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83)
- 2023(21126)
- 2022(18177)
- 2021(17221)
- 2020(14329)
- 2019(33201)
- 2018(32596)
- 2017(62257)
- 2016(33851)
- 2015(38350)
- 2014(38391)
- 2013(38065)
- 2012(35787)
- 2011(32009)
- 2010(32329)
- 2009(30142)
- 2008(29883)
- 2007(26327)
- 2006(23544)
- 2005(21241)
- 学科
- 济(149122)
- 经济(148967)
- 管理(99904)
- 业(93188)
- 企(75872)
- 企业(75872)
- 方法(62405)
- 数学(54563)
- 数学方法(53857)
- 财(45562)
- 中国(41108)
- 农(39830)
- 地方(33457)
- 业经(30722)
- 学(30456)
- 制(28312)
- 贸(27431)
- 贸易(27414)
- 易(26566)
- 农业(26402)
- 务(24866)
- 财务(24785)
- 财务管理(24721)
- 企业财务(23469)
- 税(22413)
- 银(22197)
- 银行(22150)
- 理论(21905)
- 融(21730)
- 和(21728)
- 机构
- 大学(482798)
- 学院(480397)
- 济(204225)
- 经济(200029)
- 管理(185462)
- 研究(168445)
- 理学(158910)
- 理学院(157116)
- 管理学(154350)
- 管理学院(153480)
- 中国(129580)
- 京(103635)
- 财(102193)
- 科学(100675)
- 所(85030)
- 财经(77585)
- 中心(76581)
- 研究所(76287)
- 农(76124)
- 江(72925)
- 经(70466)
- 业大(67914)
- 北京(66359)
- 范(63145)
- 经济学(62630)
- 师范(62621)
- 院(60962)
- 农业(58908)
- 州(58059)
- 财经大学(57268)
- 基金
- 项目(316242)
- 科学(248792)
- 研究(231621)
- 基金(230521)
- 家(200424)
- 国家(198794)
- 科学基金(170567)
- 社会(147633)
- 社会科(139988)
- 社会科学(139948)
- 省(120814)
- 基金项目(120610)
- 自然(109745)
- 自然科(107144)
- 自然科学(107116)
- 教育(106129)
- 自然科学基金(105165)
- 划(102070)
- 资助(96690)
- 编号(93565)
- 成果(77298)
- 重点(70761)
- 部(70696)
- 发(67506)
- 课题(64716)
- 创(64298)
- 国家社会(61280)
- 教育部(60902)
- 创新(60160)
- 科研(60021)
- 期刊
- 济(231126)
- 经济(231126)
- 研究(153831)
- 中国(97840)
- 财(81077)
- 学报(73970)
- 管理(69493)
- 农(69055)
- 科学(68335)
- 大学(56857)
- 学学(53393)
- 教育(51343)
- 农业(47342)
- 融(45859)
- 金融(45859)
- 技术(42110)
- 财经(38674)
- 经济研究(37536)
- 业经(34520)
- 经(33243)
- 问题(29892)
- 贸(26066)
- 业(25001)
- 技术经济(24292)
- 国际(23688)
- 统计(23545)
- 图书(23188)
- 理论(22584)
- 世界(22489)
- 版(22049)
共检索到74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波
实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阐明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4年期间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在省级层面上度量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效应,并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证效应 财税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镇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全会特别指出,要推进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军红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应从完善税制、转移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加快征管改革、增强税收在环保中的作用等方面积极发挥税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格雷戈里等分别测算了英、法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总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估算当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说,衡量政府财政能力是早期估算一国经济增长的本源要义。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演进过程,经济增长理论不断丰富,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学说,发展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再到索洛的"余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空间网络布局特性基础上,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直接效应和空间外部效应两个层面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在地理空间上已然形成了三类稳固的差异化集群;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受其自身空间建设差异化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效应未能全部体现。虽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部效应,不过该效应正在逐年减弱。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覆盖面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两者对经济增长都有着相近的正向弹性,不过前者的实际操作成本要明显低于后者。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 森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空间网络布局特性基础上,利用 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直接效应和空间外部效应两个层面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在地理空间上已然形成了三类稳固的差异化集群;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受其自身空间建设差异化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效应未能全部体现。虽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部效应,不过该效应正在逐年减弱。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覆盖面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两者对经济增长都有着相近的正向弹性,不过前者的实际操作成本要明显低于后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李迎海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孙文学李迎海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其主要表现是:投入多产出少,投资效果差;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产业结构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劳动素质较低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胡容邦 陈柏源 田慧丽 李德伟 李小亚
文章就四川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和原因,分别从农业、工业、流通企业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农业的投入,工业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总量,流通企业的布局和竞争秩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具体的财政对策:(1)四川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证农业投入。(2)四川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区别对待,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要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对老、少、穷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其经济发展。(3)四川流通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重点在于树立市场观念,合理布置流通网点,促进市场正当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垣平
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政策○侯垣平一、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因素1.金融宏观调控乏力,难以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首先表现在货币政策目标没能真正定位在稳定币值上。在目前对外赶超发达国家和对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双重压力下,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磊 杨颂成 王美玲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研究了我国减税政策选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采用动态模型平均方法,重点比较了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金等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模型可以灵活捕捉政策变量显著性,动态评价预期政策效果,更符合对减税政策研究的要求。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所得税的经济增长效果最为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减税政策选择、减税空间调整和减税环境优化等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玉平 王攀学 丁洁
通过分析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县域经济转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个税征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激励技术创新等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税收思考赵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既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效益提高的直接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馨
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服务经济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借助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服务经济整体发展向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服务消费水平、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为此,要实现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必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来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