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3)
- 2022(75)
- 2020(54)
- 2019(146)
- 2018(151)
- 2017(292)
- 2016(162)
- 2015(197)
- 2014(177)
- 2013(154)
- 2012(210)
- 2011(168)
- 2010(160)
- 2009(188)
- 2008(168)
- 2007(150)
- 2006(140)
- 2005(141)
- 2004(143)
- 2003(150)
- 学科
- 济(790)
- 经济(789)
- 关系(504)
- 贸(343)
- 贸易(343)
- 易(342)
- 数学(324)
- 方法(322)
- 数学方法(309)
- 各国(282)
- 贸易关系(222)
- 对外(216)
- 国贸(213)
- 经济关系(174)
- 学(173)
- 环境(151)
- 管理(147)
- 外经(144)
- 对外经济(144)
- 世界(125)
- 经济学(110)
- 工业(106)
- 国际(104)
- 农(92)
- 地方(88)
- 问题(88)
- 中国(83)
- 发(82)
- 业(79)
- 及其(72)
- 机构
- 大学(2750)
- 学院(2397)
- 研究(1471)
- 济(1101)
- 经济(1086)
- 所(808)
- 中国(804)
- 研究所(735)
- 科学(711)
- 京(643)
- 管理(614)
- 中心(596)
- 理学(548)
- 理学院(536)
- 管理学(515)
- 范(513)
- 师范(511)
- 管理学院(510)
- 院(505)
- 北京(477)
- 国际(461)
- 研究中心(452)
- 师范大学(450)
- 财(449)
- 科学院(424)
- 江(411)
- 社会(408)
- 研究院(396)
- 经济学(380)
- 财经(375)
共检索到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佩华
俄罗斯外交有确定的內容,那就是普京执政后对与独联体和欧洲外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对与美、中保持稳定关系的明确意识和自觉以利益作为俄罗斯外交取舍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外交方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立国十多年,呈现了由西向东、以东制西、东西平衡和相互制约的运作曲线。俄罗斯外交变数反映俄罗斯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矛盾态势,它由外部环境引起,由内部利益所驱使,发生范围广且频率高,给中俄合作带来局部干扰,但一般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总体进程。
关键词:
外交 曲线 变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淑芳
俄罗斯由于其具有欧亚结合部的文明和地缘特点 ,因此 ,拥有十分独特的外交文化 ,即 :西方化和东方情结 ,不安全感和扩张、大国意识 ,意识形态和历史使命感 ,均势外交和强权。冷战后 ,国际环境、实力、地缘环境的变化 ,俄罗斯的外交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给俄罗斯外交政策烙上了时代印记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文化特点 影响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崔铮
冷战时期,中东地区是美苏对抗的重要地区。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下降的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在中东的影响力。"阿拉伯之春"爆发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大多以"调解人"和"中立者"的角色出现,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俄罗斯在该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加剧,俄罗斯面临的政治、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促使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俄罗斯力图从中东地区中立的劝和调解者向把握事态发展方向的参与者和塑造者转变。俄罗斯通过与中东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和联合反恐行动,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武力垄断。军事外交成为俄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婷婷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俄罗斯开始谋求重返拉美。俄罗斯将能源作为"战略武器",不断在拉美地区拓展外交空间。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俄罗斯将不断加强在拉美地区的能源外交。文章认为,未来俄罗斯与拉美国家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美国因素"将影响着俄拉能源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拉丁美洲 能源外交 俄罗斯 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戴德铮,张玉花
俄罗斯外交政策经过几年的调整,1996年基本定位为全方位外交政策。与此同时实践上快速推进。对东方外交,实现了明显转变,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在独联体内,俄白签订了建立共同体条约,俄、白、哈、吉4国决定加深经济与人文领域的一体化;对西方外交,增大了说“不”的力度,坚持反对北约东扩,但注意发展对西方的实质关系,俄奉行全方位外交旨在尽快成为世界主角,1996年跨出了一大步。俄未来很可能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但难以快速
关键词:
俄罗斯外交,先进态势,未来走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昕
俄罗斯虽然仍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大国,但是由于其所面临的内部问题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俄罗斯在外交领域可回旋的空间有限。为了给国内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普京政府以一种实用主义风格的对外政策周旋于国际社会之中,力图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阶段,为俄罗斯的复兴创造机会。但这种实用主义外交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国家信用的逐渐流失而无法深化与他国的关系。
关键词:
俄罗斯外交 国际格局 实用主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树
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综合运用能源和其它资源,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者之一,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核心思想。以"安大线"为例,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远影响。最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俄罗斯 能源外交思想 中俄能源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中青
近两年来,亚太地区局势发展中的一些特点令人十分瞩目。亚太经济在经历了1995年的调整之后又恢复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出现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亚太国家之间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亚太地区局势中的这些特点进一步增强了本地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近年来对亚太地区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东方外交”的色彩正变得越来越浓。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事务,既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伍玉林
分析俄罗斯政治代表的青年后继者在人文科学领域受过专门训练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关于国家民族利益等问题的观点是判断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的重要方法之一。调研通过匿名回答完成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伙伴与俄罗斯的反对者、俄罗斯的外交策略、俄罗斯的内部等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俄罗斯,调研,外交政策,回答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淑芳
普京继承了叶利钦的“双头鹰”外交,同时又做了较大调整,在“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的前提下,将对外政策紧紧扣住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这两点,强调“务实、经济效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突出外交的经济内涵。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灵活务实的全方位平衡外交。
关键词:
普京 经济外交 核心利益 灵活务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莹 关海庭
新时期俄罗斯外交转型始于2012年开启的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对国内形势、地区局势和国际格局的再评估促使莫斯科开始注重通过软实力建设与多极世界中的不同行为体进行合作,转型首先从软实力政策调整开始。新时期俄罗斯的软实力政策调整主要在对外宣传、教育国际交流和国际发展援助三个领域展开,在对传统公共外交领域进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俄罗斯更加注重公共外交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机构功能整合,以更有效地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整体外交战略目标服务。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魏敏
长期以来,经济外交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一度走向沉寂。普京执政以后,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恢复,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逐渐清晰,形成了以能源和金融合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乌克兰危机后,为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俄罗斯利用其在中东地区的历史遗产和战略资源,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优势,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全力塑造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也做了调整,即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以能源合作为手段塑造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中东地区日渐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提升大国地位和地区影响力的战略要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淑琴 贾庆国
在俄罗斯,能源不仅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严重影响国家内政外交,并且,这种影响仍在继续加深。能源企业出口获得的巨额外汇收入,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财政源泉;最近几年,通过一系列能源外交活动,俄罗斯逐渐恢复本国在欧亚大陆及全球的政治影响和地缘优势;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继续把能源工业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强调能源工业在俄罗斯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杠杆作用,这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具有了鲜明的能源特征。那么,从前任总统普京到现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是如何形成了系统的能源外交学说?主要内容和支柱是什么?能源外交学说所依赖的能源工业基础和能源外交发展趋势如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毕洪业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健荣
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俄罗斯面临的外交两难处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外交策略,从战前坚持的反对美对伊动武立场,后转变为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失败,俄外交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受俄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战略方针的影响。在伊战后重建问题上,俄罗斯同样将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对策,为谋取对己有利的方案而纵横捭阖,以不变应万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