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761)
- 2022(3410)
- 2021(3340)
- 2020(2722)
- 2019(5945)
- 2018(5881)
- 2017(11510)
- 2016(6372)
- 2015(7238)
- 2014(7307)
- 2013(7434)
- 2012(7269)
- 2011(6525)
- 2010(6811)
- 2009(6497)
- 2008(6816)
- 2007(6551)
- 2006(6183)
- 2005(5966)
- 2004(5098)
- 学科
- 济(26919)
- 经济(26771)
- 管理(20595)
- 业(19934)
- 企(18471)
- 企业(18471)
- 方法(10132)
- 财(10079)
- 中国(9917)
- 农(8551)
- 理论(8485)
- 业经(7890)
- 制(7568)
- 学(6889)
- 和(6833)
- 务(6494)
- 财务(6468)
- 财务管理(6450)
- 企业财务(6182)
- 数学(6024)
- 数学方法(5849)
- 银(5574)
- 银行(5573)
- 教育(5402)
- 农业(5338)
- 融(5321)
- 金融(5320)
- 行(5289)
- 体(4832)
- 策(4640)
- 机构
- 大学(98997)
- 学院(95755)
- 济(39858)
- 经济(38874)
- 管理(35747)
- 研究(33684)
- 理学(29430)
- 理学院(29070)
- 管理学(28567)
- 管理学院(28373)
- 中国(27774)
- 财(22843)
- 京(21670)
- 科学(17867)
- 所(17425)
- 财经(16923)
- 江(15993)
- 中心(15401)
- 经(15199)
- 范(15141)
- 师范(15095)
- 研究所(14867)
- 北京(14804)
- 财经大学(12451)
- 州(12379)
- 师范大学(12270)
- 经济学(12176)
- 农(11702)
- 院(11103)
- 经济学院(10639)
- 基金
- 项目(50472)
- 研究(40603)
- 科学(40217)
- 基金(36830)
- 家(30260)
- 国家(29938)
- 社会(27927)
- 科学基金(25915)
- 社会科(25053)
- 社会科学(25039)
- 教育(19403)
- 基金项目(18976)
- 省(18168)
- 编号(17443)
- 成果(16932)
- 划(15734)
- 资助(15301)
- 自然(15025)
- 自然科(14652)
- 自然科学(14652)
- 自然科学基金(14418)
- 部(12187)
- 课题(11793)
- 性(11300)
- 教育部(11138)
- 项目编号(11111)
- 重点(11037)
- 人文(10813)
- 国家社会(10430)
- 大学(10323)
共检索到16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广翔,丁卫平
60年代中期以前 ,苏联史学界关于俄国资本主义起源早的观点占上风 ,先是潘克拉托娃和鲁宾斯泰因分别提出 1 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产生和农民社会分化开始的观点 ,继之乌斯丘戈提出 1 7世纪俄国国有农村社会分化的观点 ,英多娃、普烈奥勃拉任斯基等人进一步发展乌氏观点 ,科瓦里钦科等人对这种观点不断提出修正 ,他们提出 1 9世纪上半期封建农奴制才出现真正危机的观点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俄国 农民分化 资本主义起源 工业革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华薇娜
16世纪中期 ,主要依附于修道院的英国的图书馆 ,随着宗教改革中修道院的解散 ,几乎荡然无存 ,英国的图书馆事业处于极其黑暗的时期。然而 ,随着资本主义的成长 ,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社会世俗化的进展 ,英国的大学图书馆成为冲破黑暗的第一道曙光呼之而出 ,在英国图书馆发展史册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论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变革。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呈现出全面社会化的重大变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不仅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定不断地产生和积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或“对立物”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新质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萌芽的晚期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广翔
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史学界对共产主义制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他们抱着种种偏见对俄国革命的前因后果问题,做了大量文章。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对俄国问题持的偏见有所淡化,研究方法及视角有所变化。对很多问题的阐述更为具体和全面,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正确估计西方史学界这方面的得失,把握其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西方苏联学的认识,对我国学术界不无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寿玉
以《资本论》关于资本母国诞生于西欧的经济条件为指导,笔者对史学界和经济史家提供的有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再学习和再研究,并力求使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对我国不能早期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讲几句浅见。敬请指正。首先,从封建经济制度看,我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为坚固。它不仅不是封建经济制度的薄弱环节,而且正如《资本论》所分析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商业对它的无能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键
俄罗斯历来就是纵向的社会构型,这是经济转型的重大障碍。为了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原有的纵向社会构型,建立一个以公民社会为主的横向社会构型,不仅是经济转轨的手段,也是其社会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这种具有“保障功能”的公民社会,而是一个寡头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俄罗斯政府却扮演了寡头攫取国家财产的“掠夺之手”的角色。普京执政以后,开始通过推行平民主义的治国方略,把寡头资本主义转变为人民资本主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寡头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树青
邓小平同志最近的谈话,总的精神是要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力争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追求劳动效率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由追求绝对剩余价值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变,马克思指出这种转变给劳动者所带来的后果是劳动强度的增加与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会导致休闲的异化,表现为休闲的“物化”与“工作化”;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要求休闲效率也相应提高,追求休闲效率在加剧时间稀缺性的同时导致休闲异化,表现为自由时间之不可能。
关键词:
效率 休闲 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乔继明
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内部新的劳动空间分工乔继明劳动空间分工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理论之,一。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以至全球范围的生产空间组织、资本投资指向、公司组织及劳动力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劳动空间分工具有了全新的内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的社会保障措施和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童书兴一、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在前苏联已有社会保障制度。前苏联宪法规定,国家对公民实行劳动保护,并改善其生活条件,"公民有劳动权利和根据其劳动的量和质领取报酬的权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申海波 庄宏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春生
近年来,俄罗斯逐渐显现出"国家资本主义"的特征与形态。自普京执政起,俄罗斯通过采取整治叶利钦时期形成的寡头集团、委派政府官员在垄断性企业任职、组建国家控股的大型旗舰企业等方式,实现国家资本向命脉企业的扩张与垄断,并以"重新国有化"的方式收回在激进改革时期被寡头集团所瓜分的重要国有资产,并设立"主权财富基金"。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国家资本主义"的特征、形态、表现、问题与趋势的分析,阐述俄罗斯"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
关键词:
俄罗斯 国家资本主义 寡头集团 稳定基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刘志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面貌。新技术革命使一些常规性的、易编码的工作被替代,导致工作的极化:管理和专业性技术等高薪、高技能岗位及餐饮、个人护理等低薪、低技能岗位需求增加,而中等技能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下降,出现社会"空心化"现象。工作和收入极化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代表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纷纷上台,以激进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打破了全球治理秩序。我国对新技术革命的后果应当予以充分关注,既要保证以技术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采取措施化解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极化风险。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中产阶级 极化 民粹主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宗耀
资本主义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共同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即私人性和社会性。这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两重性,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两重性等。在这些两重性中,资本主义私人性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性则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否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性比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断增长,将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前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长喜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中心议题。近些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围绕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展开诸多讨论,中国政治学会先后召开多次全国性的专门学术研讨会,尤其是最近在黑龙江大学举行的“中国政治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