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0)
2023(11778)
2022(9800)
2021(9112)
2020(7447)
2019(16748)
2018(15951)
2017(29890)
2016(15953)
2015(17934)
2014(17123)
2013(17180)
2012(15740)
2011(14495)
2010(14218)
2009(13286)
2008(12865)
2007(11219)
2006(10017)
2005(9060)
作者
(49485)
(41315)
(41266)
(38882)
(26261)
(19907)
(18311)
(16140)
(15951)
(14377)
(14259)
(13689)
(13310)
(13214)
(13077)
(12874)
(12368)
(12051)
(11892)
(11852)
(10308)
(10104)
(10011)
(9522)
(9397)
(9133)
(9039)
(8715)
(8495)
(8333)
学科
(70403)
经济(70330)
管理(47415)
(45136)
(35431)
企业(35431)
方法(32096)
数学(29168)
数学方法(28971)
中国(21849)
(18698)
(18157)
贸易(18146)
(17799)
(16283)
(14610)
业经(13990)
(13383)
(12619)
金融(12619)
(12373)
银行(12329)
(11926)
农业(11781)
环境(11289)
技术(9417)
(9390)
(9360)
地方(9321)
关系(9245)
机构
大学(238651)
学院(233275)
(108582)
经济(107010)
研究(91579)
管理(87764)
理学(76277)
理学院(75390)
管理学(74225)
管理学院(73823)
中国(70865)
科学(55163)
(51893)
(48595)
(47534)
(45878)
研究所(43707)
中心(39974)
农业(38952)
业大(38721)
财经(37294)
经济学(35258)
(34407)
北京(33165)
(32680)
(32175)
经济学院(31866)
科学院(28878)
财经大学(28168)
(27219)
基金
项目(162158)
科学(128452)
基金(123900)
(113231)
国家(112433)
研究(108770)
科学基金(94440)
社会(73793)
社会科(70280)
社会科学(70264)
基金项目(63982)
自然(63197)
自然科(61860)
自然科学(61837)
自然科学基金(60872)
(58164)
(51833)
资助(51412)
教育(48200)
编号(38343)
(37260)
重点(37191)
(34964)
(33912)
国家社会(32979)
创新(32019)
科研(31993)
计划(31564)
中国(31535)
教育部(31451)
期刊
(111795)
经济(111795)
研究(70711)
中国(46298)
学报(46039)
(42972)
科学(40834)
大学(33789)
(33458)
管理(33394)
学学(32274)
农业(29042)
(24340)
金融(24340)
经济研究(21121)
财经(19539)
(17465)
(16960)
技术(16835)
(16215)
业经(16174)
教育(16131)
国际(15621)
问题(15081)
世界(14513)
业大(11991)
(11601)
技术经济(11577)
科技(10657)
商业(10528)
共检索到35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婷婷   王艳飞  
俄乌冲突不仅通过小麦供应链本身,还通过能源和化肥等其他途径将小麦生产和流通领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传导至全球。中国国内小麦虽然供应充足,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市场小麦供给趋紧和涨价的冲击,最终表现为超出供需基本面的价格飙涨和波动。调整和优化中国国内小麦供给结构成为对冲外部危机的关键。当前中国小麦的低收益将阻碍产业化经营,增加弃农风险;小麦品种间的供需错配加剧“三高”矛盾;小麦口粮转饲用消费导致人均总消费量增加,并通过玉米、小麦比价引起库存随生猪养殖周期性波动;普遍使用的小麦品种自给率低估了国家保障小麦口粮消费绝对安全的能力,并加剧口粮过剩而饲料粮短缺的结构性失衡。因此,亟须多举措降低国内小麦生产成本、推进中国专用品种小麦的供给、促进小麦种植区域的种植结构向饲料粮调整、纠正小麦自给率统计口径误区,进一步提高中国小麦保障能力,为防范国际粮价飙涨和粮食短缺等危机向国内粮食市场传导建立防火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永胜  
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供应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分析了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7个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蒂芬·罗奇  
中国同时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历史。在短短的30年内,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走了回来,并且重新站在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俊邦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制裁,俄罗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复杂多方博弈的背景下,俄罗斯能源经济及能源转型受到多重影响。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和收益受挤压,尤其能源投资和技术引进受限,抑制了能源转型进程。尽管能源转型面临挑战,但俄罗斯是否继续推进该过程值得探讨。能源转型有助于经济多元化、降低碳排放和增强能源安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比例,俄罗斯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在困境中,俄罗斯有多样化的出路。一方面,寻求新的能源市场,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能源合作,减轻制裁对能源出口的冲击。另一方面,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创新和投资,提升能源效率,应对转型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子南  
当前,俄乌冲突已经演变成大国博弈的战场,波及全球经济和国际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欧盟正成为最大输家,将进一步拉大与中美的差距;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让全球产业链出现撕裂;全球能源和粮食供需失衡,其价格大幅上涨;美欧对俄罗斯掠夺行径,造成西方信用体系出现崩塌。这些带给中国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中国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并谨慎应对:中国应对俄罗斯保持战略模糊,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在能源、粮食领域拓展合作新空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樊建武  晁博红  
