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
- 2023(1040)
- 2022(995)
- 2021(916)
- 2020(881)
- 2019(2119)
- 2018(2172)
- 2017(4444)
- 2016(2474)
- 2015(2883)
- 2014(2918)
- 2013(2957)
- 2012(2710)
- 2011(2508)
- 2010(2546)
- 2009(2380)
- 2008(2394)
- 2007(2099)
- 2006(1852)
- 2005(1581)
- 学科
- 济(12870)
- 经济(12856)
- 业(8192)
- 管理(7991)
- 企(7670)
- 企业(7670)
- 方法(6679)
- 数学(5933)
- 数学方法(5905)
- 关系(3875)
- 财(3311)
- 贸(3245)
- 贸易(3245)
- 易(3148)
- 学(2477)
- 务(2305)
- 财务(2305)
- 财务管理(2302)
- 企业财务(2207)
- 中国(2196)
- 地方(1998)
- 业经(1898)
- 农(1831)
- 融(1802)
- 金融(1802)
- 经济关系(1646)
- 制(1643)
- 技术(1588)
- 和(1586)
- 理论(1548)
- 机构
- 大学(38566)
- 学院(36717)
- 济(15482)
- 经济(15188)
- 管理(14178)
- 研究(13491)
- 理学(12743)
- 理学院(12575)
- 管理学(12301)
- 管理学院(12254)
- 中国(9096)
- 科学(7851)
- 京(7574)
- 所(7266)
- 财(6838)
- 研究所(6626)
- 财经(5732)
- 农(5476)
- 中心(5415)
- 范(5307)
- 师范(5272)
- 经(5186)
- 业大(5107)
- 江(4945)
- 北京(4929)
- 院(4772)
- 经济学(4496)
- 师范大学(4424)
- 农业(4406)
- 商学(4381)
共检索到54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孙超
本文以俄罗斯(苏联)与叙利亚联盟关系的演进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国与小国交往关系的新模式。自冷战以来,基于在地区和全球环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两国形成一致性联盟,这种联盟关系不同于现实主义观念所演绎的大国—小国关系模式。正是由于这种一致性联盟的存在,历经苏联解体、政权变迁以及国家危机的两国盟友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随着西方威胁的增加而更为紧密。然而,这种关系模式的驱动力也较为脆弱,共同存在的不安全感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任何一方对周边环境和全球环境安全感的上升都会削弱这种一致性,从而影响两国联盟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
俄罗斯 苏联 叙利亚 联盟 新型联盟关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宝龙
在近十年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欧俄能源关系出现变化的背景下,中东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和宗派地缘政治矛盾突出是导致叙利亚国内危机最终升级为地区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俄罗斯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加大支持力度,是基于能源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及其一贯的地缘政治思维做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中对叙能源地缘政治地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欧俄能源关系和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欧盟、中东三方能源地缘政治互动的分析,揭示俄介入叙利亚冲突的能源地缘政治逻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霞 向峰
~~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关键词: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阿萨德家族 叙利亚内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德东
同时,业主和咨询公司采取了反索赔措施,双方论战信件达几千封,在伊斯兰堡、拉合尔、马尔代夫就索赔召开专题讨论会达百余次。项目组在争取索赔的过程中始终以合同为依据,通过艰苦努力,一项项的索赔问题终获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索赔收益。归纳起来,索赔成功必须首先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培清
冷战时期,基于抗衡美国、控制印度洋的共同战略,苏印进行了有效的海军合作。在前苏联支持下,印度海军迅速壮大,前苏联也因此而加强了在印度洋的存在。冷战后,俄印在互利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研发的新型海军合作关系,印度的远洋控制战略使其更加依赖俄罗斯的海军武器,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幅提升。俄印海军合作的目标中有一定针对中国的因素。近年来其合作面临着印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合作的压力,但俄罗斯对印度海军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关键词:
俄罗斯 印度 海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凌
有人评论说,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构想远未实现,谈"亚盟"为时过早。我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亚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经济一体化外,还有东北亚、南亚、中亚等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些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构成了整个亚洲经济的一体化。把"亚盟"的实现作为一个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提出来,很有必要。"亚洲联盟"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趋势,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关键词:
东南亚联盟 亚洲联盟 渐进 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南江
2006年6月5日,塞尔维亚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6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正式承认塞尔维亚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俄塞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6—2018年俄塞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6—2008年为适应调整期;2009—2012年为平稳发展期;2013—2018年为快速发展期。从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分析2006年以来的俄塞关系有助于其更好的合作。
关键词:
俄罗斯 塞尔维亚 俄塞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航
俄罗斯经济特区由来已久,在疫情背景下仍整体呈有效运行状态,其中港口型经济特区综合效率指数最高。2020年俄罗斯联邦成立“奥利亚”港口型经济特区,将有助于俄罗斯打通“南北”国际贸易走廊、巩固其在里海的支配地位、改善和发展俄欧和俄亚关系并在里海形成船舶物流产业集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永红
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①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保护责任发展的里程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激烈争议。但是对于情形类似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在如何保护叙利亚人民免遭暴行的问题上分歧明显,无法达成一致,未能继续依利比亚模式适用保护责任,显示了保护责任的发展遭遇严重危机。利比亚与叙利亚的情势表明了保护责任不能成为推动一国政权更迭的工具,显示了国际社会能够接受保护责任挑战主权的底线。保护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是否恪守该限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敏跃 李沛
资源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资源诅咒"命题强调资源财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因果关系。为此,本文将两国的资源经济模式纳入比较分析的框架,借助"资源诅咒"命题的分析视角,对两国资源经济展开评估。针对引致两国资源经济异同及增长差异的相关因素提供了体系和单元层次的解释,并就"资源诅咒"论适用性及存在的缺陷展开论述。
关键词:
俄罗斯 澳大利亚 资源诅咒 资源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8月7日,科威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伙伴关系,以帮助叙利亚农牧民恢复生产和改善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科威特为此提供了300万美元捐款,这将使大约2万名高度脆弱人口及其大家庭受益。"科威特政府致力于支持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人们。恢复和加强叙利亚人民的农业生计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科威特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代表Jamal Al-Ghunaim说。"我们欢迎科威特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之间加强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近东及北非区域代表Abdessalam Ould Ahmed表示。"这一慷慨捐助将大有裨益,且来得非常及时。它将帮
关键词:
科威特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叙利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叙利亚去化武充满波折:各国在叙政治发展方面远未达成一致意见,叙内战将持续;西方国家对叙政府缺乏信任,将导致核查,但核查因其固有的非否证性而无法打消西方对叙化武的疑虑;叙去化武的开启过程存在盲区,即未查明谁是化武袭击实施者;安理会决议关于销毁叙化武的相关规定有些理想化。叙去化武将对地区国际关系和地区安全产生影响:叙对俄的安全依赖将加强,美沙关系中的裂痕将加深;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变小,以色列在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美国的"双重标准"将遭受更大挑战,但美国不会在不扩散问题上向以色列施加太大的压力。
关键词:
叙利亚 去化武 防扩散 美俄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