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7)
- 2023(17268)
- 2022(14370)
- 2021(13080)
- 2020(10737)
- 2019(24184)
- 2018(23706)
- 2017(45200)
- 2016(24513)
- 2015(26725)
- 2014(26420)
- 2013(26185)
- 2012(24213)
- 2011(21742)
- 2010(22044)
- 2009(20777)
- 2008(20861)
- 2007(19071)
- 2006(17019)
- 2005(15818)
- 学科
- 济(105666)
- 经济(105509)
- 业(97727)
- 管理(90761)
- 企(87447)
- 企业(87447)
- 方法(38250)
- 财(35637)
- 业经(34530)
- 农(33392)
- 中国(30620)
- 数学(29128)
- 数学方法(28929)
- 制(26311)
- 地方(24681)
- 农业(23620)
- 务(23371)
- 财务(23340)
- 财务管理(23299)
- 技术(22877)
- 企业财务(22146)
- 体(19079)
- 划(18765)
- 银(18527)
- 银行(18483)
- 贸(18450)
- 贸易(18430)
- 策(18175)
- 和(18069)
- 易(17880)
- 机构
- 学院(350625)
- 大学(344607)
- 济(148416)
- 经济(145551)
- 管理(138443)
- 研究(117923)
- 理学(117912)
- 理学院(116712)
- 管理学(115254)
- 管理学院(114591)
- 中国(92831)
- 财(73994)
- 京(72927)
- 科学(69597)
- 农(63459)
- 所(59367)
- 财经(56356)
- 江(55940)
- 中心(53900)
- 研究所(52963)
- 业大(51993)
- 经(51045)
- 农业(49497)
- 北京(45894)
- 经济学(44338)
- 州(43683)
- 院(42578)
- 范(41810)
- 师范(41292)
- 财经大学(41259)
- 基金
- 项目(226486)
- 科学(179908)
- 研究(166256)
- 基金(164557)
- 家(143401)
- 国家(142050)
- 科学基金(122896)
- 社会(108529)
- 社会科(102946)
- 社会科学(102921)
- 省(91330)
- 基金项目(87183)
- 自然(78156)
- 自然科(76374)
- 自然科学(76353)
- 自然科学基金(75079)
- 划(74972)
- 教育(74535)
- 资助(65186)
- 编号(65131)
- 发(53023)
- 创(52902)
- 成果(52295)
- 重点(50938)
- 部(49421)
- 创新(48638)
- 业(47452)
- 制(46720)
- 课题(46198)
- 国家社会(45066)
- 期刊
- 济(176909)
- 经济(176909)
- 研究(106146)
- 中国(78378)
- 财(61820)
- 农(59966)
- 管理(58778)
- 学报(52820)
- 科学(50418)
- 大学(40958)
- 农业(40314)
- 学学(39038)
- 融(36922)
- 金融(36922)
- 教育(35152)
- 业经(31425)
- 技术(31107)
- 财经(28719)
- 经济研究(27352)
- 经(24752)
- 业(23748)
- 问题(22736)
- 技术经济(19062)
- 科技(18073)
- 贸(17457)
- 现代(17314)
- 商业(17313)
- 世界(16651)
- 版(16512)
- 财会(16481)
共检索到546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以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均对政府研发补助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研发补助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的不一致,同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的探究,丰富了有关政府研发补助实施效果的情境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以及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国兰 周裕欣 陈静
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两方面综合量化企业绿色转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并呈现出“OFDI推动,IFDI阻滞”的竞争对抗表征;双向FDI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小规模企业中显著存在;双向FDI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绿色生产的抑制程度呈现异质性;管理者短视和资源挤占是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的中介路径。该结论深化了有关双向FDI与企业绿色转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华红 廉英麒 田德录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通过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已经是各国政府所采用的普遍手段。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政策均有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总体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优于政府补助。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税收优惠 创新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英远 张胜 张丹萍
科技"环境—经济"怪圈是各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集环保与技术创新的复合概念,是破解怪圈的关键。已有研究分别从环境规制和政府研发资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关于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挤出、约束为代表的抑制效应,以引致创新为代表的促进效应,以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发生变化倒"U"型关系,以及两者关系不是很明晰的四种观点;关于政府资助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也形成了以激励、杠杆作用为代表的促进效应,以替代、挤出效应为代表的抑制效应,以随着政府资助力度发生变化的倒"U"型关系,以及两者关系不明确的四种观点;而对三者关系的研究多认为政府研发资助会对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 尹菁
绿色信贷政策旨在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研究该政策实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总体上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特别是对过度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不足;第二,在作用机制上,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通过调整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及降低代理成本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第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替代性融资能力及所处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使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论文从微观层面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提高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为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俊 刘小艳 夏德 罗鑫澜
为了验证政府补助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利用这一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路径,基于2015—2020年重污染样本企业的数据,构建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并检验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政府补助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从影响途径来看,政府直接补助通过披露载体和披露内容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而促进重污染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研究对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意义,为政府制定重污染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巴曙松 吴丽利 熊培瀚
文章基于中国2015—2019年159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都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研发投入,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竞争中性 研发投入 创新绩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伟 周静怡 杨霞
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撤县设区”改革通过提升企业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而促进了创新。
关键词:
政府推动型城镇化 企业创新“ 撤县设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牟卫卫 刘克富
已有研究对于险资举牌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究竟是扮演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投机者角色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具有长期性影响。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成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内部机制的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更加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险资举牌的经济后果,而且对于提升险资价值投资理念、规范险资举牌行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淑萍 张晓琳
基于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本管理功能,本文分析了实施年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具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果,实施年金计划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机理检验表明,企业年金能够通过增强员工满意度、加大对员工创新技能培训投入来发挥创新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年金对创新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并且在不同环境和企业特征下具有异质性,即企业年金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国有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年金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建立并完善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薪酬福利制度以实现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良华 张莉 王惠庆
由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双重外部性和研发成果外溢性特点,需要财政补助来消除排他效应的不利影响并增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文章以2010—2020年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区分政府补助方式实证分析其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可以提高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不同方式的财政补助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不尽相同。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三种补助方式中财政拨款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财政贴息次之。相比于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财政贴息对金融发展程度滞后地区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效果更显著,而税收返还对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比低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新能源企业 绿色创新 补助方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丹妮 张亚豪 唐松
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金融产品,能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绿色发展时代下的企业转型需求有重大支持功能。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裨益,且对于不同禀赋特征的企业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平滑创新风险、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改善企业预期,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的加快。特别地,供应链金融在金融集聚水平较低、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情形中,能够有效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展现出了在薄弱外部环境中强有力的“补短板”功能。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化、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进一步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绿色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江美玲 杨杨
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9年我国120个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地方政府监管对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监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进而提高绿色创新水平;而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增强地方政府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效用。此外,根据企业内外部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监管对产权性质、所属行业清洁程度以及所属地区存在差异的企业绿色创新促进效应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各地环境监管机构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特征而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方式和政策,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绿色创新。这为构建完善的环境监管机制,实现地区环境治理水平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昀珈 张晨宇 陈德球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企民营化 企业创新 掏空 产权保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