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591)
2022(527)
2021(521)
2020(449)
2019(1125)
2018(1130)
2017(2430)
2016(1291)
2015(1525)
2014(1528)
2013(1494)
2012(1449)
2011(1397)
2010(1454)
2009(1226)
2008(1196)
2007(1145)
2006(948)
2005(865)
2004(724)
作者
(3549)
(3175)
(3021)
(2866)
(1853)
(1507)
(1404)
(1239)
(1138)
(1092)
(1039)
(1022)
(1006)
(996)
(977)
(973)
(957)
(927)
(918)
(907)
(876)
(732)
(715)
(715)
(709)
(688)
(670)
(662)
(641)
(639)
学科
(7249)
经济(7244)
关系(3073)
(2417)
管理(2280)
(2214)
经济关系(2063)
联合(1797)
合体(1726)
经济联合(1726)
经济联合体(1726)
联合体(1726)
(1716)
企业(1716)
(1705)
(1604)
贸易(1602)
(1531)
对外(1473)
(1418)
外经(1305)
对外经济(1296)
农业(1160)
地方(1155)
(1102)
金融(1102)
中国(1098)
技术(1063)
国际(1004)
制度(986)
机构
大学(17713)
学院(17323)
研究(8532)
(7938)
经济(7742)
管理(5805)
中国(5232)
理学(4884)
理学院(4833)
管理学(4765)
管理学院(4742)
(4537)
科学(4480)
(4340)
研究所(4113)
(3653)
中心(3507)
农业(3229)
(3085)
(2800)
业大(2786)
(2687)
师范(2669)
国际(2575)
(2558)
研究院(2478)
科学院(2440)
北京(2424)
技术(2394)
研究中心(2282)
基金
项目(11155)
研究(8874)
科学(8559)
基金(7698)
(6874)
国家(6821)
科学基金(5259)
社会(5144)
社会科(4841)
社会科学(4840)
教育(4391)
(4300)
基金项目(4097)
编号(3855)
(3819)
成果(3623)
自然(3235)
自然科(3157)
自然科学(3156)
自然科学基金(3100)
资助(3073)
课题(2846)
(2774)
合作(2649)
重点(2630)
(2592)
(2514)
(2472)
教育部(2359)
(2295)
期刊
(10508)
经济(10508)
研究(5256)
(4587)
中国(4300)
教育(3489)
农业(3115)
国际(2842)
学报(2405)
(2391)
论坛(2391)
科学(2308)
世界(2213)
(2106)
管理(1914)
大学(1873)
(1853)
(1845)
金融(1845)
技术(1756)
学学(1701)
(1630)
业经(1515)
(1398)
问题(1357)
职业(1356)
国际经济(1251)
东北(1189)
东北亚(1189)
北亚(1189)
共检索到3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键  
俄罗斯独立后在外交上一度冷落了东亚,但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特征、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以及为了彻底摆脱转轨危机和复兴经济等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必须积极参与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所以,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积极推行多边务实的“外交新概念”和“新东方政策”,这使俄罗斯在东亚多边合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俄罗斯参与东亚多边合作并不顺利,迄今为止,还受到来自俄罗斯内部和外部客观诸因素的掣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运仓  
近年来,俄罗斯摆出了东进的姿态,无论其成果怎样,至少这种举措迎合了世界经济合作的潮流。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俄罗斯挟其疆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之优势,再加上其历史遗留下来的高新技术及工业基础,其对东亚的影响不可能一直维持在目前的低水平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琴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真正被东亚国家和地区引起重视主要是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且前景看好。本文将在阐述东亚多边合作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以及前景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普  
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展开,对世界与东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重要影响。例如美国一超地位的加强以及单边主义与多极化矛盾的发展;世界军备竞赛更加激烈;美国对中东、欧洲、东亚政策的重要调整;中日美三角关系出现了向更为平衡方向发展的可能;东亚多边合作要求趋强等等。正确认识当今形势的变化,将为我国外交方针的适当调整提供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普  
推进东亚多边合作是发展东亚和平、稳定、繁荣局面必不可少的。冷战后东亚多边合作的条件渐趋改善,形势也对此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当然仍存在困难,例如历史原因造成的不信任,如何对待美国在东亚的影响,以及朝半岛和台湾的分裂问题等。但这些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应该抓住时机,努力发展东亚多边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周轶赢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南泉  陈颖  
东亚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陆南泉陈颖乔治·索罗斯在俄罗斯《消息报》今年3月5日刊登的该报记者对他的采访录中说,东亚金融“虚脱”已经结束,但其后果难以预料,并认为俄罗斯处在危险之中。看来,他的预测应验了。1998年5月27日,俄罗斯再次出现金融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王少普   朱颖  
东亚合作因其背景和区域的特殊性,造成区域合作的局限性,概括起来说是全区域推进困难,公共品供应不足,大国领导缺位。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不同,功能也不相同。这一地区广泛的区域合作更多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欧盟的合作始于50年代。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各国的发展和竞争导致了地区合作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使亚太地区成为一极,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亚太地区更显得突出。东亚区域合作有安全合作的要求,这一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东亚合作必须走自己的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俄罗斯中国社会科学院龚荣进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首先需要说明两个地理概念。所谓"东北亚"一般是指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这里涉及正处于酝酿或形成中的两个经济区──日本海经济区和黄渤海经济区。从地理角度来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婷婷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之所系,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讨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原因出发,分析俄罗斯与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能源合作的战略,探讨制约俄罗斯拓展亚太能源市场的内部因素,预测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前景,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对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来扩展石油与天然气来源,与传统的海运进口方式相比,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运费和时间,而且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可大大提高。本文从地理学和地缘政治角度,在深入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现实需要、资源储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能源合作项目和发展计划,预测了未来至2030年不同时间点的能源合作潜力与规模。主要结论如下:①至2015年,来自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将由2010年的12.3%上升至20%,而天然气由10%上升至50%,两者相加占中国油气综合进口量的26%;②至2020年,来自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原油、天然气和油气综合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上升至28%、70%和38%;③至2030年,分别占26%、75%和40%。本文筛选并展望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10项重要能源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合作,本文重点推荐了4种合作模式,即贷款换石油模式、产量分成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认为应妥善协调能源合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视改善能源合作开发区域的民生状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茂荣  石兵兵  
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占全俄土地面积的3/5,地处东北亚。东北亚是21世纪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同时又是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东北亚国家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因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东北亚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赵洪波  
进入新世纪,在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中亚太地区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俄罗斯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所以在利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并为本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外部条件的同时,提升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俄罗斯实施亚太战略的主要目标与利益所在。目前,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能源、交通运输、粮食和安全保障等领域。但由于受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俄罗斯参与亚太合作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与区域内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与亚太关系的发展缺乏稳固的基础,进一步发展面临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