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3)
- 2023(4716)
- 2022(3749)
- 2021(3590)
- 2020(2642)
- 2019(6103)
- 2018(5820)
- 2017(10544)
- 2016(6220)
- 2015(6802)
- 2014(6655)
- 2013(6601)
- 2012(6362)
- 2011(5877)
- 2010(5870)
- 2009(5363)
- 2008(5372)
- 2007(4809)
- 2006(4351)
- 2005(3778)
- 学科
- 济(23663)
- 经济(23634)
- 管理(12947)
- 业(12632)
- 农(8951)
- 企(8741)
- 企业(8741)
- 学(8071)
- 方法(7829)
- 地方(7825)
- 数学(6492)
- 中国(6490)
- 农业(6473)
- 数学方法(6338)
- 业经(5851)
- 环境(4641)
- 财(4604)
- 贸(4291)
- 贸易(4287)
- 地方经济(4229)
- 易(4100)
- 制(4007)
- 发(3686)
- 融(3685)
- 金融(3683)
- 理论(3543)
- 和(3490)
- 银(3387)
- 银行(3360)
- 行(3209)
- 机构
- 学院(92032)
- 大学(91436)
- 研究(38297)
- 济(31675)
- 经济(30981)
- 管理(28036)
- 科学(27822)
- 中国(26843)
- 理学(24254)
- 理学院(23776)
- 管理学(23020)
- 管理学院(22863)
- 农(22150)
- 所(21733)
- 京(20678)
- 研究所(20284)
- 农业(17732)
- 业大(16829)
- 中心(16331)
- 范(15254)
- 师范(15037)
- 江(14843)
- 财(14362)
- 院(13871)
- 科学院(12863)
- 北京(12855)
- 师范大学(12204)
- 省(12148)
- 室(11889)
- 州(11672)
- 基金
- 项目(65829)
- 科学(51000)
- 基金(46958)
- 研究(44954)
- 家(43706)
- 国家(43361)
- 科学基金(34841)
- 社会(26727)
- 省(25896)
- 社会科(25096)
- 社会科学(25088)
- 基金项目(25008)
- 自然(23952)
- 划(23327)
- 自然科(23313)
- 自然科学(23305)
- 自然科学基金(22850)
- 教育(20590)
- 资助(18085)
- 编号(18003)
- 重点(16183)
- 发(15673)
- 成果(15285)
- 计划(14116)
- 部(13751)
- 课题(13611)
- 创(13435)
- 科研(12857)
- 创新(12650)
- 科技(12579)
共检索到13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冠 陈涵如 王平 王田野 于静洁 刘昌明 杨林生
本文利用The Global Runoff Data Base(GRDB)和The Arctic Great Rivers Observatory(ArcticGRO)地表径流数据研究了1930年以来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六大河流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科学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科雷马河年径流量分别以每年1.53 m~3/s、7.27 m~3/s、15.37 m~3/s、19.59 m~3/s、38.41 m~3/s、21.15 m~3/s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洪峰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②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量影响不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北极河流径流变化、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开发,以及制定北极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领梅 沈冰 宋孝玉 李怀恩 罗光明
和田河流域位于大陆腹地 ,水资源紧缺。通过对地表径流的研究分析指出 ,和田河径流以高山冰川积雪融水为主 ,年际变化较平稳 ,但年内分布极为不均 ,春旱夏洪严重 ;和田河出山径流以及入塔径流均存在不显著的递减趋势 ,具有 2 6年和 11年的周期变化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和田河流域 变动周期 干旱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新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盖的加速融化使得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凸显,对北极的争夺逐渐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重要的世界大国,对北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北极有经济、军事、安全等诸多战略利益。俄罗斯为实现这些战略利益采取了政治、科学、军事、经济和法律等多项战略措施。然而,俄罗斯战略利益的实现依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世界大国的制约,二是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较高的经济成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美平 李忠勤 姚晓军 张明军
采用数理统计、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9—2008年径流序列进行分析,揭示了冰川融水径流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和突变特性,并对径流与气候、冰川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近50 a来径流增加趋势显著,特别是在1993年发生突变后,平均径流较1993年前增加了69.4%。径流序列第一主周期为15 a,第二主周期为6 a。在13~16 a时间尺度上看,1号冰川融水径流在未来的几年将继续保持偏多趋势,但是从5~7 a和超长期时间尺度上看则相反。冰川融水径流与冰川物质平衡、年均气温、消融期气温及年降水量存在良好的瞬时响应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慧智 徐曼
2017年8月俄罗斯确定了科拉、阿尔汉格尔斯克、涅涅茨、沃尔库塔、亚马尔-涅涅茨、泰梅尔-图鲁汉斯克、北雅库茨克和楚克奇八个"北极发展支撑区"。发展支撑区日益成为俄罗斯北极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和重要平台。从支撑区在俄罗斯北极战略中的定位出发,对支撑区的历史演进、区内优势和发展状况以及具体规划等进行研究,分析支撑区开发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俄罗斯北极战略目标,提出加强中俄北极合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发展支撑区 北极战略 中俄合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斌斌 郝成元 李若男 郑华
地表径流的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力作用,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变化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水文循环过程为主线,分过程阐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机制机理,对各种量化二者对地表径流变化贡献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分析全球部分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变化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参与水文循环的各个过程之中,不同水文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变化的途径不同;2)不同量化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同,不同方法对同一流域的研究结果可能不一致;3)全球不同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变化贡献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现阶段,综合多种突变检验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别地表径流突变点的准确率;消除干扰因素(如气象水文等数据选取、模型方法参数设置和方法本身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同一流域不同量化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如何更好地耦合基于物理的水文模型方法和基于数学的经验统计方法来量化二者对地表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晓辉 姚治君 陈传友
