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16)
2022(1949)
2021(1836)
2020(1707)
2019(3995)
2018(3819)
2017(7298)
2016(3839)
2015(4185)
2014(3920)
2013(4047)
2012(3867)
2011(3737)
2010(3960)
2009(3987)
2008(4067)
2007(4023)
2006(3806)
2005(3659)
2004(3401)
作者
(11911)
(9704)
(9679)
(9380)
(6339)
(4683)
(4294)
(3817)
(3769)
(3738)
(3600)
(3442)
(3400)
(3341)
(3153)
(3116)
(2977)
(2912)
(2770)
(2718)
(2588)
(2497)
(2474)
(2417)
(2230)
(2191)
(2101)
(2085)
(2081)
(2076)
学科
(17020)
经济(17004)
管理(9333)
(8192)
(7395)
企业(7395)
(6646)
中国(4947)
方法(4793)
理论(4703)
关系(3897)
(3843)
教育(3797)
(3644)
(3559)
业经(3429)
地方(3210)
数学(3148)
(3091)
贸易(3088)
数学方法(3028)
(2971)
(2860)
金融(2859)
(2778)
经济关系(2725)
对外(2658)
(2654)
银行(2650)
(2608)
机构
大学(62748)
学院(58518)
研究(23479)
(22588)
经济(22084)
管理(18239)
中国(17257)
(15035)
理学(14434)
理学院(14204)
科学(14067)
管理学(13836)
管理学院(13689)
(12688)
(12515)
研究所(11256)
(10725)
师范(10693)
(10612)
北京(10421)
中心(9372)
财经(9256)
(8771)
师范大学(8715)
(8712)
(8272)
(8252)
业大(8236)
(7681)
教育(7623)
基金
项目(32266)
研究(24734)
科学(24410)
基金(22383)
(20124)
国家(19965)
科学基金(15619)
社会(14883)
社会科(14003)
社会科学(13994)
(11739)
教育(11618)
基金项目(11002)
(10381)
编号(9904)
成果(9879)
资助(9450)
自然(9265)
自然科(9011)
自然科学(9009)
自然科学基金(8836)
重点(7800)
课题(7788)
(6915)
(6734)
(6660)
(6506)
(6254)
大学(6201)
科研(6097)
期刊
(31323)
经济(31323)
研究(23444)
中国(14119)
学报(12729)
教育(11732)
(11024)
科学(10332)
大学(10272)
学学(9153)
管理(7903)
(7555)
财经(6323)
林业(6022)
(5520)
(5468)
金融(5468)
图书(5326)
技术(4969)
业经(4850)
问题(4638)
经济研究(4548)
书馆(4419)
图书馆(4419)
(4367)
农业(4294)
(3688)
国际(3662)
(3496)
论坛(3496)
共检索到105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欣广  
《世界经济文汇》1994年第一期发表了张理智撰写的《论俄林定理之谬误——国际贸易原理再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张文”),本人读后很感兴趣,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愿提出来就教于张理智同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理智  
一、俄林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依林(Bertil Ohlin),在其代表作《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国际交换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并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因利用了自身相对丰饶的资源而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命题,被称为“俄林定理”(由于这一命题与赫克雪尔、萨缪尔森的学说相关联,又被称为“赫克雷尔——俄林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庞海珍  石瑞珍  
福斯特"职业学校谬误论"引发了教育理论界关于"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的追问。职业学校诞生、存在与遭遇质疑的历史进程中,跨界属性、匠器法则、默会向度引发了学校形式职业教育的内在困境。基于"教育性"原则与"效率"诉求",做当为之事、做可为之事"应成为职业学校回应质疑与应对变革的基本取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存芝  方定宝  汪晟昊  方方  
本文在简述“乘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均衡产出的增量表达式与总量表达式的本质差异,指出张理智的《乘数原理:谬误与神话》(以下简称张文)提出的“‘乘数原理’含义谬误,需要推倒”的论断存在严重错误,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出的错误的推理结果,原因在于文中忽略了“乘数原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消费函数,并举一例予以说明,得出了“乘数原理”并非谬误与神话的结论,供商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想  邢维维  
本文分别从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的结转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的数额计算两个角度,对《计划成本分配法之改进》一文提出了改进建议,望与同行商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文超  肖晨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实施以来,双方贸易额有了大幅增长。帕克(Park,1989)命题认为:合成谬误将在中国与东盟四国率先出现。本文提出了两个核心假说:第一,贸易竞争会导致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第二,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会导致贸易互补。并根据可获得的各种统计资料,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各种判定指标对帕克命题进行了判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尚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快速而有效地传授人类历史文化,但是这种快速有效并非轻而易举。教育必然要谋求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整合,制度化教育自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讲授法与对话法是相通的和关联的,讲授法和灌输论并不是一回事,灌输论盛行有着多方面原因。有效讲授与意义对话的共同要求包括教师榜样示范、学生自主预习、教学情境创设与师生讨论协商等。新课程改革要尊重教师的历史教学经验,追求教师教学的"自否定"精神生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敏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财会月刊》2014年7月第13期《会计分录与审计分录应用比较》一文的部分观点提出了疑问,并针对疑问提出了个人意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进亮  剧亮静  阮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11年第2期上刊发了《区域产业品牌化战略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两点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在阐释地理标志时,错误地使用了原产地的相关理论;其次,将区域内地理标志权的保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局限于品牌推广,同时未能有效解决原文中提及的"公地悲剧"问题。在就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和商榷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区域产业聚集区应通过集体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的双重保护来解决"公地悲剧"等问题,以实现区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瑞  
2012年4月《财会月刊》(上)刊登荣树新老师的《对错账更正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一文(以下简称"荣文"),具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其中对"年度内发现明细科目错[指登账后,发现本年度错账,仅是明细科目错(总账科目无错),下同]",没有采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提出了新的改进建议,即手工记账条件下,其更正方法简化处理为:"划线更正"(笔者自拟),笔者认为欠妥,值得商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进亮  文静  臧海鑫  
《世界经济研究》杂志2010年第4期上刊发了《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将国外对"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成果简单套用到"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分析中;用相关数据来验证我国此间并未实施的汽车"40%本地化最低含量"的原产地效应;建议借鉴早已被WTO裁决违规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等。我们特此提出有关商榷,并认为相关数学模型的假定更适合政府采购中"本国货物"标准的经济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青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神圣使命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理念不同,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有不同理解,但这并不改变"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责任,关键是要提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中国当前改革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基础,从事物与矛盾的本质差异性、事物概念与内涵关系、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与动态性、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关系、事物性质与目的差异性角度看,"要不要改革"命题建立在"危机论""风险论""崩溃边缘论"基础上,其自身是对改革的简单化、极端化认识,其观点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认识论采用双重标准,对不同声音则采取推向错误极端,并进而加以主观裁定,不可能是讨论改革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以唯物主义、整体主义方法论分析表明,关于改革的讨论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怎样改革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