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4)
- 2023(6528)
- 2022(5040)
- 2021(5010)
- 2020(3464)
- 2019(7785)
- 2018(7521)
- 2017(11453)
- 2016(7310)
- 2015(7936)
- 2014(7787)
- 2013(6494)
- 2012(5945)
- 2011(5570)
- 2010(5831)
- 2009(4932)
- 2008(4637)
- 2007(4193)
- 2006(3911)
- 2005(3623)
- 学科
- 教育(19578)
- 济(17267)
- 经济(17252)
- 管理(14097)
- 中国(12575)
- 业(11483)
- 企(9279)
- 企业(9279)
- 理论(7565)
- 农(7300)
- 教学(6451)
- 业经(5852)
- 发(5827)
- 学(5646)
- 发展(5359)
- 展(5237)
- 制(4663)
- 农业(4651)
- 财(4592)
- 体(4397)
- 思想(4003)
- 政治(3974)
- 技术(3798)
- 方法(3724)
- 工作(3691)
- 研究(3679)
- 思想政治(3636)
- 政治教育(3636)
- 治教(3636)
- 革(3627)
- 机构
- 大学(90230)
- 学院(87186)
- 研究(35076)
- 教育(28292)
- 济(26224)
- 经济(25358)
- 管理(25089)
- 范(23656)
- 师范(23588)
- 理学(21381)
- 理学院(21030)
- 管理学(20572)
- 京(20511)
- 管理学院(20360)
- 师范大学(19582)
- 中国(19116)
- 科学(18465)
- 所(15955)
- 研究所(14499)
- 江(14381)
- 职业(14363)
- 中心(14276)
- 北京(13920)
- 技术(13532)
- 财(13472)
- 院(13329)
- 州(11152)
- 教育学(11044)
- 研究院(10806)
- 财经(10442)
- 基金
- 项目(55561)
- 研究(52275)
- 科学(45637)
- 基金(35875)
- 教育(32164)
- 社会(31478)
- 家(29897)
- 国家(29409)
- 社会科(29356)
- 社会科学(29348)
- 编号(24612)
- 科学基金(24409)
- 成果(23425)
- 省(22882)
- 划(21562)
- 课题(20777)
- 年(18484)
- 基金项目(17212)
- 规划(15562)
- 项目编号(14810)
- 性(14763)
- 重点(14551)
- 发(14156)
- 部(14038)
- 度(13938)
- 教育部(13047)
- 制(12853)
- 阶(12835)
- 段(12779)
- 阶段(12747)
共检索到14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时月芹
作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传统教育强国,俄罗斯在全球教育治理舞台上的作用起伏多变、影响力不断扩展。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恢复教育大国形象。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强化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构成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多样化路径。由意识形态导向转为经济利益驱动、对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与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并存、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赢得话语权等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突出特点。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俄罗斯亦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内忧外患并存、国家教育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贺 肖甦
全纳教育既是时下盛行的全球性教育思潮,也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俄罗斯积极开展全纳教育,形成体系化发展路径。俄罗斯全纳教育在价值预设上认同公平和包容的国际主张,以促进共同参与和实现每个人的成功为实践目标;在实践中修改法律政策以维护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权利和学习机会,投入资源创设包容性学习环境,完善教育测评机制并拓宽学生发展渠道以促进其自我实现。俄罗斯已建成涵盖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流程全纳保障体系,同时也面临入学机制限制、师资系统性培养缺乏等现实挑战。摆脱对旧制度模式的路径依赖,乘数字教育变革之风,探索教育制度和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是俄罗斯全纳教育的新机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觉
现代化进程中,共同体的脆弱性意味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需要持续开展。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不同阶段的共同体脆弱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培育和铸牢国民共同体意识,从以国聚族到以族兴邦,从反抗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阶级联合革命,到带动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改革,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这些努力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由此奠定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进一步"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基础。沿着聚族兴邦的实践轨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得以深化的基本路向,就是要突破对象范畴的狭窄性、教育方式的宣教性以及团结进步的物化性,在全民性、生活性和意义性上加以完善。以此为基础,方可更好地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钏助仁 张涛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这为下一阶段深化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指明了方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须牢牢坚持以骨干专业群建设为基本载体,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发展动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主线。在严格遵循行动逻辑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保障品质内涵,坚持创新驱动和合作发展,提升技术技能积累,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
新时代 特色高水平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岩岩
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面临着优质生源不足、师范生职业能力缺失和入职机制不健全的三重危机。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招生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试图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和竞争力。借鉴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的经验,有助于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
俄罗斯 师范教育 教师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岩岩
俄罗斯工程教育面临着国际工程教育全球化和国内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双重挑战。从学位体制与欧洲接轨、引进CDIO教育模式、创建"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模式和加入世界两大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国际化改革,体现出俄罗斯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的目标定位合理、战略措施切实可行和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等特点。受俄罗斯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的启发,我国工程教育应以全球化和新工业革命为导向,重构工程教育体系;瞄准全球工程教育前沿,全面创新教育模式与机制;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高端技术人才。
关键词:
俄罗斯 工程教育 全球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树坤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治理的逻辑、风险进行透视,并对其提升路径进行思考。研究发现,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治理因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呈现出教育治理主体的变革、大数据促进教育治理决策的变革及大数据促进教育治理模式的变革。而教育数据供需失衡风险、教育数据失真与监管不力风险、目标要求与发展后劲的缺乏协同给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基于此,提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治理,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大数据与教育治理深度融合的相关立法;第二,加强教育治理与大数据运用相关的政策性支持;第三,适度开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的市场主体参与权。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治理 逻辑转向 风险解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仍然没有脱离静态治理和碎片化治理的窠臼,而旨在促进组织系统整体运作的整合性与协调性的整体性动态治理为此提供了借鉴范式,为职业教育治理理论及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大拓展空间。基于对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理论内涵的阐释和对其逻辑缘起的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治理创新,应该围绕树立横向思维模式以变革治理理念、确立组织优化方向以筑牢治理基础、夯实动态能力维度以打造治理优势、完善整体机制设计以优化治理模式、构建数据支撑机制以推进"循数治理"等思路搭建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体制,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外思想家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体制的理论和逻辑进行过深入探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文章提出,社会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需要从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其变化,尽管一些突变和历史事件会对现行社会体制产生影响,但是社会体制根植于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这其中包括人们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也需要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只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比较研究才能深入下去。
关键词:
社会体制 历史发展 逻辑演变 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伏心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1979-2001年,国家制定了从“六五”到“十五”共5个“五年计划”,前4个“五年计划”都已较好地完成,“十五”计划亦已开始实施。从计划背景、计划重点和计划形式等方面,对5个“五年计划”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家计划的演化逻辑,也可以透视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朝阳 许杭军 郭惠玲
服务主导逻辑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服务主导逻辑的缘起和演进轨迹,然后论述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对服务主导逻辑进行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了服务主导逻辑对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产品主导逻辑 服务主导逻辑 价值共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樊鹏 汪卫华 王绍光
改革时期,以公安警察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强制能力建设先后经历了从行政分权到集权型发展两个阶段。文章综合分析了公安分权与集权各自的目的、效果与影响,提出内外部安全环境的变化、体制自身适应存活的压力,以及中央财政汲取能力的提高,是影响国家强制能力变迁的关键变量。近10年的集权型建设,增强了国家对强力机构的统领与规制,提高了政权体制的适应存活能力。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强制能力建设一味"向上收"的特征不同,面临社会稳定的考验,统分结合、专群结合更符合我国政权体制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公安 警察 行政分权 行政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