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7)
2023(16693)
2022(14048)
2021(12847)
2020(10958)
2019(24686)
2018(24611)
2017(47352)
2016(25874)
2015(29196)
2014(29142)
2013(28859)
2012(26848)
2011(23927)
2010(24441)
2009(22888)
2008(23260)
2007(21686)
2006(18900)
2005(17379)
作者
(75939)
(63537)
(63432)
(60361)
(40631)
(30440)
(29024)
(24618)
(23675)
(23180)
(21691)
(21322)
(20662)
(20414)
(19941)
(19518)
(19447)
(18640)
(18579)
(18145)
(15996)
(15653)
(15480)
(14589)
(14502)
(14288)
(14156)
(14138)
(13019)
(12991)
学科
(104171)
经济(104039)
(96345)
管理(87596)
(85036)
企业(85036)
方法(45286)
(36966)
数学(35681)
数学方法(35322)
(33648)
业经(31772)
中国(28152)
(25173)
(23946)
财务(23897)
财务管理(23849)
农业(23166)
技术(22874)
企业财务(22581)
(22175)
理论(20844)
税收(20697)
(20526)
(20449)
地方(20225)
(19488)
(19289)
贸易(19274)
(18693)
机构
学院(371331)
大学(366319)
(150638)
经济(147235)
管理(142859)
研究(121878)
理学(121167)
理学院(119886)
管理学(117967)
管理学院(117263)
中国(96897)
(78063)
(77616)
科学(75162)
(67557)
(63249)
(60964)
财经(58877)
中心(56915)
研究所(56488)
业大(55204)
(53095)
农业(53002)
北京(49288)
(48155)
(45480)
经济学(45143)
师范(44958)
(43616)
财经大学(42957)
基金
项目(235667)
科学(184782)
研究(174273)
基金(168563)
(147108)
国家(145764)
科学基金(124826)
社会(109229)
社会科(103379)
社会科学(103353)
(94864)
基金项目(88562)
自然(79854)
教育(79355)
(78059)
自然科(78050)
自然科学(78026)
自然科学基金(76753)
编号(71880)
资助(68349)
成果(59226)
(53765)
重点(52833)
(51195)
(50997)
课题(49646)
创新(49520)
(47824)
(45666)
国家社会(44910)
期刊
(174758)
经济(174758)
研究(113385)
中国(80866)
(65368)
(62351)
学报(58534)
管理(57194)
科学(52199)
大学(43720)
农业(41830)
教育(41630)
学学(41028)
(36254)
金融(36254)
技术(35139)
业经(30329)
财经(29491)
经济研究(27685)
(25454)
(25205)
问题(22440)
技术经济(20666)
图书(19820)
(19279)
财会(18501)
(18328)
(18250)
科技(17911)
商业(17646)
共检索到57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席卫群  
自主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来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制造业的黏合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投入存在研发费用投入不足、风险投资比例低、研发人员薄弱等问题,而现行税收优惠没有克服上述不足。因此,为了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税收政策应重点在增加科技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上做文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源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阶段,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在探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及税收激励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运胜  
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只是企业的空间集聚,处于集群的初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特征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知识的来源和企业间传播的桥梁,能够促进集群内外部的技术挤出效应,提升中间服务职能和集群的植根性,且改变集群组织形式。但政府需要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发挥适当作用,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防范"政府失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晓静  苏炜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不仅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增加河北生产性服务业供给就是"补短板"、"做加法"。河北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专业化程度、载体建设及对三次产业的带动作用均存在不足,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不相适应,亟需明确发展重点,加强平台建设,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走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星辉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切入点之一。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财税激励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能级和水平,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东会  
我国十分重视利用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机理主要有:通过降低风险、分摊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阻止不利集中化和促进有利集中化,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买方垄断地位促进国外向本国转让技术,提升自主创新基础;通过扶持中小企业来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晶  张念明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确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核心势能推力。财税政策可通过直接投资、形塑公平竞争环境、改进要素收益率等路径,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我国不健全的财税制度,抑制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财权事权配置不均衡、地方主体税种缺失、财税优惠政策指向不明、区域税收协作机制缺失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应通过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简政放权、大力破除垄断等,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本文着重从有效需求的视角,分析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及其阶段性特点,来审视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各方面因素,进而提出刺激和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的政策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本文概括总结了创新型国家利用税收优惠促进自主创新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从税收制度、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方面提出了以税收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明喜  
简要阐述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需要税收政策扶植的理论基础,并在梳理现行与自主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了税收政策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值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够,自主创新缺乏必要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现行企业所得税对产学研支持不足,税收优惠缺乏绩效评价机制。最后提出了鼓励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于凤坤  陈昌明  
科技创新是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尽快健全和完善北京市科技金融体系,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以增强自主创新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高兴  
本文从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视角,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政策数量和政策力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有着微弱的负面影响,但能促进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政策相关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积极影响较为微弱,但对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影响比较显著;不同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呈现出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政策绩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霞  潘秋佳  
当前,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服务业创新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推动服务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要重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主体税种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加大对服务业创新投入的税收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税收优惠的覆盖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嘉怡  
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研发活动外溢性引发的正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现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少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结转期限的限制不合理等不足。我国可借鉴OECD主要国家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取消合格研发活动的技术领域限制、设置中小企业特殊优惠条款、健全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国钧  
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武汉东湖高新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为基础,以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为借鉴,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