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7)
2023(4423)
2022(3623)
2021(3001)
2019(5287)
2018(5040)
2017(10098)
2016(5047)
2015(5677)
2014(5750)
2013(5977)
2012(5941)
2011(5485)
2010(5813)
2009(5570)
2008(5099)
2007(4722)
2006(4538)
2005(4374)
2004(3899)
作者
(15681)
(13520)
(13317)
(12926)
(8518)
(6234)
(5994)
(5104)
(5053)
(4935)
(4745)
(4529)
(4411)
(4247)
(4220)
(4147)
(3904)
(3762)
(3744)
(3567)
(3368)
(3219)
(3153)
(3126)
(3110)
(3080)
(2813)
(2707)
(2691)
(2603)
学科
(51239)
经济(51215)
地方(15130)
管理(13907)
方法(12720)
地方经济(11859)
数学(11574)
数学方法(11537)
(11417)
中国(9386)
业经(7897)
(7767)
(7759)
企业(7759)
(7470)
经济学(6425)
农业(5752)
环境(5714)
(5707)
(5206)
产业(5189)
(5152)
(5130)
金融(5130)
(4907)
(4788)
税收(4669)
(4650)
(4627)
贸易(4622)
机构
学院(84047)
大学(83630)
(51181)
经济(50448)
研究(34399)
管理(28990)
中国(25763)
理学(24216)
理学院(23928)
管理学(23682)
管理学院(23513)
(21354)
经济学(17921)
科学(17478)
(17236)
(16888)
财经(16516)
经济学院(15812)
研究所(15261)
(14917)
中心(14222)
(13150)
(12006)
财经大学(11985)
北京(10946)
(10763)
科学院(10703)
社会(10568)
经济研究(10344)
(10050)
基金
项目(48867)
科学(39005)
基金(36538)
研究(36529)
(31238)
国家(31028)
社会(26745)
科学基金(26503)
社会科(25480)
社会科学(25475)
基金项目(18336)
(18311)
教育(15314)
资助(15103)
(14588)
自然(14473)
自然科(14117)
自然科学(14115)
自然科学基金(13874)
编号(12977)
(12872)
经济(12763)
(12723)
国家社会(12121)
重点(11209)
发展(11093)
(11008)
(10946)
成果(10846)
教育部(9804)
期刊
(65868)
经济(65868)
研究(32990)
中国(16848)
(16473)
管理(13064)
经济研究(12342)
(10107)
学报(10051)
科学(9981)
财经(9650)
(8882)
金融(8882)
(8550)
问题(8173)
大学(8114)
学学(7927)
技术(7812)
业经(7682)
农业(6578)
技术经济(6561)
(6228)
世界(6027)
统计(5739)
国际(5633)
经济问题(5281)
经济管理(5083)
经济学(4906)
(4729)
改革(4691)
共检索到143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朱戎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先导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剧烈的冲击,2008年三、四季度,我国经济出现深度下滑。2009年二季度,随着政府财政刺激政策的落实,我国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谭静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现象。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与动能转换对于有效治理经济减速、促进结构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1952-2015年数据,运用历史比较法就当前中国经济减速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可变要素弹性下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并将其TFP(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进一步挖掘TFP黑箱。最后本文建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动力转换的制度障碍;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需求侧管理;构建TFP考核指标,保障要素的自由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谭静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现象。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与动能转换对于有效治理经济减速、促进结构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1952-2015年数据,运用历史比较法就当前中国经济减速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可变要素弹性下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并将其TFP(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进一步挖掘TFP黑箱。最后本文建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动力转换的制度障碍;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需求侧管理;构建TFP考核指标,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遵义  汪同三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属于战后期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之列,实现了长期8-9%的年均增长率。这一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这些经济中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投入增长的结果,还是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即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戴尔·乔根森  何民成  乔恩·塞缪尔斯  王宇  
本文分析了美国信息技术生产行业、使用行业和非信息技术行业对综合产值增长和综合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情况。结论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其中,资本投入增长更为重要。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对重要性低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但它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生产行业是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来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洪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从表象上看是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文化上看是人类向现代文明不断迈进的历程。特别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表明了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我们在承认我们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一直在苦苦寻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方式、制度、结构,以阐释人类社会漫长的经济增长的演进历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对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作一番探索与研究,并认为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洪熙  
本文在研究经济结构转换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近期经济增长的有关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修  
由于厂商预期的有限理性,技术突破的随机性、股票价格的随机性和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经济时间的随机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王建军  李华磊  
运用M00rsteen-Bjurek指数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省份TFP变化进行测算,分解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合效率变化4个组分,并从阶段与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TFP及其源泉变动的差异与原因。实证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TFP年均增长0.97%,但TFP增速趋于下降,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渐进转换,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宏伟  徐建军  郭丽平  
非线性建模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换位思考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机制。文章利用跨省面板数据,以人均消费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门限效应",当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 182.469元时,电力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正向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人均消费水平低于该门限值时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省份电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具有时空差异性。不同年份中电力消费的经济促进机制发生转换的省份个数是动态增加的,不同省份电力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思美  
一、关于农业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均在全国一级进行,缺乏分省区的案例分析,关于广东的类似研究更不多见。Wen和Zhang于1992年采用Fan等人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他们将广东省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余地区”两组,分别估计了这两个地区和全省农业增长的分阶段(1979年—1985年,1986年—1990年)变化情况,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Wen and Zhang,1992,p73)。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家乐  李秀敏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1952-2009年1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并对其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我国1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由1952年的4.03年提高到了2009年的7.24年;并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为此,我国应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济民  
1980—1990年期间我国家禽业的生产增长属于主要依靠家禽存栏量增长为主的外延型增长模式。禽肉生产技术进步作用份额已达43%,而禽蛋生产技术进步作用份额只有26%。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祖六  李山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极限胡祖六李山引言自80年代起,贸易自由、金融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给非洲以外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中国更是捷足先登,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其国内生产总值(GDP)17年来以年均近1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都阳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劳动力的短缺和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这意味着新古典机制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对近年来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表明,不仅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劳动力再配置在TFP的构成中也逐渐减少。通过改革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更加紧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