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493)
2022(8756)
2021(7806)
2020(6154)
2019(13859)
2018(13532)
2017(26167)
2016(14001)
2015(15309)
2014(15560)
2013(15512)
2012(15009)
2011(13744)
2010(14266)
2009(13147)
2008(12774)
2007(11578)
2006(10638)
2005(10239)
作者
(42237)
(35533)
(35295)
(33710)
(22839)
(17112)
(15873)
(13626)
(13483)
(12827)
(12560)
(11718)
(11690)
(11607)
(11354)
(10894)
(10416)
(10258)
(10110)
(9953)
(9230)
(8823)
(8575)
(8278)
(8097)
(7970)
(7968)
(7794)
(7366)
(7011)
学科
(83181)
经济(83115)
(35121)
管理(34714)
地方(24985)
(24905)
企业(24905)
中国(24828)
方法(23819)
数学(20739)
数学方法(20594)
(19326)
业经(16820)
地方经济(15744)
(15519)
农业(14182)
(13463)
(13040)
金融(13039)
(12593)
银行(12570)
(12507)
(12275)
(12027)
(11638)
贸易(11627)
(11120)
环境(10890)
技术(9625)
产业(9488)
机构
学院(207916)
大学(205428)
(98595)
经济(96730)
研究(82769)
管理(71996)
中国(62556)
理学(60135)
理学院(59336)
管理学(58449)
管理学院(58043)
科学(48303)
(44668)
(44172)
(43282)
研究所(38827)
(36104)
中心(35746)
财经(34074)
(33055)
经济学(32120)
(30879)
(29419)
北京(29045)
(28573)
经济学院(28518)
师范(28280)
业大(28117)
农业(27792)
(26559)
基金
项目(129432)
科学(101894)
研究(95202)
基金(93102)
(81669)
国家(80955)
科学基金(68158)
社会(62988)
社会科(59787)
社会科学(59775)
(51206)
基金项目(48046)
(42508)
教育(42268)
自然(41209)
自然科(40240)
自然科学(40230)
自然科学基金(39544)
资助(38203)
编号(36566)
(34754)
成果(30633)
重点(29895)
发展(28338)
(28300)
(27889)
课题(27397)
国家社会(26903)
(26619)
(25781)
期刊
(122709)
经济(122709)
研究(71862)
中国(48832)
(34784)
(33128)
学报(32196)
科学(30115)
管理(29684)
(24581)
金融(24581)
大学(24469)
农业(23640)
学学(23235)
教育(23046)
经济研究(21388)
业经(18649)
技术(18356)
财经(18195)
(15911)
问题(15566)
(12280)
(12138)
世界(11894)
技术经济(11809)
国际(11026)
商业(10310)
统计(10149)
经济问题(9966)
经济管理(9806)
共检索到342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  张小建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智全  唐姣美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现状,研究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探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志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大市场对资本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一种新型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就成为各级金融机构、企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从搭建信用合作平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信用扶持力度、尝试信用贷款新法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阐述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政银企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信长星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某些传统观念正在经历着时代的震撼而改变,这一切已经并且正在对人口变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无疑,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黎  
本文从金融产业的视角入手,分析了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整体上看,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文章从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优化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金融机构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等方面分析了金融产业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殿昆  李荣庆  郭红兵  
本文用外部性理论定义绿色商业,分析它的内涵和特征,认为消费者、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间良性互动机制断裂,是我国绿色商业推广不开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当担负起构建绿色商业良性互动机制的责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实施规制、补偿、激励等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地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章秀  
对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探索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GDP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变量之一的信贷规模,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相关回归模型,分区域对经济发展促进信贷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也存在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目前,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前沿性命题。通过城乡互动加快现代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大力调整城乡结构,努力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一、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模式,改善收入预期,逐步缩小差距,大力增收减负。1.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占比,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占比。在初次分配环节,通过制定行业工资指导政策、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及实行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很不相同的观点:一是以内需回升速度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回升与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和工业增长创出新高为依据,认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展开;二是认为内需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进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平稳增长阶段;三是认为虽然内需回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经济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持续下跌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经济继续加速增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意见分歧起因于对当前内需增长的认识不同,只有正确把握内需增长趋势,才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贺  马春爱  
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作为两种典型的本土资金来源 ,在发展民族企业和振兴民族经济中一起担当重任。二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仅影响着国有和民营两种经济成份的独立发展 ,还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建国以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互动轨迹 ,借以剖析二者的经济关系 ,为实际经济中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向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又是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消费信贷良性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今年上半年货币信贷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和大型企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结构性矛盾客观存在;二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十年改革开放使桂林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桂林(市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以高于全区水平的年均11%的速度迅猛增长,如今的桂林已从第二产业为王体的工业城市转向第二、三次产业并重的旅游城市,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从1980年的68.2%下降到1989年的52%,同期第三产业从26%上升为43%,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和增速都远高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