本文研究了黄河源区近50年来的径流、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降水对黄河源区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源区近50年的降水和径流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平均径流量的总体趋势为“多-少-多-少”,吉迈测站的径流年际波动比较剧烈,玛曲测站年际变化不大,变差系数较小,只有0.09,吉迈、唐乃亥测站的汛期径流量表现为下降趋势,非汛期的径流量表现为上升趋势。另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平均降水量的总体趋势为“丰-缺-丰-缺”,降水年际变化不大,除达日气象站以外,其余5个气象站的降水量按照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逐渐减少,达日、...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径流 降水 相关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
论文利用1956—2000年近45a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1956—2004年近50a的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雅鲁藏布江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流域来水的增加,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基于潮白河上游流域内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对比法分析了1961—2005年该流域年径流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流域径流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潮白河上游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流域径流量平均值仅为60年代的75.8%,减少幅度较大。通过分析认为:降水、气温变化不是造成年径流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径流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修建水库以及跨流域调水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潮白河上游 径流变化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立凡
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可以部分时间开通。该航道是连接亚洲、欧洲、北美大陆的捷径以及货物运输的最短航道,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俄罗斯高度关注北极航道的战略价值,这不仅是因为俄是濒临北冰洋同时又是拥有北极圈内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北极地区是俄罗斯未来的资源战略基地,北极航道是俄罗斯未来的国家运输干线,更因为该地区是俄罗斯恒久的战略安全屏障。为更有效地开发北极航道,服务国家战略利益,俄罗斯积极实施"实际占有"战略,试图直接控制北极航道;大力扩建和新建北极地区军事基础设施;努力建造多用途核动力破冰船,并为通过该航道的贸易船只提供补给和航运安全保卫。但俄罗斯对北极航道的战略开发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航道 开发利用 国际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钱宗旗
俄罗斯拥有北极圈内最长海岸线。围绕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海上战略通道的构建,环北极国家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俄属北极地区的丰富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海上战略通道成为俄罗斯牵制各方的重要筹码。俄罗斯于2009年公布其首部关于开发俄属北极地区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俄属北极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将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俄罗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有助于推动俄罗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 资源 开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连祺
俄罗斯为实现北极利益最大化,以扇形原则、先占原则和自然延伸原则为法律依据主张对北极资源行使主权控制。扇形原则因缺乏国际法论据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但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需要不会放弃扇形原则的主张,并以自然延伸原则巩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权,这种权利是经济属性的主权权利并受到国际法的严格限制,只能依据科学证明来争取北极大陆架资源拥有权。同时,俄罗斯积极采用共同开发政策对北极资源进行权利控制,通过与相关国家签订临时协议拥有对北极争议区自然资源的开采权,这些对非北冰洋国家和《海洋法公约》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有必要对俄罗斯北极资源开发政策高度重视,通过现有法律途径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责任。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资源 开发政策 新框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晓伟 沈冰 黄领梅
根据和田河实测年径流资料,应用小波分析、R/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和田河年径流存在减少趋势,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通过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上游出山口处两支流的径流变化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下游入塔里木河处除受降水减少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水土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是其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艳 夏军
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自身不产流,干流水量主要依靠源区河流的补给,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的源流区(出山口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水文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法和EOF分析法研究历史水文过程的特征与规律,以及区域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川积雪融水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EOF分析表明源流区内的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受冰川调节和区域气温升高的双重影响,年平均径流量多年保持稳定并在近年来有所增加,小波分析表明1990年后在大于15年的时间尺度上进入丰水期;多变量非参数检验表明径流随气温和蒸发量变化较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顺久
依据1961~2003年水文气象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进行了岷江年径流、青藏高原年气温与年降水长期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变化趋势显著性检验,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了岷江径流变化与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而年降水略有增加但不显著的气候环境下,岷江径流量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上游紫坪铺站-2.619 0m3/s、下游高场站-6.538 5m3/s,其中紫坪铺站径流减少趋势十分显著,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信度检验;从季节变化上看,岷江径流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以春季变化最少;从时间变化特性看,在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