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2)
- 2023(17635)
- 2022(14569)
- 2021(13289)
- 2020(11069)
- 2019(25069)
- 2018(24845)
- 2017(47901)
- 2016(25733)
- 2015(28916)
- 2014(28462)
- 2013(28038)
- 2012(25907)
- 2011(23382)
- 2010(24117)
- 2009(22772)
- 2008(22685)
- 2007(20760)
- 2006(18736)
- 2005(17550)
- 学科
- 济(111443)
- 经济(111294)
- 业(97230)
- 管理(92010)
- 企(86514)
- 企业(86514)
- 方法(43171)
- 业经(34177)
- 财(33788)
- 数学(33766)
- 农(33201)
- 数学方法(33159)
- 中国(32407)
- 制(27206)
- 地方(25351)
- 技术(23465)
- 农业(22989)
- 务(22793)
- 财务(22735)
- 财务管理(22691)
- 企业财务(21478)
- 理论(20673)
- 学(19637)
- 银(19637)
- 银行(19599)
- 和(19433)
- 环境(19383)
- 贸(19345)
- 贸易(19322)
- 划(19028)
- 机构
- 学院(369789)
- 大学(365635)
- 济(152523)
- 经济(149171)
- 管理(144393)
- 研究(125036)
- 理学(122145)
- 理学院(120863)
- 管理学(118808)
- 管理学院(118122)
- 中国(99485)
- 京(79095)
- 财(74813)
- 科学(74718)
- 所(63571)
- 农(62220)
- 江(60176)
- 中心(57355)
- 财经(56952)
- 研究所(56664)
- 业大(52381)
- 经(51400)
- 北京(50527)
- 农业(48367)
- 州(47723)
- 范(46422)
- 师范(45892)
- 院(45644)
- 经济学(45211)
- 财经大学(41660)
- 基金
- 项目(236067)
- 科学(187020)
- 研究(174763)
- 基金(169930)
- 家(147588)
- 国家(146262)
- 科学基金(126725)
- 社会(111529)
- 社会科(105720)
- 社会科学(105690)
- 省(95177)
- 基金项目(88379)
- 自然(81001)
- 教育(79462)
- 自然科(79155)
- 自然科学(79133)
- 划(78355)
- 自然科学基金(77765)
- 编号(70519)
- 资助(69695)
- 成果(57797)
- 发(54706)
- 创(53825)
- 重点(53457)
- 部(51107)
- 课题(49953)
- 创新(49562)
- 制(46997)
- 业(46479)
- 国家社会(45833)
- 期刊
- 济(183593)
- 经济(183593)
- 研究(113301)
- 中国(86026)
- 管理(62399)
- 财(61564)
- 农(58711)
- 学报(53910)
- 科学(52049)
- 教育(42895)
- 大学(42273)
- 农业(39840)
- 学学(39560)
- 融(39126)
- 金融(39126)
- 技术(35930)
- 业经(31823)
- 财经(28772)
- 经济研究(28450)
- 经(24895)
- 业(23307)
- 问题(22866)
- 技术经济(20469)
- 图书(19240)
- 科技(18288)
- 贸(18072)
- 现代(17756)
- 商业(17436)
- 统计(17360)
- 策(16998)
共检索到588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鹏 逯元堂
本文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创新包括第三方治理、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土壤修复商业化等。提出了上述模式或机制的概念、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服务业 模式 机制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杰 何骏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应以创新方式加快发展。其路径拓展应是内需型发展路径和外需型发展路径;其创新发展模式应是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培育与模式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需求机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创新 路径 模式 机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运胜
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只是企业的空间集聚,处于集群的初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特征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知识的来源和企业间传播的桥梁,能够促进集群内外部的技术挤出效应,提升中间服务职能和集群的植根性,且改变集群组织形式。但政府需要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发挥适当作用,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防范"政府失灵"。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群 创新 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振华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促进了服务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影响效应不仅在地区、行业和产权性质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会辐射上游产业链;扩大开放、创新模式和加强监管是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本文结论为服务业开放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提出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强调产业间关联性和明确政策传导路径等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耀增
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应当从多层面的金融需求中寻找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金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去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信贷快速增长的反思,提出了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增强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中部崛起战略 金融服务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绍洲 杨光星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2013年,我国选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湖北省、深圳市等7个省市启动碳交易试点,计划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湖北省作为试点省市之一,经过三年运行,在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湖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等方面最接近中国发展现状,具有典型代表性,充分总结湖北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冬梅 刘国彭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强化政策扶持,健全推进工作机制,大力推动集聚发展,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全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结构调整加速、集聚显著加快和效益持续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突出重点,扶持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徐州市财政于2010年设立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2011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韩雷 刘振晓
随着经济服务化和消费贡献增强,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服务业新业态总体呈现"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集聚化等五大趋势特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可推动新消费增长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体验和消费方式升级。当前,以服务业新业态促消费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着力创新服务供给,提高消费意愿;更新消费理念,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强法治监管,打造安全消费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旭
军民结合促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我国重要的军民结合地区重庆个案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军民结合促创新产生的机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力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调控机制三大创新机制的建议,并构建了企业促创新模式、创新平台模式、军民两用创新模式等创新模式。
关键词:
军民结合促创新 机制 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谢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利用城市化和商品市场发展服务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演进,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的双重表现,即制造业逐渐撤离城市中心区向工业园区集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中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的新鲜事物,商品市场是现代服务业发育和生长的摇篮,通过改造提升商品市场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又一发展路径。当前我国经济中已经存在生产与服务外包、专业分工以及供应链管理的萌芽事物和现象,本文分析了使之发育成长的机理以及所需要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指出这是未来我国现代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而以创新方式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需型路径和外需型路径,并构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并培育了相应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创新 路径 模式 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昌丽
贵阳市的创业创新在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近几年坚持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作为总需求,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总引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十百千计划"为总抓手,确保产业转型发展。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导促进机制还有待完善。本文在对贵阳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准推进创业创新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然后从政府引导保障等七个方面,探索贵阳市建立健全创业创新的引导促进机制。
关键词:
创业创新 引导促进 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张诗帆 薄思怡
本文选择中国"走出去"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化不同阶段中组织学习机制异质性视角,探讨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组织要素与东道国要素的双元性响应决定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的选择倾向;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组织学习机制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化专一性发展阶段,相对于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抑制作用,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化多样性发展阶段,相对于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模式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