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1)
2023(11913)
2022(9418)
2021(8640)
2020(7107)
2019(15418)
2018(15432)
2017(29280)
2016(15728)
2015(17394)
2014(17079)
2013(16126)
2012(14515)
2011(12863)
2010(13046)
2009(12490)
2008(12355)
2007(11499)
2006(10308)
2005(9437)
作者
(41952)
(35303)
(35012)
(33297)
(22364)
(16681)
(15842)
(13407)
(13366)
(12516)
(12100)
(11708)
(11532)
(11191)
(10884)
(10752)
(10287)
(10186)
(10053)
(10027)
(8843)
(8421)
(8295)
(8197)
(7977)
(7905)
(7848)
(7821)
(7032)
(6959)
学科
(58857)
经济(58678)
管理(54318)
(51740)
(45634)
企业(45634)
中国(22599)
方法(20247)
业经(18546)
(18438)
(18416)
(18099)
技术(16914)
数学(14853)
数学方法(14662)
(12513)
技术管理(12357)
理论(12270)
农业(12030)
地方(11966)
(11781)
银行(11764)
(11278)
(10959)
(10902)
金融(10899)
(10679)
(10676)
财务(10625)
财务管理(10598)
机构
大学(216178)
学院(215045)
(90492)
经济(88578)
管理(83703)
研究(72996)
理学(71486)
理学院(70684)
管理学(69551)
管理学院(69119)
中国(55929)
(46265)
(45296)
科学(40677)
财经(35223)
(35161)
(34279)
中心(33355)
(31865)
研究所(31102)
(29822)
(28469)
北京(28434)
经济学(28287)
师范(28224)
业大(27501)
(26786)
(26580)
财经大学(25983)
经济学院(25139)
基金
项目(141854)
科学(114872)
研究(109009)
基金(103852)
(88942)
国家(88136)
科学基金(77464)
社会(74080)
社会科(69260)
社会科学(69243)
(56022)
基金项目(54595)
教育(50355)
自然(46399)
(46274)
自然科(45409)
自然科学(45400)
自然科学基金(44661)
编号(43211)
资助(39376)
成果(36700)
(35202)
(33080)
重点(32107)
创新(31925)
(31608)
课题(31190)
国家社会(30997)
(30593)
教育部(28108)
期刊
(106985)
经济(106985)
研究(70568)
中国(53607)
(37482)
管理(36127)
科学(30117)
教育(29446)
(29399)
学报(29118)
大学(23988)
(22645)
金融(22645)
学学(22253)
技术(19231)
农业(19143)
财经(18269)
业经(17450)
经济研究(17015)
(15818)
问题(13701)
科技(12162)
技术经济(10713)
现代(10384)
(10056)
(10054)
(10035)
论坛(10035)
(9940)
图书(9233)
共检索到340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樊小钢  
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 ,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 ,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樊小钢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演进过程中,农村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市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城市区域规模不断扩张,传统的农业逐渐被现代化的农业所代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都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以其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制度途径。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虽整体而言健康状况较好,但传染病发病率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较大差距,对预防保健有较大需求。同时参保率低,保障水平有限。结论:这与目前制度建设水平相关,在目前建立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辜萍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并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诸多不适应结构调整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旭辉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要立足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现实国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防贫减贫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在过去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中,虽然不同阶段的改革重心有所不同,但始终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有着很强的逻辑连续性与目标一致性,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可持续性问题,快速城镇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公平性与衔接性问题,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包容性问题。为了更好解决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包容性问题,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筹资渠道,盘活社保存量资金;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并向新生代农民工延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立雄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下滑,成为制约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迫在眉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逐步完善。内容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教育救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小钢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东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外,其理由是农民已获得了土地提供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一方面在弱化,另一方面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与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保障制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匡时  嘎日达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没有摆脱社会保障的制度陷阱、不公平陷阱和低水平陷阱,反而又延伸出了社会保障的流动陷阱和踢皮球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和社会保障的流动造成的,而是社会保障的模式、现行财政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联合导致的。要摆脱这些陷阱,实现人口和社会保障的自由流动,我们需要以建立健全全国社会保障模式弹性统一为主线,以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为重点,以衔接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均等化服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智  
"互联网+"的核心是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在线化和数据化。由此,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互联网化,构建流动人口网络化管理模式,依托"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优化不可或缺。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化模式以多主体协同为基础,其形成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各主体应采取措施推动该模式的建立,并创造制度环境,明确构建模式的任务和责任,解决信息互通共享及网络安全等问题,才能保证模式的建成和正常运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启龙  
中国的根本社会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只有在农村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加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以期对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改革实践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邓江年  
基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文探讨了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保障性住房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显著正相关,其估计系数要高于社会租房,但略低于自购住房,而采用"定居意愿"替换结果变量后的结论仍稳健;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对心理融入的正效应并不显著;Oaxaca-Blinder分解表明,城-城和乡-城流动人口融入差异主要是由其经济社会特征差异引起的,但户籍制度及其形成的制度约束等不可解释因素仍有较大影响,而住房是城-城和乡-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分析近十年流动人口住房来源的变动趋势、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更能体现"安居"的住房拥有和保障性住房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约七成流动人口租住私房,拥有住房的比例很低,租住公屋的比例极低;尽管流动人口群体内存在明显分层,但作为"外来人",住房方面的共性大于差异性;流入地经济越发达、流动跨越的行政区域越大,拥有住房或租住公屋的概率越低。可见,将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之路依旧举步维艰、任重道远。在"住有所居"、"共享"发展等理念的引领下,未来需要真正从制度上消减流动人口安居之路上的障碍,扩大公租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进  
在我国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方式日益成为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注焦点。为此,深刻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规律;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好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就成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部门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