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9)
2023(14049)
2022(11551)
2021(10773)
2020(8603)
2019(19760)
2018(19624)
2017(36429)
2016(20522)
2015(23353)
2014(23621)
2013(22503)
2012(20872)
2011(19065)
2010(19802)
2009(18076)
2008(17896)
2007(16324)
2006(14617)
2005(13826)
作者
(57068)
(47355)
(47221)
(44997)
(30255)
(22616)
(21570)
(18246)
(18222)
(17118)
(16168)
(16116)
(15387)
(15265)
(14740)
(14696)
(14154)
(13929)
(13786)
(13398)
(12286)
(11735)
(11490)
(10922)
(10791)
(10664)
(10616)
(10530)
(9556)
(9338)
学科
(85299)
经济(85192)
管理(55675)
(50334)
(41287)
企业(41287)
方法(31284)
中国(30485)
数学(26578)
数学方法(25974)
地方(24444)
(22981)
教育(22369)
业经(20949)
(19190)
(19076)
理论(17259)
(16968)
农业(15271)
(14896)
银行(14881)
(14791)
金融(14786)
(14754)
(14437)
技术(14032)
环境(13720)
地方经济(13590)
(13525)
贸易(13509)
机构
大学(287192)
学院(286612)
(111595)
经济(108877)
研究(102480)
管理(102420)
理学(86659)
理学院(85528)
管理学(83690)
管理学院(83121)
中国(74137)
(63631)
科学(60380)
(54538)
(51325)
(48170)
师范(47828)
(46777)
研究所(45944)
中心(45618)
(41713)
北京(41364)
财经(41364)
师范大学(38757)
教育(38450)
(37397)
(37214)
(37207)
业大(37167)
技术(33932)
基金
项目(182024)
科学(145402)
研究(142153)
基金(127440)
(109165)
国家(108104)
科学基金(92884)
社会(88887)
社会科(84097)
社会科学(84081)
(74285)
教育(71747)
基金项目(65357)
(63120)
编号(60385)
自然(56369)
自然科(55045)
自然科学(55035)
自然科学基金(53985)
资助(52047)
成果(52041)
课题(45744)
(44737)
重点(42853)
(40862)
(38515)
(37604)
(37479)
发展(36366)
项目编号(36327)
期刊
(134611)
经济(134611)
研究(98005)
中国(73454)
教育(64631)
(41823)
管理(41395)
(39830)
学报(39138)
科学(37893)
大学(31953)
技术(30224)
学学(28387)
(28319)
金融(28319)
农业(27147)
业经(23000)
经济研究(20998)
财经(20769)
(17946)
职业(17312)
问题(16716)
(14648)
论坛(14648)
(14248)
图书(13914)
统计(13774)
(13538)
技术经济(13356)
(13065)
共检索到460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政策的框架中,研究到今天,需要思考高等教育如何主动促进区域发展,要探寻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制度性因素。这个制度性因素,在大学层面是模式的探索,在区域政策层面是机制的建设,最终要构建出一种文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私立高等教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阶段中一个急速成长的部门,中国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部门与公办部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及其区域成长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办部门相比,民办部门作为在市场机制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针对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区域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发展地区(例如浙江省)出现了“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湖北省)出现了“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而在经济和公办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陕西省)出现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志勤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各个地方将文化作为旅游的一部分,既鲜明地体现了区域特色,又能将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发展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也大力提倡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以民俗文化旅游最有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伟伦  
建立高校教师流动机制能够克服高校教师的发展生态问题,尤其是教师终身制所带来的高校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高校教师流动仍然还存在无序化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可借鉴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流动运行机制,促进高校间、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许多个性化特征。分析这些模式有助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连莲  许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一个区域性发展的议程进入了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鼓励大学与地方、区域展开互动,大学也重新燃起了服务地方、区域的热情。本文拟对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具体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等进行梳理与阐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良  叶圣燕  
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雷山县政府的合作项目为例,研究了其合作机制,合作内容及成效。研究表明,合作项目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合作模式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华长慧  
为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宁波市率先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新思路。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对于转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实现区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忆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全方位地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深层次地剖析掣肘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原因,在紧密结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把深化区域间合作促进要素有序流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打造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段升强  邵必林  李龙济  王万国  
延伸共享范围、扩大共享规模、拓宽经费来源、构建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是当前图书馆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PPP模式通过吸引社会力量的技术资金驱动优势以及政府监督评价管理的约束优势,构建有力的"伙伴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模式,以应对当前的挑战。研究认为,扩展二元主体(图书馆—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PPP思想构建三元主体(政府—图书馆—社会)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社会资金技术的驱动与政府监督管理约束的双重力量来完善合作机制,可更好的实现图书馆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和服务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惠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东强西弱的态势,为加快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建议合理布局高校资源,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制订人才专项计划,优化高校共建共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鹏  逯元堂  
本文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创新包括第三方治理、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土壤修复商业化等。提出了上述模式或机制的概念、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亮  雷虹  汪启富  陈建  
近年来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尽管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远程高等教育在公众心目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远程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相比,前者在就业市场中也处于明显劣势。本研究通过引入组织社会资本的概念,指出远程高等教育处于劣势的部分原因在于组织社会资本的缺乏;研究者并且通过介绍其他学科对于组织社会资本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构建组织社会资本,从而促进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启迪  
高等教育是各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投入、质量、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认真审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密切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的经费管理,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艳红  
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对社会流动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社会流动的涵义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判定,对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希望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