9155)
- 2018(9001)
- 2017(17324)
- 2016(9968)
- 2015(11176)
- 2014(11233)
- 2013(10903)
- 2012(10548)
- 2011(9632)
- 2010(9968)
- 2009(9309)
- 2008(9348)
- 2007(8606)
- 2006(7853)
- 2005(7162)
- 学科
- 济(35671)
- 经济(35632)
- 管理(28323)
- 业(26136)
- 企(20347)
- 企业(20347)
- 方法(14389)
- 农(13505)
- 数学(12515)
- 数学方法(12211)
- 中国(9872)
- 财(9714)
- 学(9060)
- 策(8979)
- 农业(8575)
- 业经(8026)
- 地方(7921)
- 贸(7576)
- 贸易(7574)
- 制(7555)
- 易(7359)
- 及其(6756)
- 银(6355)
- 银行(6337)
- 环境(6316)
- 行(6106)
- 和(6059)
- 理论(6001)
- 政策(5709)
- 融(5709)
- 机构
- 学院(144486)
- 大学(143826)
- 济(56993)
- 研究(55601)
- 经济(55572)
- 管理(54491)
- 理学(46053)
- 理学院(45486)
- 管理学(44527)
- 管理学院(44275)
- 中国(41612)
- 科学(35561)
- 京(31787)
- 农(30601)
- 所(30040)
- 研究所(27469)
- 财(27186)
- 中心(25007)
- 农业(24198)
- 江(24125)
- 业大(23441)
- 范(20926)
- 师范(20715)
- 财经(20570)
- 北京(20186)
- 院(20067)
- 经(18628)
- 州(18281)
- 省(17599)
- 科学院(16913)
- 基金
- 项目(94378)
- 科学(73395)
- 研究(69071)
- 基金(66204)
- 家(58902)
- 国家(58376)
- 科学基金(48233)
- 社会(41208)
- 社会科(38950)
- 社会科学(38936)
- 省(37760)
- 基金项目(33968)
- 划(32628)
- 自然(31834)
- 教育(31681)
- 自然科(31048)
- 自然科学(31033)
- 自然科学基金(30470)
- 编号(28656)
- 资助(28272)
- 成果(24869)
- 重点(21928)
- 课题(21153)
- 发(20959)
- 部(20912)
- 创(18798)
- 计划(18084)
- 科研(17979)
- 创新(17683)
- 性(17552)
共检索到22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凤
在经济转型时期,俄罗斯粮食安全问题表现在农业生产规模下降、居民食品消费量减少、贫困人口粮食保障水平降低、食品进口比例过高、粮食市场不健全等方面。近年来,俄罗斯制定了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农业生产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些政策之间不配套、不完整,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农业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盲目改造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现象,实现粮食安全面临诸多困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郭连成
"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和各具代表性的经济转轨国家,其粮食安全问题历来为两国政府和其他转轨国家所密切关注;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粮食安全状况也对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以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和安全线指标为基础,中国规定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这是粮食安全的红线,但按这一标准仍时常有缺口。俄罗斯虽谷物自给率较高,但按粮食和食品安全的综合性标准衡量,其粮食和食品自给总水平一直低于90%,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和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亮
世界现在仍有约1/8的人口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非洲和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形势尤为严峻,要实现2001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到2015年世界饥饿人群比例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与营养不足并存的另一严重问题,是营养失调,其所造成的巨大经济、社会代价令收入水平各异的国家难以承受。因此,国际社会和各国在近期内必须将解决营养不足与营养失调视为最大的优先事项。未来10年,国际粮食贸易预计将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出口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率增速将更加缓慢,农产品产量增长在中期有可能减速;在价格预计维持在相对高位时,供给增长应该跟上需求增长速度。在这种背景下,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受阻,粮价不断攀升,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涵盖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个层面。日本、韩国目前基本可以实现主粮自给,但其他粮食仍然依赖进口,膳食营养结构相对健康,生态农业取得一定进步,但在食物微观分配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为维护粮食安全,日本、韩国特别重视农地资源保护,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积极培育农业接班人,采取了依靠高补贴和高关税保障主粮自给的流通政策,建立了适宜的粮食储备,并积极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日韩为鉴,我国应扎实做好主粮保障工作,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粮食补贴制度,探索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妥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粮食储备格局,提升仓储物流建设现代化水平;引导建立营养健康的膳食结构,大力弘扬节约粮食的消费观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秧分 钟钰 刘玉 王国刚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总结 ,分析了我国之所以能够养活 1 2亿人口的成功经验 ,针对我国现阶段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 ,提出了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现状 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林
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及政策杨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截至1994年底.俄罗斯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已达近40亿美元。从外资的国别来源看,美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外商投资伙伴,无论在投资总额和投资项目个数上都居第一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产区 主销区 粮食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董林 李娟 李春顶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梅 何微 林巧 杨小薇 姜微波
为探究后疫情时代我国粮食市场受国际联动效应的影响,切实保障疫情常态化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从粮食供应角度,对疫情爆发以来的粮食安全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新时期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借鉴主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和策略建议。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是有保障的,但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2)针对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存问题,建议从监测预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加强国际政策协调、畅通全球供应渠道五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粮食安全 保障措施 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虽然多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手段保障了粮食生产的连续性,但是相较于不断提升的粮食消费,我国仍面临着较大的粮食缺口。此外,虽然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荷载能力已经不足于在更长时间内提供充足的粮食增长空间。因此,通过国际贸易的相关手段,来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目前应对粮食增产乏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国内生产是基础,应当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制度,保障主粮的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补充,通过加大进口,丰富进口渠道与品种,降低对单一粮食进口市场的依赖度,来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道宾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发展代价,形成了粮食先进与经济落后、单产提高与收入过低、贡献加大与后劲不足的强烈反差。这种强烈反差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当地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中部地区出现了耕地损失之忧、谁来种粮之忧、水利命脉之忧、农技落后之忧,粮食安全隐患凸显。要消除粮食安全隐患,势必要建立健全包括耕地保护补偿、水利条件改善、科技兴粮事业、粮农教育培训、粮食生产补贴、产区转移支付、粮食精深加工、粮食差价补贴等系列化、综合性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使中部地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发展代价 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刘文新
系统评价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阐释其作为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对粮食供给、结构以及耕地压力的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增强且增产潜力较大,但基于消费结构视角,粮食种植结构面临调整压力;近25年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均下降1/2,现有单产水平下的耕地资源能够对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基于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角度选取相应情景,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2010-2030年粮食产出状况,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安全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