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7)
2023(13924)
2022(12136)
2021(11464)
2020(9529)
2019(21797)
2018(21832)
2017(41639)
2016(22608)
2015(25218)
2014(24903)
2013(24114)
2012(21800)
2011(19512)
2010(19425)
2009(17971)
2008(16882)
2007(14573)
2006(12601)
2005(10832)
作者
(62913)
(51883)
(51647)
(49052)
(32952)
(24792)
(23510)
(20458)
(19829)
(18499)
(17703)
(17378)
(16414)
(16269)
(15955)
(15874)
(15587)
(15561)
(14990)
(14615)
(12876)
(12730)
(12540)
(11941)
(11615)
(11488)
(11441)
(11360)
(10450)
(10192)
学科
(82336)
经济(82228)
管理(63301)
(57463)
(48773)
企业(48773)
方法(36480)
数学(30901)
数学方法(30467)
(22417)
中国(22340)
(21322)
(19923)
业经(19006)
地方(16937)
(16243)
理论(16234)
(15579)
贸易(15571)
(15105)
农业(14570)
(13997)
(13333)
财务(13255)
财务管理(13231)
技术(13149)
环境(13006)
(12937)
银行(12893)
教育(12858)
机构
大学(305562)
学院(304751)
管理(120443)
(114479)
经济(111848)
理学(104663)
理学院(103489)
研究(101523)
管理学(101513)
管理学院(100974)
中国(74005)
(65027)
科学(64142)
(53084)
(50379)
(48971)
业大(46281)
研究所(46108)
中心(45815)
(44021)
财经(42605)
(41966)
师范(41548)
北京(40752)
(38741)
农业(38495)
(37570)
(35856)
技术(34083)
师范大学(33459)
基金
项目(213915)
科学(167470)
研究(158540)
基金(153265)
(133435)
国家(132326)
科学基金(113376)
社会(97393)
社会科(92064)
社会科学(92042)
(84292)
基金项目(81351)
自然(73969)
教育(73383)
自然科(72237)
自然科学(72219)
(71031)
自然科学基金(70864)
编号(66111)
资助(62382)
成果(54062)
重点(47774)
(46394)
课题(45582)
(45190)
(44743)
创新(41570)
项目编号(41171)
科研(40827)
大学(39992)
期刊
(125252)
经济(125252)
研究(88720)
中国(58459)
学报(49885)
科学(44690)
(44625)
管理(43942)
教育(40375)
(39829)
大学(37454)
学学(34895)
农业(31172)
技术(26591)
(23252)
金融(23252)
业经(21954)
经济研究(20360)
财经(19701)
图书(17998)
(16769)
(15783)
问题(15769)
科技(15190)
理论(14648)
(14429)
实践(13616)
(13616)
技术经济(13484)
现代(13317)
共检索到440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锡奎  严功军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协议,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随后,中俄两国政府决定,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将共建自由贸易区。俄罗斯媒体在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其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大量报道表明:俄罗斯媒体对于"一带"的关注度与中俄关系、"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有关联,其报道立场及倾向性趋于积极正面。俄罗斯社会各层面对"一带"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支持,但存在不和谐因素。"一带一盟"在俄备受关注、舆论环境良好的影响因素包括"一带"与"一盟"间的相互作用、互惠策略的激励、中俄关系日益亲近、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制裁等。因此,在"一带一盟"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实惠和利益、谨慎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重视传统观念的影响、客观认识不同文化思想的制约,科学规划、有效实施"一带一盟"的对接合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剑欣  栗兴维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发展模式,从宏观布局到具体施行,不仅需要沿线各国的认同参与,也需要国际舆论的氛围助力。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中极为重要的区域大国,俄罗斯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影响着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一带一路"形象的认知,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是国际舆论的重要构成。本研究针对俄罗斯六大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峰会前后的新闻报道,借助内容分析方法,运用框架理论,全面剖析其报道框架,进而明确俄媒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OR)到现在的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并认为世界上不只是一条带和一条路,而是应该有很多条带和很多条路。因此,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和带的建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其战略重点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将中国经济增长扩展到沿线的国家,并可能产生更适用于新时期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新思路: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2016年11月10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模式及其与现有的全球治理格局的内在联系,寻求中国和其他合作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保持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来自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联合国官员、发展专家、智库学者和企业领袖出席本次会议,就"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探讨‘一带一路’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共同愿景""互联互通和可持续性"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本组笔谈,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董誉文出席会议并组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先生的大力支持。董女士约请与会的三个沿线国家,分别是蒙古、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的相关专家,是其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及其观点的荟萃,以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新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欧阳向英  
2015年5月,"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然而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还远远落后于双方预期。这是因为两国在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和模式上存在某些错位,给对接造成困难。错位于中俄都有不利影响,务必重视化解。为促进"一带一盟"顺利对接,俄罗斯应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对接应遵循市场规律,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中国应加强对俄合作的"顶层设计",从便利化入手,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欧阳向英  