俄乌冲突对全球原油贸易的影响包括西方国家制裁阻挠了俄罗斯原油出口贸易、俄乌冲突加剧了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震荡、加快改变国际原油贸易格局、全球能源转型替代进一步加快等几个方面。对于中国而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原油进口成本和下游企业成本增加,通胀压力上升,中俄原油贸易也好中有忧。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努力提高国内石油保障能力、加快改善中国能源结构、提高中国原油定价话语权,不断巩固深化中俄原油贸易,更好地保障中国原油安全。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戴翔  张雨  
当前,全球价值链进入亟待重构的新阶段,朝着本土化、区域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既有国际分工自然演进规律的作用,也有危机冲击期间"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更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亟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重大机遇。其中,挑战主要包括产业回流、不正当技术竞争以及布局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机遇则主要表现为创新驱动的倒逼效应、依托区域价值链构建的"低端锁定"突破效应以及扩大国际合作等。化解风险,把握机遇,中国需要探寻有效的对策思路。一方面,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推动的重构,需要做到因势利导,在顺应乃至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演进发展大势中,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实施高水平开放,化解部分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着力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善松   赵将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俄乌冲突短期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较大扰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影响,但2022年7月、8月全球粮食价格已回到俄乌冲突以前的水平,全球农产品市场完成了自我修复。本文对俄乌冲突与全球粮食安全进行复盘,发现全球农产品市场冲击与修复机制不同,从冲击机制来看,俄乌冲突直接冲击乌克兰旧作物季的出口和新作物季的生产,并通过影响出口国出口政策、冲击能源等基础物资供给等方式间接影响市场;从修复机制来看,全球农产品贸易在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等多边贸易体制下保持了应有的韧性,价格上涨产生贸易转移、刺激生产效应,并抑制部分需求,从而达到供求新均衡,这是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富有韧性的内在作用机制。俄乌冲突对中国粮油市场也产生影响,但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所分化,对玉米、油脂油料等国内外联动性较高的品种影响较大,对小麦、稻谷等联动性较低的品种供应影响较小。本文认为应对危机,短期靠储备、中期靠进口、长期靠生产,建立必要的储备、进口和生产调节能力,未雨绸缪应对短期的供给冲击,坚定国际农产品贸易信心,持续深化农业贸易和投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多元流通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祥明  冯超  谢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喜英  符佳冕  
碳管理会计(CMA)是向企业提供碳相关信息的有力工具,理论上CMA概念框架可帮助企业识别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联系与机会,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却依然面临缺乏综合性的碳管理系统、缺少成熟的混合性的CMA方法支持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余维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中夏  
中国对世界经贸影响力的上升引发全球权力与规则的调整,美国引领的一系列区域自贸谈判及其新的规则使中国面临挑战。应以全球意识、开放视角和前瞻性眼光看待中国的利益,做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管理好战略性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Stephen Roach  
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发言,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这是一个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研讨会。这里所有的发言人都是非常著名的,感谢主办者给我这样的机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吉富星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及维护是PPP项目最大的价值所在、风险管控所在,运营商在未来PPP推进、金融市场中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目前PPP金融市场的现状和问题社会资本大多倾向于采取各种金融工具、加大财务杠杆,提高PPP项目内部收益率或降低项目风险。PPP项目提供的是公共产品,通常收益率不高且投资回收期长,通过举债"加杠杆"成为普遍做法。一般PPP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为投资额的20%~30%,剩余的70%~80%的缺口资金通常以债务融资形式实现。但社会资本往往会借助金融工具的结构化、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元旭  
新兴市场的崛起是九十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正在从战略上制定针对新兴市场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以应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作为十大新兴市场之一的中国,必须重视对新兴市场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国家分类及名称已由原来分成三类国家演变成分为五类国家,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转轨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新兴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