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4)
2023(8988)
2022(7105)
2021(6841)
2020(5284)
2019(12166)
2018(12195)
2017(21188)
2016(12608)
2015(14606)
2014(14842)
2013(13634)
2012(12559)
2011(11793)
2010(11753)
2009(10434)
2008(10346)
2007(9166)
2006(8273)
2005(8115)
作者
(31814)
(26465)
(26395)
(25421)
(16876)
(12462)
(12153)
(10482)
(10303)
(9517)
(9059)
(8830)
(8571)
(8416)
(8391)
(8349)
(8012)
(7667)
(7609)
(7525)
(7011)
(6419)
(6366)
(6092)
(6037)
(5909)
(5839)
(5831)
(5309)
(5247)
学科
(47611)
经济(47563)
管理(25633)
中国(24580)
(23845)
教育(20673)
方法(17448)
(17404)
企业(17404)
数学(14980)
数学方法(14849)
(14131)
(11290)
(11098)
贸易(11090)
(10887)
业经(10859)
理论(10817)
(10429)
(9537)
农业(9139)
发展(9113)
(9068)
(8990)
(7944)
银行(7938)
(7741)
(7662)
金融(7662)
地方(7448)
机构
大学(177341)
学院(169103)
(72910)
经济(71573)
研究(69391)
管理(54249)
中国(47323)
理学(46204)
理学院(45515)
管理学(44718)
管理学院(44361)
(40594)
科学(37635)
(34585)
师范(34434)
(34324)
教育(32374)
(32118)
研究所(31284)
师范大学(28813)
中心(28360)
北京(27477)
财经(25676)
(25007)
经济学(24736)
(24434)
(23775)
经济学院(22240)
(22092)
(19450)
基金
项目(105368)
研究(86944)
科学(85593)
基金(75807)
(65037)
国家(64401)
社会(55908)
科学基金(53896)
社会科(52723)
社会科学(52711)
教育(47821)
基金项目(38167)
(37741)
编号(36376)
(35372)
成果(33568)
资助(30470)
自然(30142)
自然科(29480)
自然科学(29474)
自然科学基金(28985)
课题(28656)
(27267)
重点(25718)
教育部(24588)
(24570)
中国(23918)
(23908)
(23558)
国家社会(23442)
期刊
(81404)
经济(81404)
研究(67719)
教育(54225)
中国(44967)
学报(23124)
(22927)
科学(22551)
管理(21805)
(21146)
大学(19516)
技术(17651)
学学(16323)
农业(15030)
经济研究(14453)
(14031)
金融(14031)
财经(13684)
职业(13394)
(12144)
(11561)
世界(10955)
问题(10922)
国际(10624)
业经(10414)
(10066)
论坛(10066)
图书(9237)
(9233)
技术教育(8930)
共检索到27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郭齐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学风  
WTO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事实 ,它对政治、思想及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入WTO给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改革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法 ,加强学校德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主动迎接WTO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挑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述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步入繁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通史》是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总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王承绪、张瑞瑶总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崔继伟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并举,并将政治培训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落实这一精神,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中国教育思想史是研究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发展的学科。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发生、发展的艰难曲折的历程,揭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弘祺  
教育思想史的特色在于范围广泛,不只讨论教育理论及思想家的系统作品,更要研究教育实践背后的思想基础。教育的面向很多,研究者应利用世界史的眼光来处理,文化间的相互比较以及世界史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历史活动的内在相关性是近代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可以提供研究的灵感。写作思想史应该有问题意识,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最大的基础或特色是"事事关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莉  朱旭东  肖甦  
The work "the history of Russian education" focuses on resolving the Russian long education history based on the view of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The work also read Russian education history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and Russian society modernization process.It helps us better un...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马健生  滕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中国教育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了立体、深入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全景式样态和内部运行逻辑,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学校一线,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学校组织五个维度,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实证方法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真实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学校的整体样态,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中国学校画卷。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金国峰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厘清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分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敬雯  
从全球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史源远流长,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取向等,都提供了一整套极具独特性与创造性的东西,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多方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学习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特点、展望中国教育史的发展,目的是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推动当代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生兆欣  
在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方法论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除了引介当前西方学者提出的方法论之外,还注重我们自身的方法论建设。运用或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本文概况了两种由中国学者自觉运用或主动提出的、颇具特色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一类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最高层次上的一般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的运用;另一类是"和而不同",这是应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西方中心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指导思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回顾20世纪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我们可以把研究目的观分为"借鉴论"和"交流论"。前者以认识他国教育现象、探索普遍教育规律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借鉴"的实践性目的;后者以认识他国教育的独特性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生长"来实现"交流"的实践性目的。两类观点的出现与社会历史、社科理论和比较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比较教育,研究什么?依照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可以对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学者的观点加以区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者赞同在时间维度上的"当代"方向。在"当代"方向上,空间和内容两个维度的交叉又产生了四种观点。其中,解放前的研究者以及50~70年代的台湾学者大多赞同在空间维度上以"民族-国家"、内容维度上以"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学者则多认为在空间维度上既可以是"民族-国家",也可以是以"地区"、"文化圈",内容维度上则是"全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范围在20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上展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功能观的转变,顾明远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现代教育"这个学术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教育现代化"思想体系。顾明远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具有平等性、终身性、生产性、个性性、多样性、信息化、开放性、科学性等基本特征。"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过程,其核心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时,必须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正确对待外国教育思想和经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褚宏启  
顾明远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灵魂,就是对于"现代精神"的不懈追求,就是力图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顾明远先生认为,社会现代化经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大阶段,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本质属性,顾明远先生从八个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要推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中一些陈腐的思想与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