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5)
- 2023(6863)
- 2022(5361)
- 2021(5058)
- 2020(3934)
- 2019(8772)
- 2018(8486)
- 2017(15185)
- 2016(8467)
- 2015(9727)
- 2014(9621)
- 2013(8938)
- 2012(8174)
- 2011(7112)
- 2010(7667)
- 2009(7366)
- 2008(6295)
- 2007(5814)
- 2006(5059)
- 2005(4738)
- 学科
- 融(24414)
- 金融(24413)
- 济(23984)
- 经济(23953)
- 管理(22491)
- 银(21334)
- 银行(21333)
- 行(20832)
- 业(19144)
- 中国(18086)
- 企(16992)
- 企业(16992)
- 中国金融(10871)
- 制(9119)
- 理论(9005)
- 地方(8929)
- 财(8659)
- 业经(8261)
- 方法(8109)
- 农(7553)
- 教育(7407)
- 教学(6438)
- 务(6136)
- 财务(6119)
- 财务管理(6109)
- 数学(5921)
- 企业财务(5903)
- 数学方法(5845)
- 农业(5808)
- 和(5731)
- 机构
- 大学(104751)
- 学院(103834)
- 济(37835)
- 经济(36665)
- 管理(34825)
- 中国(32815)
- 研究(32815)
- 理学(28598)
- 理学院(28284)
- 管理学(27655)
- 管理学院(27475)
- 京(21995)
- 财(21103)
- 科学(18312)
- 中心(18208)
- 江(17530)
- 范(16767)
- 师范(16623)
- 财经(15753)
- 州(15636)
- 银(15539)
- 所(15270)
- 银行(15017)
- 融(14565)
- 金融(14276)
- 北京(14265)
- 经(14210)
- 行(14099)
- 农(13618)
- 研究所(13590)
- 基金
- 项目(66292)
- 研究(55668)
- 科学(50726)
- 基金(43624)
- 家(36057)
- 国家(35638)
- 社会(33241)
- 社会科(31496)
- 社会科学(31488)
- 科学基金(30684)
- 省(28281)
- 教育(27484)
- 编号(25220)
- 成果(22905)
- 基金项目(22435)
- 划(22254)
- 课题(18259)
- 资助(17420)
- 自然(16796)
- 自然科(16258)
- 自然科学(16255)
- 年(16236)
- 项目编号(15992)
- 自然科学基金(15970)
- 发(15422)
- 重点(15280)
- 创(14976)
- 性(14928)
- 部(14005)
- 规划(13891)
共检索到17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鹏 王永友
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高校育人实践的宝贵资源。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可行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以育人实践为核心打造高校红色文化的资源高地、研究高地、话语高地和传播高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璇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财富,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部分则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更充分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培养高校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路径,以便更好地通过思政实践课这一关键课程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政实践教学 路径探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倪亮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谱系之中。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实现高校创新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由孙利等著,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9月出版的《红色基因不竭动力-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思考》一书,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度聚焦和挖掘"延安根军工魂"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登山
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产业文化,土木建筑类专业产教文化融合促进文化育人的途径主要是:积极探索和创新,丰富建筑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空间,宣传建筑文化;以"鲁班"为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开展专业社团活动;在专业教学和实训实践中渗透建筑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要求;适应建筑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把建筑产业文化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堃
高校党史教育管理工作是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成效的重要一环,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持。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管理作用和价值,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管理方式来提高学生管理实效,提高学生自主自觉参与校园管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校 党史教育管理 红色文化资源 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革命与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与独特育人功能的红色文化,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政治教育工程。把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课堂、思想中,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有利于落实教育任务,又有利于拓展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振春
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地方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鹏
红色文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度契合,其物质性、制度性和精神性面向,可分别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知认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壮丹丽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地方红色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威鹏 玄凌 王乙
一直以来,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部分,黑龙江红色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性、教育性和引领性。利用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红色文化 实践活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六妍
目前,湖南衡阳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之中初现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融合路径单一、融合过程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育人效果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二者深度融合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阐述衡阳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融合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融入 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马晓英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天然教育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内涵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外延定位片面化等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课堂和宿舍两个阵地,抓住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用好制度、活动、实践、网络四个载体,有助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智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历史建筑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高校在构建立德树人机制时可充分利用地方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将历史建筑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进行历史建筑参观与考察,举办主题讲座和专题研讨,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作与创新探索等。然而,历史建筑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机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通过将历史建筑文化资源与高校立德树人机制结合起来,可据此加以更具地方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探讨,从而为高校培养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