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4)
- 2023(7162)
- 2022(6112)
- 2021(5488)
- 2020(4528)
- 2019(10200)
- 2018(9895)
- 2017(19609)
- 2016(10531)
- 2015(11669)
- 2014(11893)
- 2013(11737)
- 2012(11474)
- 2011(10703)
- 2010(11362)
- 2009(10687)
- 2008(10207)
- 2007(9369)
- 2006(8822)
- 2005(8089)
- 学科
- 济(65634)
- 经济(65586)
- 管理(31918)
- 业(25106)
- 企(19588)
- 企业(19588)
- 地方(18217)
- 方法(18129)
- 数学(16267)
- 数学方法(16101)
- 中国(14772)
- 财(13366)
- 农(13187)
- 地方经济(12784)
- 学(11776)
- 业经(11148)
- 制(10227)
- 策(9660)
- 农业(8751)
- 环境(8677)
- 贸(8529)
- 贸易(8523)
- 融(8474)
- 金融(8474)
- 及其(8246)
- 易(8187)
- 银(8141)
- 银行(8127)
- 行(7915)
- 经济学(7821)
- 机构
- 学院(159289)
- 大学(157771)
- 济(80287)
- 经济(78782)
- 研究(61926)
- 管理(58353)
- 理学(48923)
- 理学院(48321)
- 管理学(47719)
- 中国(47453)
- 管理学院(47377)
- 财(38117)
- 科学(34010)
- 京(32982)
- 所(31851)
- 财经(28624)
- 研究所(28349)
- 中心(26908)
- 经济学(26064)
- 经(25852)
- 江(25629)
- 经济学院(23004)
- 农(22184)
- 院(21959)
- 北京(21464)
- 范(20809)
- 财经大学(20790)
- 师范(20689)
- 州(19472)
- 科学院(18678)
- 基金
- 项目(95279)
- 科学(75634)
- 研究(72259)
- 基金(69597)
- 家(59426)
- 国家(58948)
- 科学基金(50157)
- 社会(47809)
- 社会科(45386)
- 社会科学(45374)
- 省(35751)
- 基金项目(35056)
- 教育(31701)
- 划(30185)
- 自然(30009)
- 资助(29489)
- 自然科(29273)
- 自然科学(29267)
- 自然科学基金(28720)
- 编号(28635)
- 成果(24526)
- 发(22599)
- 重点(21678)
- 部(21621)
- 课题(20792)
- 国家社会(19965)
- 发展(19144)
- 性(19133)
- 展(18878)
- 创(18744)
共检索到26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康琴
俄罗斯七次人大代表会开得非常紧张激烈。以议长为一方和以总统为另一方,主要围绕经济转轨方针和总理人选展开了剧烈的权力之争,双方剑拨弩张。后来,双方感觉到国内局势严峻,都作了让步,紧张局面遂得以缓解。总统作了三点让步:同意以切尔诺梅尔金接替盖达尔出任俄政府总理;同意不立即就重新选举人代会代表举行全民公决;同意对经济转轨方针作某些调整。议长作了两点让步:继续保持总统发布有关经济转轨问题命令的权力;同意于1993年4月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曲文轶
第三次当选总统的普京将立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产业政策主导经济发展,大型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仍将成为关键性力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仍将延续,国有制将长期存在于自然垄断、军事工业与原材料产业。同时,普京也将试图通过减少管制和私有化来降低风险。再工业化定位、消除财政赤字的压力、欧美债务危机的警示、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决定了普京政府的民粹主义色彩将不得不有所淡化,政策重点将主要围绕培育人力资本与发展高科技产业而展开。经济政策能否推动创新发展与结构转型,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能否顺利实现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靖宇 张祥耿
韩国金融危机已持续一年之久,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新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严格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另一方面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彻底的经济改革,旨在早日摆脱危机。从长远来看,韩国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必将重振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福兴
韩国新政府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其内外政策的总纲,主张在政治上建设“清廉的政治、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上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和稳定物价,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既保持接触又继续“施加压力”,在对外关系上维持韩美安保体系,以韩美、韩日关系为基轴加强同中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而其“新政”的中心仍是经济建设。新政府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提出“全面调整,突破现状,开创新局面”的经济发展方针,以求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但是,韩国新政府在实施政治革新、突破经济困境、实现南北和解的进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跃勤
俄罗斯转型期间的经济衰退导致社会有效需求急剧下降,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恢复的困难和对资源出口依赖的压力。近年,俄罗斯政府通过实施富民强国新战略和新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以提高民生福利、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使过分依赖资源出口的单一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向多元型、内向型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俄罗斯的努力及其初步成果表明,振兴消费是稳定宏观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俄罗斯 消费 增长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康琴
试析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调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张康琴一、经济政策调整的态势1993年12月12日议会选举和宪法公决中,以盖达尔为首的“俄罗斯选择”只获得15.38%的选票,而知名度不高的日里诺夫斯基的自由民主党却出乎意外,成了得票率最高的党。这是何故?对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春生
本世纪以来俄罗斯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路径,俄罗斯国内对此存在分歧。在对内经济政策方面,俄罗斯高层的主要分歧是关于市场经济主体——国有公司还是私营经济在俄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出路问题;对外政策上的分歧是关于俄经济发展是否需要依赖西方。"新普京时代"是俄罗斯发展与变革的时期,普京提出的俄罗斯新经济政策要点是以创新带动俄罗斯经济发展,俄罗斯既定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路径能否发生变化,普京的新经济政策能否得以实施,需要给予进一步观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玉海
(一)从独立以来的以西方国家为重点转向东西方兼顾的对外经济政策。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把争取西方的援助、发展同西方的合作作为首要目标。叶利钦上台后多次出访西方国家,以期求得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及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实现私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1992年,俄罗斯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生产裹足不前,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俄罗斯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看法。我们认为,1992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恶化是与政府决策失误分不开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1999—2001年,俄罗斯经济呈现出迅速恢复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9.7%,工业增长了30.4%,投资增加了33.5%。但是,喜中有忧,俄罗斯经济受若干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能否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地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关系到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俄罗斯经济 未来发展 经济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秀云
俄罗斯联邦对外经济活动的最新政策法规刘秀云1995年5月22日至26日,《独联体国家经贸政策、法规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经济博士、高级专家普列斯卡塔夫斯基、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领事丹尼洛夫就《俄罗斯现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星
全球气候政策加速调整将明显加大俄减排压力截至2021年4月,已有包括欧盟27国在内的72个国家/经济体提交了更新的国家减碳目标自主贡献计划。欧盟、中国、日本等俄主要贸易伙伴先后宣布了"碳中和"目标,采取包括确立煤电退出时间表、逐步推广碳税制度、广泛布局清洁能源产业等减排措施,这加大了俄罗斯的减排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民
俄罗斯独立5年多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科技潜力下降,其“科技大国”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科技投入大幅度下降;科技队伍规模大大缩小,素质下降;科研与开发的物质保障全面恶化。为扭转这一局面,俄罗斯提出了以高技术振兴经济的战略及一系列科技政策:提高政府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科技立法;科技政策的核心从军事转到民用,从单纯为了提高高技术实力和培养人才转到提高经济竞争力;多方筹集科研经费;对优秀科学家实行物质鼓励;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后备科技力量;加强与西方的科技合作。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对经济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赵洋
印度国防研究和分析研究院外交政策是以国家的长期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它需要同时考虑到国内和国际因素。当政府发生变动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国家的处事风格和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确实会发生变化。这样,我们就预期会在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当中同时发现变化的和不变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