2015年5月,"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然而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还远远落后于双方预期。这是因为两国在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和模式上存在某些错位,给对接造成困难。错位于中俄都有不利影响,务必重视化解。为促进"一带一盟"顺利对接,俄罗斯应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对接应遵循市场规律,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中国应加强对俄合作的"顶层设计",从便利化入手,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富  徐艳艳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沿线国家纷纷参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力度也逐步提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对俄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是我国与俄罗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区域。基于此种情况,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分析模型,并利用近10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效率依然有待提升。现阶段黑龙江省应从加快战略转型速度、优化贸易投资互补、联合俄罗斯建立双边贸易配套服务体系、优化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营商环境以及注重减少非效率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提升对俄罗斯贸易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艳艳  吴舒钰  
白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和亚洲通往欧洲的重要门户,中白两国经贸合作对两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意义与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笔者运用互补性指数测量发现中白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很强,但对两国贸易强度指数测量结果显示,中白两国整体贸易强度尤其是白俄罗斯出口与中国进口贸易强度较低。尽管中白两国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但是两国整体贸易潜力特别是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潜力仍未得到有效开发。为进一步挖掘中白两国贸易潜力、优化贸易结构、推进双边贸易平衡,中白两国政府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推进“五通”建设,加强双边技术合作,落实经贸合作项目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睿思  
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加强了远东地区开发的力度,并致力于在东北亚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各种领域的经济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发展构想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勾勒出新的发展方向,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对俄合作的拓展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随着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超前发展区的建设逐渐推进,黑龙江省应利用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俄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原琳琳  张国利  
“一带一盟”的对接为中俄发展更高层次的农业投资合作提供了历史机遇。中俄之间农业资源互补、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为中俄农业投资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俄农业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投资地域、投资企业主体等方面进步明显。然而,中国企业赴俄农业投资还面临诸多挑战:投资产业处于价值链的底端,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履行社会责任不到位;俄罗斯趋于收紧敏感行业投资,中俄投资保护协定还未升级,投资的政治风险凸显;面临来自于日本、韩国企业的竞争等挑战。因此,应不断提升赴俄农业投资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控,开展多元化的对俄农业投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宇  郭志超  
文章对"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境内的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了简述,对其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条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剖析在出口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处理相关问题的措施,为建设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农产品出口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实践提供一点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振宝  李哲敏  
俄罗斯地跨东欧和北亚,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合作国家。俄罗斯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成熟的农业技术和巨大的农业投资需求,而中国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较成熟的农业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资金。中俄两国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近些年来,中俄农业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产品贸易稳中有增,农业科技合作逐渐增多,农业投资增长趋势明显。当前中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随着"一带一路"背景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的成立,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农业合作有望取得新突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鸿鹏  吴頔  
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基础深厚并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十九大后中俄两国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深化,中方"一带一路"与俄方"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得更加紧密,在"一带一盟"的战略安排下,两国农业合作将创造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中俄农业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一带一盟"对两国农业合作的正向推动作用,阐述了两大战略对接的重要性、相关支撑关系、对远东地区及中俄两国的影响,并探究了通过两大战略对接促进两国农业合作的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灵杰  
本文在分析了征信文化传播发展的特征要求上,论述了利用新媒体来进一步提升征信文化宣传效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有效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加强征信文化传播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炫凯   葛子豪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公众参与理念被引入政策过程。智库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观点、对策和建议,间接参与政策过程,在协商决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总结国内外专家在智库参与政策过程、社交媒体与政策过程、智库与社交媒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型智库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